目录
-
2.1物理层与物理层协议的基本概念
- 物理层的基本服务功能
-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保证比特流通过传统介质的正确传输,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 物理层的重要功能:根据所使用传输介质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物理层协议,规定相应的物理层协议,规定数据信号编码方式、传输速率,以及相关的通信参数。
- 物理层的目的是:屏蔽物理层所采用的传输介质、通信设备与通信技术的差异性,使 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使用物理层的服务,而不需要考虑物理层的功能具体是使用了哪种传输介质、通信设备与技术实现。
- 物理层协议的类型
- 基于点-点通信线路的协议
- 基于广播通信线路的物理层协议
- 有线通信线路,802.3标准
- 无线通信线路,无线局域网802.11标准、无线城域网802.16标准,无线个人区域网802.15.4标准
- 物理层向数据链路层提供服务
- 点-点通信线路的物理层比特流传输过程,忽略了通信设备的细节,将点-点通信线路简化为点-点传输介质
- 点-点通信线路的物理层的通信需要经过:建立物理连接、传输比特流与释放物理连接的过程。
- 物理层的基本服务功能
-
2.2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 信息、数据与信号的基本概念
- 信息:组建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信息共享。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文字、语音、图形或视频。
- 数据:计算机为了存储、处理和传输信息,首先要将表达信息的字符、数字、语音、图形、图像或视频用二进制数据表示。计算机存储与处理的是二进制代码。
- 信号:在通信系统中,二进制代码0、1比特序列必须变换成用不同的电平或频率变化的信号之后,才能够通过介质进行传输。
- 信息与编码: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编码ASCII码。它被用于计算机内码,也是数据通信中的编码标准
- 信息、数据与信号的关系:会话双方之间交换的是“信息”,计算机将信息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处理、存储与传输的“数据”,而计算机网络物理层之间通过传输介质传输的“信号”。
- 数据通信方式(一条通信线路(光纤)可划分出多条发送与接收信道,用于发送与接收数据)
- 数据传输类型
- 在传统介质上传输的信号类型有两种: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 模拟信号(波形):电平幅度连续变化的电信号称为模拟信号。人的语音信号属于模拟信号。
- 数字信号(直形):计算机产生的电信号是用两种不同的电平表示0、1比特流列电压跳变的脉冲信号
- 在传统介质上传输的信号类型有两种: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 数据通信方式
- 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与串并联相似)
- 单工、半双工与全双工通信(按照信号传送方向与时间的关系划分)
- 单工:信号只能向一个方向传输,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信号的传送方向
- 半双工:信号可以双向传送,但是必须是交替进行,一个时间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
- 数据传输类型
- 信息、数据与信号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