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测试---正交实验法

本文介绍了正交试验法在功能测试中的使用,特别是在处理多因素、多状态的测试场景下,如PPT打印功能。文章阐述了正交试验法的步骤、意义、缺点和适用范围,并对比了它与判定表法的区别。正交试验法能有效减少测试用例数量,优化测试过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案例

案例: PPT打印功能

PowerPoint软件打印功能描述如下:

打印范围分:全部、当前幻灯片、 给定范围 共三种情况;

打印内容分:幻灯片、讲义、备注页、大纲视图 共四种方式;

打印颜色/灰度分: 颜色、灰度、黑白 共三种设置;

效果分:幻灯片加框和幻灯片不加框两种方式。

  需求分析:
    输入项
      打印范围
        3个
      打印内容
        4个
      颜色
        3个
      效果
        2个
  我们前面学习了三种方法:
    等价类法
    边界值法
    判定表法

      如果用判定表法, 首先要找条件桩
      条件桩必须是逻辑值, 只有真假
      所以这个功能也不适用于判定表


   那么就需要用到 正交试验法

正交试验设计法是研究与处理多因素实验的一种科学方法,是数理统计中的一个较大的分支。利用规格化的表格—正交表,科学地挑选试验条件,合理安排实验。主要优点是能在很多试验方案中挑选出代表性强的少数几个试验方案,并且通过这些试验方案的结果的分析,推断出最优方案,同时还可以作进一步的分析,得到比试验结果本身给出的还要多的有关各因素的信息。正交试验设计法最早由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田口玄一提出,称为国际标准型正交试验法。他认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若不掌握正交试验设计法,只能算半个工程师”。工业企业特别是化工、纺织、医药、电子、机械行业,正交试验设计法的应用也取得相当的成就,中国数学家张里千教授发明了中国型正交试验设计法。

又想深入了解的可以去查询一下正交实验设计法,应用的场景非常之多

一、步骤

S1:从需求中提取因子(输入项)

例:ppt案例中的输入项有 打印范围、打印内容、打印颜色、效果

S2:根据需求明确每个因子有几种状态(参数的取值)

例如:打印范围里面的状态有全部、当前、自定义

S3:画因子状态图

打印范围 打印内容 打印颜色 效果
全部 幻灯片 颜色 加框
当前幻灯片 讲义 灰度 不加框
给定范围 备注页 黑白
大纲视图

 S4:用符号代替文字,合并多余的因子,补全不足的因子;最后达成满足4因子三状态的因子状态表

4因子3状态的正交表(工作时需要几因子几状态可以在网上找到)

将文字代替成符号

A B C D
A1 B1 C1 D1
A2 B2 C2 D2
A3 B3 C3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