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nx 命令 jdk安装 tomcar安装 mysql安装】

1 Linux文件管理

1.1 touch命令

在Windows系统中,我们如果想创建一个文本文档或者word文件的时候,通常的做法是
鼠标右键---新建---文本文档,这样的话,我们就成功的创建了一个文件,而在Linux中,我们可以通过字符命令的形式进行创建

touch命令用于创建文件、修改文件或者目录的时间属性,包括存取时间和更改时间。若文件不存在,系统会建立一个新的文件。

ls -l 可以显示档案的时间记录

使用者权限:所有权限用户

语法

touch [-acfm][-d<日期时间>][-r<参考文件或目录>] [-t<日期时间>][--help][--version][文件或目录…]
  • 参数说明
  • a 改变档案的读取时间记录。
  • m 改变档案的修改时间记录。
  • c 假如目的档案不存在,不会建立新的档案。与 --no-create 的效果一样。
  • f 不使用,是为了与其他 unix 系统的相容性而保留。
  • r 使用参考档的时间记录,与 --file 的效果一样。
  • d 设定时间与日期,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格式。
  • t 设定档案的时间记录,格式与 date 指令相同。
  • –no-create 不会建立新档案。
  • –help 列出指令格式。
  • –version 列出版本讯息。

使用 touch 创建一个空文件

在 Linux 系统上使用 touch 命令创建空文件,键入 touch,然后输入文件名。如下所示

touch a.txt

查看

ls -l a.txt

使用 touch 创建批量空文件

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情况,我们必须为某些测试创建大量空文件,这可以使用 touch 命令轻松实现

touch a-{1..10}.txt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创建了 10 个名为a-1.txta-10.txt` 的空文件,你可以根据需要更改名称和数字

执行查看命令

ls -l

我们\可以使用stat命令进行查看文件详情,如下:

stat a.txt 

关于stat命令:

stat命令用于显示inode内容。

stat以文字的格式来显示inode的内容。

语法

stat [文件或目录]

文件上传和下载

1 先安装 yum -y install lrzsz
2 要上传的文件直接拖入即可
3 下载文件 sz 文件类名

1.2 vi与vim命令

1.2.1 vi/vim介绍

使用vi/vim其实就相当于我们在Windows系统中创建文件、打开文件、编辑文件、保存文件操作.
切记:日志文件不要这样打开,太大的文件容易到日服务器卡顿。

1、vi介绍

vi是 visual interface的简称, 是linux中最经典的文本编辑器。

  • vi的特点
    • 只能是编辑 文本内容, 不能对 字体 段落进行排版
    • 不支持鼠标操作
    • 没有菜单
    • 只有命令
  • vi编辑器在 系统管理 服务器管理 编辑文件时, 其功能永远不是图形界面的编辑器能比拟的

2、vim介绍

vim:是从 vi (系统内置命令)发展出来的一个文本编辑器。代码补全、编译及错误跳转等方便编程的功能特别丰富,在程序员中被广泛使用。

简单的来说, vi 是老式的字处理器,不过功能已经很齐全了,但是还是有可以进步的地方。

vim 则可以说是程序开发者的一项很好用的工具。

yum install vim

1.2.2 vi/vim模式

vi/vim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命令模式:在Linux终端中输入“vim 文件名”就进入了命令模式,但不能输入文字。
**编辑模式:**在命令模式下按i就会进入编辑模式,此时就可以写入程式,按Esc可回到命令模式。
**末行模式:**在命令模式下按:进入末行模式,左下角会有一个冒号出现,此时可以敲入命令并执行。

上图总结

上面的三种模式简单总结下就是:

1、vim 开始进入时是命令模式

2、按下I的时候会进入编辑模式

3、按下ESC然后在按下:的时候是末行模式

1.2.3 打开和新建文件

使用vim不但可以打开一个现存的文件;也可以生成(vim后的文件不存在的情况下)一个文件;有点类似于我们在Windows中输入notepad命令一样,我们输入notepad后就会打开一个文本文档,然后进行编辑--另存为。

使用者权限:当前文件的权限用户

  • 在终端中输入vim在后面跟上 文件名 即可
vim txtfile.txt
  • 如果文件已经存在, 会直接打开该文件
  • 如果文件不存在, 保存且退出时 就会新建一个文件

注意

我们通过下面的三种模式切换详细阐述vim的用法

1.2.4 三种模式切换

1、进入命令模式

上接上面的例子,我们执行下面的命令其实就是进入了命令模式

vim txtfile.txt

2、进入编辑模式

上接上面的例子,按i进入插入模式

  • 在 vi 中除了常用 i 进入编辑模式 外, 还提供了一下命令同样可以进入编辑模式
命令英文功能常用
iinsert在当前字符前插入文本常用
Iinsert在行首插入文本较常用
aappend在当前字符后添加文本
Aappend在行末添加文本较常用
o在当前行后面插入一空行常用
O在当前行前面插入一空行常用

因为我们是一个空文件,所以使用【I】或者【i】都可以

如果里面的文本很多,要使用【A】进入编辑模式,即在行末添加文本

3、进入末行模式

编辑模式不能保存文件
必须先推到命令模式
先按Esc键退出到命令模式
然后按小写的**:wq 正常保存退出**

进入末行模式—》按符号: 鼠标跑到屏幕的最后一行,执行效果如下图

然后按小写的**:wq 正常保存退出**

退出后显示【已写入】

以下为其他的退出模式:

:q 当vim进入文件没有对文件内容做任何操作可以按"q"退出

:q! 当vim进入文件对文件内容有操作但不想保存退出

:wq 正常保存退出

:wq! 强行保存退出,只针对与root用户或文件所有人

总结

三种模式的切换,其实就完成了文件创建、编辑、保存、退出四个步骤

那么接下来,我们学习下一个命令

查看刚才新创建的文件

vim 查找关键字 末行模式下 /查找的内容 如果想找下一个 按 n

vim可以查看日志吗?

​ 如果日志文件比较小,可以

​ 如果日志文件比较大,不可以, 因为vim查看文件的时候,要把整个文件加载到内存里面。

1.2.5 文件查看

比如查看一个txt文档,在windows中,我们通常是打开一个文件,通过鼠标滚动查看文件不同节选的内容,而在Linux中,通过下面的命令,可以减少在Windows中手工查找的步骤,在Linux中通过命令+参数的形式进行定位查看、搜索查看
需要安装工具  命令是:yum -y install lrzsz

以下5个为文件查看命令,我们只讲4个常用的命令,head不在赘述

序号命令对应英文作用
01cat 文件名concatenate查看小文件内容
02less -N 文件名less分频 显示大文件内容
03head -n 文件名查看文件的前一部分
04tail -n 文件名查看文件的最后部分
05grep 关键字 文件名grep根据关键词, 搜索文本文件内容

总结:

以上5个命令都可以查询文件的内容,他们的功能如下

通过 cat 会一次显示所有的内容, 适合 查看内容较少 的文本文件

less 命令适合查看 内容较多 的文本文件

通过 head 命令查看文档的前几行内容

通过 tail -10f 文件 命令 查看文档(日志)的后几行内容

通过 grep 命令 搜索存在 关键字 的行

1) cat命令
使用cat命令类似于我们在Windows中查看小型(太大的时候打开会卡死)的文件,cat常用的功能其实就等价于Windows中的
txt---打开--查看

cat 是一个文本文件查看和连接工具。查看一个文件的内容,用cat比较简单,就是cat 后面直接接文件名,如cat txtFiles.txt

使用者权限:当前文件的权限用户

语法格式

cat [-AbeEnstTuv] [--help] [--version] fileName

查看文件名为txtfile.txt的内容

cat txtfile.txt

查看文件名为txtfile.txt的内容(加入行号)

cat -n txtfile.txt
2) grep命令
grep命令在使用的时候类似于我们的程序中的查询,或者在txt文档中通过ctr+f查找
grep除了能对文件操作为还可以查看我们的进程信息,类似于我们在Windows系统的任务管理器(任务栏--右键---启动任务管理器--进程)下的进程

grep 指令用于查找内容包含指定的范本样式的文件,如果发现某文件的内容符合所指定的范本样式,预设 grep 指令会把含有范本样式的那一列显示出来。若不指定任何文件名称,或是所给予的文件名为 -,则 grep 指令会从标准输入设备读取数据。

grep 命令用于查找文件里符合条件的字符串,语法如下:

grep [-abcEFGhHilLnqrsvVwxy][-A<显示列数>][-B<显示列数>][-C<显示列数>][-d<进行动作>][-e<范本样式>][-f<范本文件>][--help][范本样式][文件或目录...]

使用者权限:当前文件的权限用户

-a :将 binary 文件以 text 文件的方式搜寻数据
-c :计算找到 '搜寻字符串' 的次数
-i :忽略大小写的不同,所以大小写视为相同
-n :顺便输出行号
-v :反向选择,亦即显示出没有 '搜寻字符串' 内容的那一行!

1、搜索 存在关键字【eeee】 的行的文件

grep eeee txtfile.txt 

2、搜索 存在关键字【eeee】 的行 且 显示行号

grep -n eeee txtfile.txt 

3、忽略大小写 搜索 存在关键字 的行

grep -i EEEE txtfile.txt 

4、搜索 不存在关键字 的行

grep -v 中国 txtfile.txt 

5、查找指定的进程信息(包含grep进程)

ps -ef | grep  sshd

说明

除最后一条记录外,其他的都是查找出的进程;最后一条记录结果是grep进程本身,并非真正要找的进程

6、查找指定的进程信息(不包含grep进程)

ps aux | grep sshd | grep -v "grep"
 ps -ef|grep -c sshd
3) tail命令
tail命令类似于我们在windows中通过鼠标手工查找,比如查看文件最后10行,从第2行一直查看到文件末尾,或者只查看文件末尾的一些信息,这些windows中都是通过人为干预的方式进行查找,在Linux中我们可以通过tail命令实现

tail 命令可用于查看文件的内容,有一个常用的参数 -f 常用于查阅正在改变的日志文件。

tail -f filename 会把 filename 文件里的最尾部的内容显示在屏幕上,并且不断刷新,只要 filename 更新就可以看到最新的文件内容。

使用者权限:当前文件的权限用户

命令格式:

tail [参数] [文件]  

1、要显示 txtfile.txt 文件的最后 3 行,请输入以下命令:

tail -3 txtfile.txt 

2、动态显示文档的最后内容,一般用来查看日志,请输入以下命令:

tail -f txtfile.txt

3、显示文件txtfile.txt 的内容,从第 2 行至文件末尾

tail  -n +2  txtfile.txt

总结

在tail使用的过程中,我们使用最多的就是查看文件末尾多多少行

使用tail -nf txtfile.txt

通常都是在查看日志信息(报错调试时使用)

4)less命令
less命令也是查看文件的,只不过它适合查看 内容较多的文本文件,它也可以用于分屏显示文件内容,  每次只显示一页内容,有点类似我们做分页查询

less用于查看文件,但是less 在查看之前不会加载整个文件。

使用者权限:当前文件的权限用户

语法

less [参数] 文件 

1、查看txtfile.txt文件

less txtfile.txt

2、查看命令历史使用记录并通过less分页显示

[itcast@localhost ~]$  history | less
    1  ifconfig
    2  reboot
    3  ifconfig
    4  reboot
    5  ifconfig
    6  su root
    7  ifconfig
    8  ping  www.baidu.com
    9  \
   10  ifconfig
   11  date
   12  hwclock --systohc
   13  su root
   
   ......

我们输入【j】可以前进行

​ 输入【k】可以后退行

​ 输入【G】可以 移动到最后一行

​ 输入【g】可以移动到第一行

​ 输入【ctrl + F】 向前移动一屏(类似于我们在浏览器中的数据分页的下一页)

​ 输入【ctrl + B】 向后移动一屏(类似于我们在浏览器中的数据分页的上一页)

其他命令

1.全屏导航

  • ctrl + F - 向前移动一屏
  • ctrl + B - 向后移动一屏
  • ctrl + D - 向前移动半屏
  • ctrl + U - 向后移动半屏

2.单行导航

  • j - 向前移动一行
  • k - 向后移动一行

3.其它导航

  • G - 移动到最后一行
  • g - 移动到第一行
  • q / ZZ - 退出 less 命令

1.2.6 vim定位行

在日常工作中,有可能会遇到打开一个文件,并定位到指定行的情况
例如: 在开发时, 知道某一行代码有错误,可以快速定位到出错误代码的位置
这个时候,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打开文件

由于我们这里还没有学到上传文件的命令,所以我们这里还是使用上面的txtfile.txt例子,我们打开文件定位到第6行,如下:

vim txtfile.txt +6

1.2.7 异常处理

  • 如果 vim异常退出, 在磁盘上可能会保存有 交换文件
  • 下次再使用 vim 编辑文件时, 会看到以下屏幕信息,

解决方案:

将后缀名为.swp的文件删除即可恢复

再次编辑文件不在出现提示警告!

1.2.8 操作扩展

要熟练使用vi/vim, 首先应该学会怎么在 命令模式下 快速移动光标
编辑操作命令 能够和移动命令一起使用

1) 上 下 左 右

命令功能手指
h向左食指
j向下食指
k向上中指
l向右无名指

也可以使用键盘上的上下左右箭头,这个更有方向感。

2) 行内移动

命令英文功能
wword向后移动一个单词
bback向前移动一个单词
0行首
^行首, 第一个不是空白字符的位置
$行尾

3) 行数移动

命令英文功能
gggo文件顶部
Ggo文件末尾
数字gggo移动到 数字 对应行数
数字Ggo移动到 数字 对应行数
: 数字移动到数字对应的 行数

4) 屏幕移动

命令英文功能
Ctrl + bback向上翻页
Ctrl + fforward向下翻页
HHead屏幕顶部
MMiddle屏幕中间
LLow屏幕底部

5) 选中文本(可视模式)

  • 学习 复制 命令前, 应该先学会 怎么样选中 要复制的代码
  • 在 vi/vim 中要选择文本, 需要显示 visual 命令切换到 可视模式
  • vi/vim 中提供了 三种 可视模式, 可以方便程序员的选择 选中文本的方式
  • 按 ESC 可以放弃选中, 返回到 命令模式
命令模式功能
v可视模式从光标位置开始按照正常模式选择文本
V可视化模式选中光标经过的完整行
Ctrl + v可是块模式垂直方向选中文本

6) 撤销和恢复撤销(保命指令)

在学习编辑命令之前,先要知道怎样撤销之前一次 错误的 编辑操作

命令英文功能
uundo撤销上次的命令(ctrl + z)
Ctrl + ruredo恢复撤销的命令

7) 删除文本

命令英文功能
xcut删除光标所在的字符,或者选中的文字
d(移动命令)delete删除移动命令对应的内容
dddelete删除光标所在行, 可以删除多行
Ddelete删除至行尾

提示: 如果使用 可视模式 已经选中了一段文本, 那么无论使用 d 还是 x, 都可以删除选中文本

删除命令可以和移动命令连用, 以下是常见的组合命令(扩展):

命令作用
dw从光标位置删除到单词末尾
d}从光标位置删除到段落末尾
ndd从光标位置向下连续删除 n 行

8) 复制和剪切

  • vi/vim 中提供有一个 被复制文本的缓冲区
    • 复制 命令会将选中的文字保存在缓冲区
    • 删除 命令删除的文字会被保存在缓冲区
    • 在需要的位置, 使用 粘贴 命令可以将缓冲对的文字插入到光标所在的位置
命令英文功能
yycopy复制行
d(剪切命令)delete剪切
dd(剪切)delete剪切一行, 可以 ndd 剪切n行
ppaste粘贴

提示:

  • 命令 d 、x 类似于图形界面的 剪切操作 – ctrl + x
  • 命令 y 类似于 图形界面的 复制操作 – Ctrl +
  • 命令 p 类似于图形界面的 粘贴操作 – Ctrl + v
  • vi中的文本缓冲区只有一个,如果后续做过 复制、剪切操作, 之前缓冲区中的内容会被替换.

注意

  • vi中的 文本缓冲区 和 系统的 剪切板 不是同一个
  • 所以在其他软件中使用 Ctrl + C 复制的内容, 不能再 vi 中通过 p 命令粘贴
  • 可以在 编辑模式 下使用 鼠标右键粘贴

9) 替换

命令英文功能工作模式
rreplace替换当前字符命令模式
Rreplace替换当前行光标后的字符替换模式
  • R 命令可以进入 替换模式, 替换完成后, 按下ESC , 按下 ESC 可以回到 命令模式
  • 替换命令 的作用就是不用进入 编辑模式, 对文件进行 轻量级的修改

10) 缩排和重复执行

命令功能
>>向右增加缩进
<<向左减少缩进
.重复上次命令
  • 缩进命令 在开发程序时, 统一增加代码的缩进 比较有用!
    • 一次性 在选中代码前增加 4 个空格, 就叫做 增加缩进
    • 一次性 在选中代码前删除 4 个空格, 就叫做 较少缩进
  • 可视模式 下, 缩排命令 主需要使用 一个 > 或者 <

在程序中, 缩进 通常用来表示代码的归属关系

  • 前面空格越少, 代码的级别越高
  • 前面空格越多, 代码的级别越低

11) 查找

常规查找

命令功能
/str查找str
  • 查找到指定内容之后, 使用 Next 查找下一个出现的位置

    • n : 查找下一个
    • N : 查找上一个
  • 如果不想看到高亮显示, 可以随便查找一个文件中不存在的内容即可

  • 单词快速匹配

命令功能
*向后查找当前光标所在单词
#向前查找当前光标所在单词
  • 在开发中, 通过单词快速匹配, 可以快速看到这个单词在其他位置使用过

12) 查找并替换

  • vi/vim 中查找和替换命令需要在 末行模式 下执行
  • 记忆命令格式
:%s///g
  1. 全局替换
  • 一次向 替换文件中的 所有出现的旧文本

  • 命令格式如下

    :%s/旧文本/新文本/g
    
  1. 可视区域替换
  • 先选中 要替换文字的 范围
  • 命令格式如下
:s/旧文本/新文本/g
  1. 确认替换:

c confirm 确认

  • 如果把末尾的 g 改成 gc 在替换的时候, 会有提示! 推荐使用

  • 命令格式如下

    :%s/旧文本/新文本/gc
    
  1. y - yes 替换
  2. n - no 不替换
  3. a - all 替换所有
  4. q -quit 退出替换
  5. l - last 最后一个, 并把光标移动到行首
  6. ^E 向下滚屏
  7. ^Y 向上滚屏

显示行号: set nu

1.6 find查找

find概念

find命令用来在指定目录下查找文件。

任何位于参数之前的字符串都将被视为欲查找的目录名。如果使用该命令时,不设置任何参数,则find命令将在当前目录下查找子目录与文件。并且将查找到的子目录和文件全部进行显示。

语法

find <指定目录> <指定条件> <指定内容>

1、将目前目录及其子目录下所有延伸档名是 gz 的文件查询出来

find . -name "*.gz"

执行效果如下图

2、全局搜索 /

/代表是全盘搜索,也可以指定目录搜索

 find / -name  "java"

执行效果如下

2 Linux备份压缩

在Windows中我们对于一个大文件进行压缩的时候,通常会使用第三方工具,比如360压缩、快压等工具,把一个文件压缩成.zip格式的压缩文件;而在Linux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各种命令实现压缩的功能。

2.1 tar命令

tar的主要功能是打包、压缩和解压文件。

tar本身不具有压缩功能。他是调用压缩功能实现的 。

使用者权限:所有用户

语法

tar[必要参数][选择参数][文件] 

1、将 txtfile.txt文件打包(仅打包,不压缩)

txtfile.txt文件为上面章节的例子

tar -cvf txt.tar txtfile.txt 

2、将 txtfile.txt文件打包压缩(打包压缩(gzip))

tar -zcvf txt.tar.gz txtfile.txt 

总结

参数 f 之后的文件档名是自己取的,我们习惯上都用 .tar 来作为辨识。 如果加 z 参数,则以 .tar.gz 或 .tgz 来代表 gzip 压缩过的 tar包

3、查看tar中有哪些文件

tar -ztvf txt.tar.gz

压缩包中的文件有txtfile.txt

4、将tar 包解压缩

1.新建目录
 mkdir ysFiles
2.复制
 cp txt.tar.gz ./ysFiles/
3.解压缩
 tar -zxvf /home/itcast/ysFiles/txt.tar.gz

2.2 unzip命令

引子
unzip命令就完全的相当于在Windows下面选中文件右键进行解压缩了

yum install -y unzip zip

Linux unzip命令用于解压缩zip文件

unzip为.zip压缩文件的解压缩程序

使用者权限:所有用户

语法

unzip[必要参数][选择参数][文件] 

参数

上接上面的zip的例子

1、查看压缩文件中包含的文件:

 unzip -l zFiles.zip

包含了压缩文件里面文件的详细信息

文件大小 日期 时间 文件名称

总数量和总大小

2、如果要把文件解压到指定的目录下,需要用到-d参数

1.新建目录
unFiles
2.解压缩
unzip -d ./unFiles zFiles.zip

3 网络与磁盘管理

Tips:

重点讲解内容

3.1 网络命令

3.1.1 ifconfig命令

引子:

ifconfig命令有点类似于Windows的ipconfig命令

ifconfig是Linux中用于显示或配置网络设备的命令,英文全称是network interfaces configuring

ifconfig命令用于显示或设置网络设备。

ifconfig可设置网络设备的状态,或是显示目前的设置。

使用者权限:所有(设置级别的需要管理员)用户

需要命令安装网络工具 yum -y install net-tools

语法

ifconfig [网络设备][down up -allmulti -arp -promisc][add<地址>][del<地址>][<hw<网络设备类型><硬件地址>][io_addr<I/O地址>][irq<IRQ地址>][media<网络媒介类型>][mem_start<内存地址>][metric<数目>][mtu<字节>][netmask<子网掩码>][tunnel<地址>][-broadcast<地址>][-pointopoint<地址>][IP地址]

1、显示激活的网卡信息

ifconfig

3.1.2 ping命令

等价于Windows的ping命令

ping命令用于检测主机。

执行ping指令会使用ICMP传输协议,发出要求回应的信息,若远端主机的网络功能没有问题,就会回应该信息,因而得知该主机运作正常。

使用者权限:所有用户

语法

ping [-dfnqrRv][-c<完成次数>][-i<间隔秒数>][-I<网络界面>][-l<前置载入>][-p<范本样式>][-s<数据包大小>][-t<存活数值>][主机名称或IP地址]

1、检测是否与主机连通

 ping www.baidu.com	

icmp_seq:ping序列,从1开始

ttl:IP生存时间值

time: 响应时间,数值越小,连通速度越快

2、指定接收包的次数

和上面不同的是:收到两次包后,自动退出

ping -c 2 www.baidu.com

总结:

ping命令也是我们在开发过程中常用到的命令

通常使用 ping xxx.xxx.xxx.xxx命令进行检测本地与目标机器是否连通

3.1.3 netstat命令

利用netstat指令可让你得知整个Linux系统的网络情况

需要命令安装网络工具 yum -y install net-tools

netstat命令用于显示网络状态。

使用者权限:所有用户

语法

netstat [-acCeFghilMnNoprstuvVwx][-A<网络类型>][--ip]

1、显示详细的连接状况

netstat -a

执行效果如下

比如上面的【0 0.0.0.0:ssh】它是远程终端连接Linux的ssh服务,默认使用了22端口,它的状态【State】是处于监听状态,属于正常。

2、显示网卡列表

netstat -i

执行效果如下

netstat -nap | grep pid
netstat -nap | grep port

3.2 查看内存和硬盘容量

1 查看硬盘容量

2 查看内存使用

4 linux文件目录

# 目录结构	
	bin  (binaries)存放二进制可执行文件																									 [重点]
	sbin  (super user binaries)存放二进制可执行文件,只有root才能访问
	etc (etcetera)存放系统配置文件																											[重点]
	usr  (unix shared resources)用于存放共享的系统资源  																	[重点]
	home 存放用户文件的根目录																														 [重点]
	root  超级用户目录																															   [重点]
	dev (devices)用于存放设备文件
	lib  (library)存放跟文件系统中的程序运行所需要的共享库及内核模块
	mnt  (mount)系统管理员安装临时文件系统的安装点
	boot 存放用于系统引导时使用的各种文件
	tmp  (temporary)用于存放各种临时文件																							   

5 linux 安装jdk

1 下载jdk

https://www.oracle.com/technetwork/java/javase/downloads/index.html

2 安装

yum install lrzsz -y

# 1.将JDK解压缩到指定目录
	tar -zxvf jdk-11.0.16.1_linux-x64_bin.tar.gz -C /usr/local
	注意:-C参数是将JDK解压之后文件放入usr目录中
	mv jdk-11.0.16.1 jdk11

# 2.进入jdk解压缩目录查看
	cd /usr/local/jdk11

# 3.查看详细信息
	[root@localhost jdk1.8.0_152]# ls
		bin        db       javafx-src.zip  lib      man          release  THIRDPARTYLICENSEREADME-JAVAFX.txt
		COPYRIGHT  include  jre             LICENSE  README.html  src.zip  THIRDPARTYLICENSEREADME.txt

# 4.配置环境变量
	 vi /etc/profile	 
# 5.在文件末尾加入如下配置
	export JAVA_HOME=/usr/local/jdk11
	export PATH=$PATH:$JAVA_HOME/bin

# 6.加载配置生效
	source /etc/profile    加载配置生效

# 7.测试环境变量
	java -version

6 安装tomcat

# 0.下载tomcat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apache/tomcat/tomcat-8/v8.5.70/bin/

# 1.通过工具上传到Linux系统中

# 2.解压缩到/usr/local目录中
	[root@localhost ~]# tar -zxvf apache-tomcat-8.5.82.tar.gz -C /usr/local
	-C 用来指定解压缩的位置
	 mv apache-tomcat-8.5.82 tomcat

# 3.查看解压内容
	cd /usr/local/tomcat
	[root@localhost apache-tomcat-8.5.46]# ls -l
    总用量 124
    drwxr-x---. 2 root root  4096 10月 13 12:27 bin
    -rw-r-----. 1 root root 19318 9月  17 02:19 BUILDING.txt
    drwx------. 2 root root   238 9月  17 02:19 conf
    -rw-r-----. 1 root root  5407 9月  17 02:19 CONTRIBUTING.md
    drwxr-x---. 2 root root  4096 10月 13 12:27 lib
    -rw-r-----. 1 root root 57011 9月  17 02:19 LICENSE
    drwxr-x---. 2 root root     6 9月  17 02:17 logs
    -rw-r-----. 1 root root  1726 9月  17 02:19 NOTICE
    -rw-r-----. 1 root root  3255 9月  17 02:19 README.md
    -rw-r-----. 1 root root  7139 9月  17 02:19 RELEASE-NOTES
    -rw-r-----. 1 root root 16262 9月  17 02:19 RUNNING.txt
    drwxr-x---. 2 root root    30 10月 13 12:27 temp
    drwxr-x---. 7 root root    81 9月  17 02:17 webapps
    drwxr-x---. 2 root root     6 9月  17 02:17 work

# 4.启动tomcat
	[root@localhost apache-tomcat-8.5.46]# ./bin/startup.sh 

# 5.关闭网络防火墙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关闭网络防火墙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关闭开机自启动(永久关闭)

# 6.在windows中访问tomcat
	http://10.15.0.8:8080/

# 7.显示tomcat实时控制台信息
	进入tomcat的logs目录中使用tail -f catalina.out 命令实时查看控制台信息 

# 8.关闭tomcat
	在tomcat的bin目录下面使用 ./shutdown.sh

7 安装mysql

1 将下载好的文件上传到 /user/local下

2 解压文件

tar -zxvf mysql-5.7.26-linux-glibc2.12-x86_64.tar.gz

3 移动并重命名

mv mysql-5.7.24-linux-glibc2.12-x86_64 mysql

4 创建mysql用户组和用户并修改权限

cd /usr/local/mysql
groupadd mysql
useradd -r -g mysql mysql
mkdir -p /data/mysql
chown mysql:mysql -R /data/mysql

5 配置my.cnf

vim /etc/my.cnf

[mysqld]



bind-address=0.0.0.0
port=3306
user=mysql
basedir=/usr/local/mysql
datadir=/data/mysql
socket=/tmp/mysql.sock
log-error=/data/mysql/mysql.err
pid-file=/data/mysql/mysql.pid
#character config
character_set_server=utf8mb4
symbolic-links=0
explicit_defaults_for_timestamp=true
lower_case_table_names=1

6 初始化数据库

cd /usr/local/mysql/bin/
 ./mysqld --defaults-file=/etc/my.cnf --basedir=/usr/local/mysql/ --datadir=/data/mysql/ --user=root --initialize

7 查看密码

cat /data/mysql/mysql.err
HH;Zrdo.m8lx

8 启动mysql,并更改root 密码

先将mysql.server放置到/etc/init.d/mysql中。

cp /usr/local/mysql/support-files/mysql.server /etc/init.d/mysql

启动服务

service mysql start 

9 修改密码

./mysql -u root -p
SET PASSWORD = PASSWORD('root'); 
ALTER USER 'root'@'localhost' PASSWORD EXPIRE NEVER; 
FLUSH PRIVILEGES;

10 更改配置,使用navicat连接

use mysql                                            #访问mysql库
update user set host = '%' where user = 'root';      #使root能再任何host访问
FLUSH PRIVILEGES;    

11 如果不希望每次都到bin目录下使用mysql命令则执行以下命令

ln -s  /usr/local/mysql/bin/mysql    /usr/bin

设置开机自启

cp /usr/local/mysql/support-files/mysql.server /etc/init.d/mysql 将服务文件拷贝到init.d下,并重命名为mysql

chmod +x /etc/init.d/mysql 赋予可执行权限

chkconfig --add mysql 添加服务

chkconfig --list 显示服务列表

如果看到mysql的服务,并且3,4,5都是on的话则成功

下面是mysql5.6的安装方法。

1 环境准备

# 1.卸载mariadb,否则安装mysql会出现冲突
# 2.执行命令rpm -qa | grep mariadb
# 3.列出所有被安装的mariadb rpm 包;
# 4.执行命令rpm -e --nodeps mariadb-libs-5.5.60-1.el7_5.x86_64

2 在线安装

# 1.添加官方的yum源创建并编辑mysql-community.repo文件
	vi /etc/yum.repos.d/mysql-community.repo
# 2.粘贴以下内容到源文件中
	[mysql56-community]
    name=MySQL 5.6 Community Server
    baseurl=http://repo.mysql.com/yum/mysql-5.6-community/el/7/$basearch/
    enabled=1
    gpgcheck=0
    gpgkey=file:///etc/pki/rpm-gpg/RPM-GPG-KEY-mysql
    注意:如果需要安装mysql5.7只需要将baseurl修改即可 
    	baseurl=http://repo.mysql.com/yum/mysql-5.7-community/el/7/$basearch/
# 3.安装mysql(时间偏长)
	sudo yum install -y mysql-community-server

3 设置root密码

# 1.检查数据库是否已经启动
	ps -ef | grep -i mysql
	如果启动则要关闭
	service mysqld stop

# 2.修改配置文件 vi /etc/my.cnf
	[mysqld]标签下添加
	skip-grant-tables

# 3.重启mysql
	service mysqld start   
# 4 登录数据库
	mysql -u root
# 5 修改密码
	use mysql;
	update user set password=password("root") where user='root';
	flush privileges;

4 开启远程访问

1.安装完成mysql时,发现mysql数据库,不允许我们远程连接需要修改设置
2.登录mysql,并选择使用mysql数据库
3.执行授权命令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root'@'%' identified by 'root' with grant option;
	下面是允许所有连接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root'@'%' WITH GRANT OPTION;
4.刷新权限
	flush privileges;
5 删除[mysqld]标签下的代码
	skip-grant-tables
6 .重启服务
	systemctl restart mysqld

8 项目部署

1 材料,我们学到springboot就知道怎么做了

2 将这些文件复制到文件夹下 如 cd /home/han/mall

3 解压文件mall-0.0.1-SNAPSHOT-bin.zip

unzip -oq mall-0.0.1-SNAPSHOT-bin.zip

4 修改run.sh文件中的名称,改成 ***.jar的文件名

5 修改执行权限

chmod -R 777 run.sh

6 启动服务

./run.sh start

7 查看日志

tail -200f logs/info/info-2021-09-13.log

8 查看服务进程

ps -ef | grep mall

9 结束进程

kill -9 11996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