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目录

1.1计算机网络概述

1.1.1概念

定义

三个阶段

ARPAnet(阿帕网)->internet(互联网)->Internet(英特网)

三级结构

多层次ISP结构

1.1.2组成

组成部分

硬件

软件

协议

工作方式

边缘部分

核心部分

功能组成

资源子网

通信子网

1.1.3功能

数据通信

资源共享

分布式处理

1.1.4分类

按分布范围

广域网WAN

城域网MAN

局域网LAN

个人区域网PAN

按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

按拓扑结构

总线型

星型

环型

网状型

按传输技术

广播式网络

点对点网络

按使用者

公用网

专用网(VPN)

1.2标准化工作

标准

法定标准OSI

事实标准TCP/IP

RFC及其发展为因特网标准的四个阶段

相关组织

ISO

ITU

IEEE

IETF

1.3性能指标

1.3.1速率

1.3.2带宽

1.3.3吞吐量

1.3.4时延

1.3.5时延带宽积

1.3.6往返时间RTT

1.3.7利用率

1.4分层结构,协议,接口,服务

1.4.1为啥分层?

1.4.2怎么分层?

1.4.3分层结构中的概念

实体

协议及其三要素

接口(访问服务点SAP)

服务

1.5ISO/OSI模型

1.5.1由来

1.5.2七层结构

1.5.3通信过程

1.5.4应用层

1.5.5表示层(翻译官)

1.5.6会话层(同步)

1.5.7传输层(端到端)

1.5.8网络层(路由选择)

1.5.9数据链路层(差错控制)

1.5.10物理层(透明传输)

1.6TCP/IP模型

TCP/IP协议栈

4.网络接口层(Network Interface Layer):

3.互联网层(Internet Layer):

2.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1.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1.7教材五层参考模型

1.8OSI和TCP/IP模型对比


 

1.1计算机网络概述

1.1.1概念

定义

一个互联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三个阶段
ARPAnet(阿帕网)->internet(互联网)->Internet(英特网)

 

三级结构

多层次ISP结构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诸如移动联通电信)

1.1.2组成

组成部分
硬件
软件
协议
工作方式
边缘部分
核心部分
功能组成
资源子网
通信子网

1.1.3功能

数据通信
资源共享
分布式处理

1.1.4分类

按分布范围
广域网WAN

广域网 (WAN)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跨越更大的地理区域,通常连接不同城市、国家甚至大洲的设备。

特点

  • 广泛范围: WAN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连接遥远的地点。
  • 多种传输媒介: WAN可以使用电话线、光纤、卫星和无线通信等多种传输媒介。
  • 互联网的一部分: 因特网是全球最大的WAN。

应用领域

  • 企业网络: 用于连接跨国公司的各个分支机构,实现数据共享和远程办公。
  • 云计算 通过WAN访问云服务,如云存储和云应用程序。
  • 远程教育: 用于在线教育、远程培训和电子学习。
城域网MAN

城域网 (MAN)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覆盖比LAN更大的地理区域,通常涵盖整个城市或城市区域。

特点

  • 中等范围: MAN的覆盖范围比LAN大,但仍然比WAN小。
  • 跨越城市: 通常用于连接不同城市区域的组织或机构。
  • 多种连接技术: MAN可以使用光纤、无线连接等多种技术。

应用领域

  • 城市政府: 用于城市政府部门之间的通信和数据共享。
  • 医疗保健: 连接不同医疗机构,实现医疗数据共享和远程医疗服务。
  • 金融机构: 用于银行和金融公司之间的快速数据传输。
局域网LAN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是一种覆盖较小地理区域的网络。LAN通常用于连接位于同一建筑物或相对较近位置的设备。

特点

  • 范围有限: LAN通常覆盖的范围相对较小,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等。
  • 高速连接: LAN提供高速数据传输,通常以千兆位每秒或更高的速度。
  • 常见拓扑结构: LAN可以采用星型、总线型或环形拓扑结构。

应用领域

  • 办公室网络: 用于在办公室内连接计算机、打印机和服务器
  • 家庭网络: 用于在家庭中连接多个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视。
  • 学校网络: 用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目的,支持教学和学生的在线学习。

个人区域网PAN

个域网 (PAN)

个域网(Personal Area Network)是最小范围的网络类型,通常仅涵盖个人设备的连接。

特点

  • 极小范围: PAN覆盖的范围非常小,通常不超过几米。
  • 个人设备连接: 用于连接个人设备,如智能手机、耳机和智能手表。
  • 蓝牙技术: 蓝牙是常见的PAN连接技术。

应用领域

  • 无线耳机: 用于将耳机与智能手机或其他音频源连接。
  • 智能家居: 用于连接智能家居设备,如智能灯、智能门锁和智能温控器。
  • 医疗设备: 用于连接患者监护设备和医疗传感器。
按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
按拓扑结构
总线型
星型
环型
网状型
按传输技术
广播式网络
点对点网络
按使用者
公用网
专用网(VPN)

1.2标准化工作

标准

法定标准OSI

法定标准

事实标准TCP/IP

主流标准

RFC及其发展为因特网标准的四个阶段

相关组织

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

ITU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国际电信联盟

IE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IETF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因特网工程任务组

1.3性能指标

1.3.1速率

 

1.3.2带宽

 

1.3.3吞吐量

 

1.3.4时延

 

1.3.5时延带宽积

 

1.3.6往返时间RTT

 

1.3.7利用率

 

1.4分层结构,协议,接口,服务

1.4.1为啥分层?

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是要经过超级多步骤的,所以需要采用分治的思想,将一些功能分门别类的由各个层次来完成。

1.4.2怎么分层?

1.4.3分层结构中的概念

实体

第N层中的活动的元素称为N层实体,同一层的实体称为对等实体。

协议及其三要素

为进行网络中的对等实体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水平】

语法

规定传输数据的格式

语义

规定所要完成的功能

时序

规定各种操作的顺序

接口(访问服务点SAP)

上层使用下层服务的入口。

应用层

用户接口

传输层

端口号

网络层

IP数据报的“协议”字段(IP地址)

数据链路层

MAC地址

物理层

网络通信中具体设备的物理接口

服务

下层为相邻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垂直】

 

1.5ISO/OSI模型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即开放式系统模型

1.5.1由来

1.5.2七层结构

 

1.5.3通信过程

 

 

1.5.4应用层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应用层是第七层,为终端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它直接支持用户的应用程序,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网页浏览。应用层协议定义了客户端和服务器应用程序如何进行交互,如HTTP、FTP、SMTP等。这一层的服务是用户直接接触到的网络服务,为用户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网络应用。

1.5.5表示层(翻译官)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表示层是第六层,确保信息在两个系统之间正确传输,转换不同的数据格式,进行数据的加密和解密、压缩和解压缩等。表示层使得从一个系统发送的数据可以被另一个系统正确地读取和理解,无论这两个系统的内部数据表示方式如何不同。

1.5.6会话层(同步)

会话层(Session Layer:会话层是第五层,负责在网络应用之间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这一层允许不同的应用进程之间建立、维持和同步交互,包括权限验证和会话恢复等功能。

1.5.7传输层(端到端)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是第四层,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它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顺序,管理数据传输的错误检测、重传、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传输层的主要协议包括TCP(提供可靠的连接导向服务)和UDP(提供无连接的快速传输服务)。

1.5.8网络层(路由选择)

网络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是第三层,负责在整个网络中传输数据包。这一层的主要功能包括路由选择、数据分段和重组、以及不同网络间的互连。网络层使用逻辑地址(如IP地址)来标识设备和网络,确保数据包能够跨越多个网络(如互联网)从源点传输到目的地。

1.5.9数据链路层(差错控制)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是第二层,负责在直接相连的节点间进行可靠的帧传输。这一层解决了从物理层接收的原始比特流中的错误,提供了错误检测和纠正机制(如CRC校验),地址解析(MAC地址),以及流量控制和帧同步。数据链路层将网络通信的错误可能性降到最低,并确保帧能够可靠地传输。

1.5.10物理层(透明传输)

物理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是OSI模型的第一层,负责原始比特流的传输,通过物理媒介(如电缆、光纤、无线电波)连接网络设备。这一层涉及的内容包括电压水平、时序的同步、物理连接的建立和终止、数据传输的方式(比如串行或并行)等。物理层的标准和技术确保不同设备能够在物理上互联,但不关心传输的数据内容。

1.6TCP/IP模型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IP是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互联网协议地址。

TCP/IP协议栈

 

 

4.网络接口层(Network Interface Layer):

相当于OSI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负责物理接口的细节和数据链路层的传输。

3.互联网层(Internet Layer):

对应于OSI模型的网络层,主要协议是IP(Internet Protocol),负责数据包的路由选择和传输。

2.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与OSI模型的传输层相同,主要协议有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

1.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相当于OSI模型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包含所有高级协议,如HTTP、FTP、SMTP等,直接为用户的应用程序提供服务。

1.7教材五层参考模型

 

1.8OSI和TCP/IP模型对比

常考

OSI

TCP/IP

网络层: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

网际层:仅有无连接

传输层:仅有面向连接

传输层: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其认为可靠性是端到端的问题)

端到端

OSI

TCP/IP

传输层及以上层

传输层及其上层

不参与数据封装的层(傻瓜层):

物理层。

 

互联网的核心技术是:

TCP/IP。

相同点:

(1)这两种模型都体现了分层设计的思想,而且都是下层服务上层。

(2)这两种模型都有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

不同点:

(1)TCP/IP协议模型只有4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而OSI参考模型有7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2)TCP/IP支持跨层封装,但是OSI不支持,只允许相邻层之间的交互。

(4)TCP/IP只支持IP网络协议,而 OSI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IP IPX APPLE TALK NOVELL NSAP)

(5)OSI 参考模型的协议比TCP/ IP 参考模型的协议更具有面向对象的特性。

(6) TCP/ IP 参考模型中对异构网互连的处理比OSI 参考模型更合理。

(7)OSI是理论上的标准,TCP/IP是事实上的标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