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招!Github标星31K+的Java并发编程手册电子版,大厂面试就靠它了!

前言

​并发编程并不是一项孤立存在的技术,也不是脱离现实生活场景而提出的一项技术。 相反,并发编程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同时,它与现实生活中 的场景有着紧密的联系。

正因为如此,并发问题是Java技术面试中面试官比较喜欢问的问题之一。这个事情在我的公共号上也说了很多遍,但是居然还有粉丝栽了!按着不知道哪来的资料有事没事背着,没有重点突击面试高频问题点,栽了还真是无话可说。

在这里提醒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背了几个面试题就完事大吉。并发编程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认真研读每一个知识点,将每个知识点研究透彻,由点到线,再由线连成面,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深入掌握并发编程的技能之后,到时候,就是你吊打面试官了!

一、基础知识

1. 为什么要使用并发编程

  • 充分利用多核CPU的计算能力:通过并发编程的形式可以将多核CPU的计算能力发挥到极致,性能得到提升
  • 方便进行业务拆分,提升系统并发能力和性能:在特殊的业务场景下,先天的就适合于并发编程。现在的系统动不动就要求百万级甚至千万级的并发量,而多线程并发编程正是开发高并发系统的基础,利用好多线程机制可以大大提高系统整体的并发能力以及性能。面对复杂业务模型,并行程序会比串行程序更适应业务需求,而并发编程更能吻合这种业务拆分 。

2. 并发编程有什么缺点

并发编程的目的就是为了能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提高程序运行速度,但是并发编程并不总是能提高程序运行速度的,而且并发编程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内存泄漏、上下文切换、线程安全、死锁**等问题。

3. 并发编程三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并发编程三要素(线程的安全性问题体现在):

原子性:原子,即一个不可再被分割的颗粒。原子性指的是一个或多个操作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执行失败。

可见性:一个线程对共享变量的修改,另一个线程能够立刻看到。(synchronized,volatile)

有序性:程序执行的顺序按照代码的先后顺序执行。(处理器可能会对指令进行重排序)

出现线程安全问题的原因:

  • 线程切换带来的原子性问题
  • 缓存导致的可见性问题
  • 编译优化带来的有序性问题

解决办法:

  • JDK Atomic开头的原子类、synchronized、LOCK,可以解决原子性问题
  • synchronized、volatile、LOCK,可以解决可见性问题
  • Happens-Before 规则可以解决有序性问题

4. 什么是多线程

多线程:多线程是指程序中包含多个执行流,即在一个程序中可以同时运行多个不同的线程来执行不同的任务。

5. 多线程的好处

可以提高 CPU 的利用率。在多线程程序中,一个线程必须等待的时候,CPU 可以运行其它的线程而不是等待,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程序的效率。也就是说允许单个程序创建多个并行执行的线程来完成各自的任务。

6. 多线程的劣势:

  • 线程也是程序,所以线程需要占用内存,线程越多占用内存也越多;
  • 多线程需要协调和管理,所以需要 CPU 时间跟踪线程;
  • 线程之间对共享资源的访问会相互影响,必须解决竞用共享资源的问题。

7. 线程和进程区别

进程

一个在内存中运行的应用程序。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独立的一块内存空间,一个进程可以有多个线程,比如在Windows系统中,一个运行的xx.exe就是一个进程。

线程

进程中的一个执行任务(控制单元),负责当前进程中程序的执行。一个进程至少有一个线程,一个进程可以运行多个线程,多个线程可共享数据。

线程具有许多传统进程所具有的特征,故又称为轻型进程(Light—Weight Process)或进程元;而把传统的进程称为重型进程(Heavy—Weight Process),它相当于只有一个线程的任务。在引入了线程的操作系统中,通常一个进程都有若干个线程,至少包含一个线程。

根本区别:进程是操作系统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而线程是处理器任务调度和执行的基本单位

资源开销:每个进程都有独立的代码和数据空间(程序上下文),程序之间的切换会有较大的开销;线程可以看做轻量级的进程,同一类线程共享代码和数据空间,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独立的运行栈和程序计数器(PC),线程之间切换的开销小。

包含关系:如果一个进程内有多个线程,则执行过程不是一条线的,而是多条线(线程)共同完成的;线程是进程的一部分,所以线程也被称为轻权进程或者轻量级进程。

内存分配:同一进程的线程共享本进程的地址空间和资源,而进程之间的地址空间和资源是相互独立的

影响关系:一个进程崩溃后,在保护模式下不会对其他进程产生影响,但是一个线程崩溃整个进程都死掉。所以多进程要比多线程健壮。

执行过程:每个独立的进程有程序运行的入口、顺序执行序列和程序出口。但是线程不能独立执行,必须依存在应用程序中,由应用程序提供多个线程执行控制,两者均可并发执行

二、并发理论

1. Java中垃圾回收有什么目的?什么时候进行垃圾回收?

  • 垃圾回收是在内存中存在没有引用的对象或超过作用域的对象时进行的。
  • 垃圾回收的目的是识别并且丢弃应用不再使用的对象来释放和重用资源。

2. 线程之间如何通信及线程之间如何同步

  • 在并发编程中,我们需要处理两个关键问题:线程之间如何通信及线程之间如何同步。通信是指线程之间以如何来交换信息。一般线程之间的通信机制有两种:共享内存和消息传递。
  • Java的并发采用的是共享内存模型,Java线程之间的通信总是隐式进行,整个通信过程对程序员完全透明。如果编写多线程程序的Java程序员不理解隐式进行的线程之间通信的工作机制,很可能会遇到各种奇怪的内存可见性问题。

3. Java内存模型

  • 共享内存模型指的就是Java内存模型(简称JMM),JMM决定一个线程对共享变量的写入时,能对另一个线程可见。从抽象的角度来看,JMM定义了线程和主内存之间的抽象关系:线程之间的共享变量存储在主内存(main memory)中,每个线程都有一个私有的本地内存(local memory),本地内存中存储了该线程以读/写共享变量的副本。本地内存是JMM的一个抽象概念,并不真实存在。它涵盖了缓存,写缓冲区,寄存器以及其他的硬件和编译器优化。

4. 如果对象的引用被置为null,垃圾收集器是否会立即释放对象占用的内存?

  • 不会,在下一个垃圾回调周期中,这个对象将是被可回收的。
  • 也就是说并不会立即被垃圾收集器立刻回收,而是在下一次垃圾回收时才会释放其占用的内存。

5. finalize()方法什么时候被调用?析构函数(finalization)的目的是什么?

6. 什么是重排序

7. 重排序实际执行的指令步骤

小结

由于篇幅原因,只能展示其中一部分,更多面试题都整理成了PDF文档,具体内容如下!希望能帮助到你面试前的复习且找到一个好的工作,也节省你在网上搜索资料的时间来学习!

由于篇幅原因,为了避免影响到大家的阅读体验,在此只以截图展示部分内容,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私信【面试】即可!感谢支持!!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