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半年时间里在画原型图时遇到的坑,刚入门的同学可以一起吐槽哈!内容比较零散,还在学习归纳整理中。
画原型的产品,我用过Axure ,即使原型,墨刀,figma。其实从使用上来说大部分的功能都差不多,但是在一些细节的处理,我不得不说figma确实强大(虽然出了大疆那事,但是不得不承认,实力是真强)。
正式干产品之前,在学习时用过即使原型和Axure,即使原型 给我的感觉很方便,画图需要的元件和组件比较丰富,直接拖拽就好,不过刚用的时候很多功能还在开发中,后来就放弃了。Axure 给人感觉很专业,所以跟着视屏学习了一段时间。熟悉一点后,就把临摹的原型截图,对照着1:1画。
没有检查的学习,首先就是照着葫芦画瓢,模仿常用的产品画原型,低保真,到添加动效,简单的模仿。原型边框大小、间距比例都凭眼睛尺(可惜不是尺),感觉差不多就好了。
结果在第一份工作时,设计出来的原型,与UI沟通因为尺寸问题,做了不少改动。所以,在开始画原型时,确定好外框尺寸,通常建议使用最小尺寸,
手机端:苹果:374*667,安卓:360*740,
平板:800*1280,注意横竖屏,虽然现在自适应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但是首屏内容的展示还是需要多考虑下,
web:常规1024宽度即可,但是现在电脑的更新换代,屏幕尺寸,
另外建议:
常用的字体大小要偶数,pc上,基本用18号字体对应大标题,16号、14号字体对应内容。
文字编辑的间距也要尽量保证偶数;
想要整体效果尽量用4的倍数,间距大小这种没有具体标准,
现在的公司没有UI,所以直接由我出高保真图,前端同学再结合自己的审美继续开发。因为公司业务比较特殊,对于美工的要求不那么高,所以结合大家的建议,我们就这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