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解决方案:5G智慧工地可视化解决方案(上)

目录

一、背景及需求

1.1应用背景

1.2需求分析

1.2.1业务需求

1、企业职能部门的业务需求

2、施工单位业务需求

1.2.2系统需求

1.3总体目标

二、系统总体思路

2.1设计理念

2.2设计思路

三、系统总体设计

3.1 总体架构

3.1.1 系统拓扑

3.1.2 系统组成

3.2 设计概述

3.3 系统功能

3.3.1 视频联网子系统

1、  立体防控

2、   预览和回放

3.3.2 安全管理

3.3.3 环境量检测子系统

3.4 视频监控子系统

3.4.1 需求分析

3.4.2 系统设计

1、 存储设计

2、视频码流带宽的计算

(1)公网环境

 (2)VPN环境

3.4.3 系统组成

1、工地前端系统

2、 传输网络

3、监控中心

3.4.4 前端部署

1、设备选型设计

2、部分点位设计说明

3.4.5 前端配套

1、安装支架

2、室外端接箱

3、接地及供电

3.4.6 系统特点

1、工地现场无线传输

2、高清监控,细节更完美

3、全景监控,感观舒适、操作方便


一、背景及需求

1.1应用背景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和支柱产业之一,在改善居住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吸纳劳动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建筑业也是一个安全事故多发的高危行业。近年来,在国家、各级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主体的高度关注和共同努力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逐年下降,质量水平大幅提升,但不可否认,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尤其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设工程规模也将继续扩大,建筑施工质量安全仍不可掉以轻心。如何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降低事故发生频率、杜绝各种违规操作和不文明施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仍将是摆在各级政府部门、业界人士和广大学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1.2需求分析

        针对目前安全监管和防范手段相对落后,全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仍较低,信息化尚未深度融入安全生产核心业务的现状,利用信息化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进行“智能化”监管,帮助监管单位、开发商业主,促进工程实施安全、质量、成本、效率提升。

        为加强在建工程规范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的运营管理目标,拟将5G网络技术应用至工地施工管理中,建设智慧工地综合管理系统,满足工地施工管理过程中的碎片化、移动化管理需求,实现施工现场可实时监管、问题可溯源的建设目标,帮助企业降低施工安全风险,提高施工质量;能够与公司现有的工程管理系统对接,获取工程建设过程管理信息。

1.2.1业务需求

        通过智慧工地管理可视化系统,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监管责任,提高企业对工程现场的远程管理水平,加快企业对工程现场安全隐患处理的速度。围绕安全监管制度为核心,以物联网技术为技术手段,将科技技术力量与安全监管制度紧密集合,成立综合性总公司-分公司-项目部管理机构,能够统一处置生产安全领域的各类事件,实现管理创新。

1、企业职能部门的业务需求

        1)    实现监管方式向以项目为中心转变;

        2)    整合企业的各个系统数据信息,在大平台统一呈现,实现系统提升,提高智能部门的监管力度;

        3)    用于整合各类现场数据,上报到中心,对重要监测项目数据,进行实时的监控。

        4)    实现数据归档,在日常的监督和管理过程中,计算机信息录入保存日志,归档存储。

2、施工单位业务需求

        1)    管理员远程统一管理分散的建筑工地,避免人力频繁的去现场监管、检查,减少工地人员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2)    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及时了解工地现场施工实时情况,施工动态和进度,查看防范措施是否到位,特别是重点项目满足企业领导等多方实时了解项目大致情况。

        3)    在工地出现异常状况和突发事件时,及时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处理,或者自动控制现场减少破坏强度。

        4)    对重大设备进行实时监管,避免重大事故

        5)    将施工实况展现于客户面前,向客户展现工地的建设规划和进度,展示工程建设面貌。

1.2.2系统需求

        1)    系统可用性,能通过监管平台实现工地集中化联网管理。

        2)    系统开放性,可完成政府及企业其他系统的对接以实现数据同步。

        3)    系统扩展性,能满足工地现场管理各项数据录入。

        4)    系统性能满足大型企业、政府管理接入能力。

        5)    规范制度流程,通过该系统能够实现工地现场的实时监控、数据回传、远程应急指挥等功能

        6)    管理环境,通过环境量检测监督管理工地环境。

1.3总体目标

        通过本项目建设,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监管责任,提高企业对工程现场的远程管理水平,加快企业对工程现场安全隐患处理的速度。通过应用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实现工地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提高工地管理效率、增强安全性、优化资源调度、提升信息共享和协同、推动绿色环保以及实现数字孪生和模拟仿真等目标。

二、系统总体思路

2.1设计理念

        通过智慧工地可视化系统为企业的现场工程管理,提供了先进技术手段,通过安装在建筑施工作业现场的各类传感装置,构建智能监控和防范体系,就能有效弥补传统方法和技术在监管中的缺陷,实现对人、机、物、法、环的全方位实时监控,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控”;同时,其也将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引入新理念,真正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传统的施工监测、易受人为影响且效率低下。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2.2设计思路

        对于工地综合安防管理系统的建设,绝不应该是对各个子系统进行简单堆砌,而是在满足各子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寻求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与外部其它智能化系统之间的完美结合。威迪斯特智慧工地业务系统,实现工地现场统一管理和控制,平台建设后实现一平台、一张图、一张网管理,同时满足部分建设单位运营管理的业务需求,辅助业务流程优化。

        (1)视频监控系统:工地网络环境复杂,应满足网络施工部署要求。工地管理工业化水平较低,分布地区分散,满足多方位的视频可视需求。充分利用设备智能分析、多视角、多维度特性。实现整个工地关键部位无死角监控。

        (2)环境监测系统:及时发现治理工程现场扬尘、噪声污染,得知现场天气环境信息,合理安排工地用工时间。

        (3)车辆出入管理系统:获取渣土车、运输车等工程车进出场记录和图片状态,为车辆进出规范、材料运输等管理提供依据。

三、系统总体设计

3.1 总体架构

        “智慧工地业务平台”是以现场实际施工及管理经验为依托,针对工地现场痛点,组织研发攻关出能够在工地落地实施的模块化、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为建筑公司、地产公司、监管单位租赁企业、设备生产厂提供了完整的数据接入和管理服务。

图1. 系统总体架构

        基于建筑公司、地产公司、监管单位组织结构,系统将构建覆盖省市-县区-分站-工程现场;总公司-下级公司-工程现场多级管理的建筑工地管理系统。

        按照权限设置,分级管理的原则,企业、工程项目部、监理部门、政府监管部门等共享资源,可以查看自己权限范围内的信息。

        按照模块化设计思路,不同的单位按需选用不同业务模块,平台最轻量化实施。

3.1.1 系统拓扑

        项目建设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主要由信息采集层、网络接入层、网络传输层、信息存储与处理层组成。如下图2所示。将移动执法终端、施工升降机的动态情况、工地周围的视频数据、实名制考勤信息及时上传给中心管理平台。平台融合多方数据,报警联动抓拍、视频、通知给负责人。各级管理部门可以及时准确了解工地现场的状况,将有效提高项目管理和现场管理的效率。

图2. 系统拓扑图

3.1.2 系统组成

        系统功能模块包视频监控人员安全管理、塔吊安全监控、环境监测、车辆管理等模块。系统组成分为三级架构,分别为以摄像头、传感器为主的前端感知层;以计算、传输、控制为主的中间层;和以平台软件,数据存储、计算分析为主的控制中心。

3.2 设计概述

        智慧工地业务平台,采用地图沙盘式的管理工程项目。管理者需管理多个项目时,在GIS地图上直观展现所有项目地理分布,总体项目数量、工人数量、设备数量。通过数据表,及时了解各个工程告警量排名、近期各类指标达标数据。进入单项目时通过现场平面图展示人员、设备在场位置,工程各区域人数统计、工种统计。

        平台简化操作流程简单,总体数据和数据明细一键切换。工地配备一台工地管理端接入公共网络,就能实现人员报道录入、现场监控管理、人员考勤数据实时上传。

3.3 系统功能

        系统业务分为中心管理、视频联网、安全管理、环境管理、车辆出入管理。

        每个业务对应一个或者多个硬件系统。中心管理为监控中心。视频联网包含视频联网监控、分布式存储、视频告警联动。人员管理分为人员安全子系统(安全帽)。起重机械管理分为塔吊安全监控子系统和升降机管理子系统。还有车辆出入口管理和环境管理是环境监测子系统。

3.3.1 视频联网子系统

        工地现场施工安全监督子系统是工企业对项目工地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的物联网项目工地监管系统;系统主要围绕工地施工安全质量的管理,通过关联工地可视化系统,结合施工企业工地现场安全隐患排查处理方法。抓拍视频违章信息,通过系统下发整改命令给施工工地,施工现场及时进行整改并反馈给监督人员,从而实现监督的闭环管理,也为政府和施工企业对工地安全质量监控管理处置提供科学管理工具。

1、  立体防控

   主场景支持AR设备的预览和切换(AR球机,AR鹰眼)。

   在主场景的预览画面中,支持添加,修改,删除,显示,隐藏AR标签和区域。

   支持AR球机的主场景云台操作,AR鹰眼的子窗口云台操作。

   已经添加的标签和区域,点击可以查看标签信息,包括监控点的视频预览,标签保存的信息。

   支持通道的报警提示,主场景的在收到报警后动态提示。   

2、   预览和回放

   支持点击组织树上任意监控点预览

   支持不同画面的显示方式:1、4、6、9、15、16、24、25画面等方式;还可以支持3、4、6、7、8、9、10、12、13、14、15、17、25画面多种规格画面的组合显示方式;用户可以选择中屏显示和全屏显示两种显示方式

   支持选择不同的存储方式查看回复,支持点击时间轴播放从该时间点开始的录像

   回放仅支持单个监控点回放

   支持选择不同的存储方式查看录像,支持点击时间轴播放录像

   支持预览和回放的切换

   支持预览和回放时的抓图、音量控制、画面录像和云台控制操作

3.3.2 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分为安全帽管理、佩戴情况统计、安全帽事件统计和危险源越界统计四个部分。

        安全帽管理包括安全帽管理和参数调试。安全帽管理是针对工地上的安全帽,可以对安全帽进行添加、删除、查询、修改和导入。安全帽管理展示的安全帽查询结果有:安全帽序列号、安全帽mac、关联人员、佩戴状态、是否启用、剩余电量。安全帽管理还可以对安全帽设备进行命令下发,单个或批量下发重启命令、时间参数配置命令。安全帽管理还可以调整高度精度。

        戴帽情况统计是统计每个组织单位下的戴帽率(戴帽状态的数量/在场的人数)数据,统计维度为小时,可选择组织单位、日期和小时区间进行数据统计并可以对统计出来的数据进行图片导出。

        异常事件统计对安全帽发生的异常事件进行统计可以给出每个时间节点每种事件发生的数量,统计维度为日、周、月、年,可选择组织单位、日期和小时区间进行数据统计并可以对统计出来的数据进行图片导出。可以切换到表格模式进行数据统计并可以导出表格文档。

        危险源越界统计对安全帽发生的越界告警进行统计可以出每个时间节点每种事件发生的数量,统计维度为日、周、月、年,可选择组织单位、日期和小时区间进行数据统计并可以对统计出来的数据进行图片导出。可以切换到表格模式进行数据统计并可以导出表格文档。

3.3.3 环境量检测子系统

        环境监测子系统,是一个实现对工地的环境进行集中监控。平台提供了组织机构管理、服务器管理、设备管理(环境监测系统)、环境量配置、环境数据监测、数据记录查询等功能,实现了通过环境监测设备对温度、湿度、噪音、粉尘、气象的监测、收集和报警联动等功能。

        环境监测数据包括实时数据、小时数据、日数据三大模块。实现环境监测数据实时显示,支持表格和图片的切换模式。

        小时数据模块,平台会统计设备PM2.5和PM10的小时平均数据,保存到小时表中。小时数据可以根据时间段,按年月日进行查询,同时还支持导出到excel功能,支持表格和图片的切换模式。

        日数据模块,平台会在每天凌晨定时统计前一日设备PM2.5和PM10的平均值,计算噪音累计超标时长和最大累计超标时长,保存到日数据表中。日数据可以根据时间段,按年和按月查询,同时还支持导出到excel功能,支持表格和图片的切换模式

3.4 视频监控子系统

3.4.1 需求分析

        在事故多发的施工现场,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地的建筑材料、及设备的财产安全是建筑企业管理者关心的头等大事;每个建筑企业或者是开发商在地区或者全国都会有很多的建筑工地,这些工地分布很散,很难有足够的人力和精力去频繁的到现场去监管、检查,所以造成管理上的困难。根据上述内容,对建筑企业用户具体的需求分析如下:

           远程对分散的建筑工地进行统一管理,避免使用人力频繁的去现场监管、检查,减少工地人员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   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及时了解工地现场施工实时情况,施工动态和进度,防范措施是否到位,特别是对于场面比较大的工地,对于重点项目企业领导也需要远程监管。

           监管建筑工地现场的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的财产安全,避免物品的丢失或失窃给企业造成损失;

           将施工实况展现于客户面前,向客户展现工地的建设规划和进度,达到一个宣传效果,也使得销售计划能够合理制定;

           防范外来人员的翻墙入侵、越界出逃,非法入侵危险区及仓库等场所,保证工地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3.4.2 系统设计

1、 存储设计

        存储空间计算公式:单路实时视频的存储容量(GB)=【视频码流大小(Mb)×60秒×60分×24小时×存储天数/8】/1024

        下表为分别按照1路每天存储24小时、采用H.264算法进行编码,按照D1、720P、1080P的分辨率存储不同天数所需的存储空间表,如下表。(H.265编码设备的码率为H.264设备的1/2,故存储空间也仅需1/2)

序号

分辨率

码流大小

1天存储空间(TB)

7天存储空间(TB)

15天存储空间(TB)

30天存储空间(TB)

1

D1

1.5Mbps

0.0154

0.1081

0.2317

0.4635

2

720P

2Mbps

0.0206

0.1442

0.3090

0.6180

3

1080P

4Mbps

0.0412

0.2884

0.6180

1.2360

表1 存储空间需求

2、视频码流带宽的计算

        视频联网系统主要传输的信息为视频码流,其对网络的带宽要求较高,根据监控点视频清晰度有不同大小的码流,现阶段主流的包括1080P、720P等,其码流分别为4Mbps、2Mbps。视频每路码流大小*最大并发量N,即所需总带宽。统计了链路并发视频带宽要求后,预留20%为的冗余空间,作为设计带宽。

        例如,工地管理员10人,总部相关管理员20人,平均同时观看工地视频的有8人,每次同时预览2路视频。工地视频平均码流2Mbps。该工地预留带宽8*2*2Mbps/80%=40Mbps上行带宽。

总部作为取流端分两种情况。

(1)公网环境

        假设同时解码上墙的路数是16路,分别为1600万像素设备一台约12Mbps,300W万像素设备5台约10Mbps,配备下行带宽(12Mbps+10Mbps)/80%=27.5M带宽。

 (2)VPN环境

        带宽要求所有工地的取流数*工地数。假设每个工地被取流2Mbps*5路*20个工地/80% =  250M,工地取流至总部上行带宽250M,总部分发到各个客户端250M。

3.4.3 系统组成

如下图所示,建筑工地视频监控系统架构由三部分组成:前端施工现场、传输网络、监控中心

 

图3. 工地监控系统拓扑图

1、工地前端系统

        工地前端系统主要负责现场图像采集、录像存储、报警接收和发送、传感器数据采集和网络传输。

        前端监控设备主要包括分布安装在各个区域的碗型鹰眼全景相机、高清红外模拟摄像机、高清网络摄像机和网络硬盘录像机,用于对建筑工地的全天候图像监控、数据采集和安全防范,满足对现场监控可视化、报警方式多样化和历史数据可查化的要求。当出现突发事件时,工地现场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紧急报警按钮向企业领导和上级单位报警,启动应急预案,满足应急指挥协同化的要求。

2、 传输网络

        工地和监控中心之间可采用专线和互联网两种方式,专线方式带宽有保证,网络稳定,通过软件预览的实时图像效果清晰,真正做到不仅看得见而且看得清,提示系统价值,但是租用专线价格比较昂贵;采用互联网方式,价格相对便宜,但是由于共享带宽,网络稳定性不如专线,高清摄像机的效果无法发挥到最大值。

        工地现场的传输可以采用无线网桥传输和有线传输两种方式,无线传输能适应工地现场复杂的环境,这样可以避免因为网线的损坏而不能传输的问题。而有线传输则信号传输比较稳定,但是容易受现场环境限制,比如塔吊的升级会对网线的长度有所要求,这样容易损坏网线。

3、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是本系统的核心所在,是执行日常监控、系统管理、应急指挥的场所。内部署视频监控综合管理平台,包括数据库服务模块、管理服务模块、接入服务模块、报警服务模块、流媒体服务模块、存储管理服务模块、Web服务模块等等,它们共同形成数据运算处理中心,完成各种数据信息的交互,集管理、交换、处理、存储和转发于一体,是视频监控系统能稳定、可靠、安全运行的先决条件。支持随时抽查全部视频监控资源,接收报警信息,查阅各类统计数据,实现管理的高度集中化,做到管控一体集中处理。

        平台支持分布式部署,当系统容量较大时,能够有效降低局部服务器性能和网络带宽压力,提升系统的稳定性。

3.4.4 前端部署

        前端摄像机是整个安全防范系统的原始信号源,主要负责各个监控点现场视频信号的采集,并将其传输给视频处理设备。监控前端的设计将结合实际监控需要选择合适的产品和技术方法,保障视频监控的效果。

1、设备选型设计

        作为工地监控系统的视频源头,摄像机决定整套监控系统效用。对摄像机的基本要求是:防水防尘、易部署易调试、图像满足不同光线不同视角选型、同时利用智能手段实现自动化监管。

        1)    按现场场景选用不同角度和清晰度设备。如360°鹰眼设备兼顾工地全景和施工细节。全彩相机满足夜间监控要求。在四岔路口安装四目调节鹰眼。

        2)    利用智能分析技术,提高监管效果。如出入口人车分离监管、材料区危险区等特殊区域在特定时间自动告警。同时配合现场喊话附加功能实现指挥调度。

        视频监控系统设施基本配置如下表:

安装位置

产品名称

产品应用价值

门卫

轻智能警戒摄像机

人、车精准分类录像,搭配后端轻智能NVR做快速检索人、车

车辆出入口

轻智能警戒摄像机

如有单独的车辆出入口,可以做防止人员翻越道闸的报警

人来报警,车来不报警

生活区

室外广角摄像机

大广角常规监控

工棚办公区、财务室

室内轻智能警戒摄像机

室内分时段布控,入侵报警,事中声光震慑

低矮围墙周界

轻智能警戒摄像机

精准入侵报警,事中声光震慑

材料加工棚

轻智能警戒摄像机

财物警戒,事中声光震慑,保障材物安全

岔路口多视角区

专业IPC四目调节碟形鹰眼

减少四机一体,降低施工拉线成本

塔吊等制高点

1600万360°球型鹰眼

工地建造进度、局部施工现场一目了然

塔吊操作室

室内广角摄像机

人员操作全景实时监控

升降梯

人数检测机

升降梯人数检测,联动报警

危险区(配电箱、电梯井口等)

轻智能警戒摄像机

危险区域警戒,自动声光/远程喊话提示

其他监控区域

全彩摄像机

夜晚也是彩色,看的更清楚

表2 视频监控点位配置表

2、部分点位设计说明

   工地出入口摄像机

工地是人员出入的场所,需在每个门口设置监控点,实时监控进出人员和货物,安装摄像机时需考虑夜晚的光线很差,并且要求每监控点要看清楚进出人员的样貌等。本系统设计轻智能警戒相机,实时记录出入人员信息。在车辆通道布设智能检测,防止人员进入保障工地安全和现场文施工。

   建筑材料堆放处监控摄像机

建筑材料堆一般零散放置很多材料,我们设计在材料堆放置轻智能警戒像机,在非作业事件分析人员、车辆进入区域,并自动发生灯光闪烁、语音告警。同时管理员收到告警通知,通过视频查复核现场情况。避免非作业时间人员、车辆进入管理区域。

   材料加工区监控摄像机

目前工地大部分采用自行加工的方式来加工钢筋,所以对于材料的切割机操作区就需要我们专门的监控设施来监控施工期间的相关操作人员是否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规范操作。

   塔吊上方全景鹰眼/高清球机

塔吊是整个工地的制高点,可以俯瞰整个工地现场的作业情况,我们设计使用我们的360°全景相机,管理者足不出户,只要在有网络的地方,即可控制球机转动到任何一个位置,既能通过全景画面查看整体建设施工进度,也可以看清远处楼层和地面的详细作业情况,实时查看远在千里之外的工程实况,提高管理效能。

   围墙位置智能警戒

在工地围墙周界重点警戒区域,布设一台轻智能警戒球机,该网络球机,在建设中后期,主体建筑建起后,兼做转为周界监控和周界报警防范使用,对可疑人员翻墙或跨区域会产生声光报警,并及时在平台端弹出相应报警画面,保证可疑人员入侵和工地安全。

3.4.5 前端配套

1、安装支架

        室内摄像机的安装固定,根据摄像机型号和现场情况可采用壁装、吊装及角装等多种形式的安装支架,安装高度应不低于2.5m。

        安装在室外的摄像机,当可借助建筑物附着安装时,选用相应的安装支架安装;若无合适的建筑物供附着安装,则需要选用视频监控专用立杆,安装高度应不低于3.5m。

2、室外端接箱

        室外摄像机的供电、信号等需要在室外进行汇集,需用专用的防水箱进行端接。端接箱内部安装架的设计充分考虑设备的安装位置,同时具有防雨、防尘、防高温、防盗等功能。不便于在立杆上部安装设备箱的,在地面设置设备机柜,其设计按照相关的规范标准执行,同时应具有防尘、防雨、防破坏等功能。

3、接地及供电

        对前端供电和控制部分,需要采取有效的避雷接地措施,充分保障前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前端监控的防雷接地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直击雷防护

        在直击雷非防护区的每个视频监控点均配置预放电避雷针,安装于监控点立杆顶部。提前预放电避雷针利用雷云电场周围电场强度向针尖发射高压脉冲特性,提前一定的时间引导雷电放电,不至于使局部雷云电荷积累形成过大的雷击强度,降低监控点雷击接闪强度和电子设备雷击电磁脉冲强度,提高了室外监控点的保护裕度。

(2)供电设施的雷击电磁脉冲防护

        电源防雷系统主要是防止雷电波通过电源对前端设备造成危害。为避免高电压经过避雷器对地泄放后的残压或因更大的雷电流在击毁避雷器后继续毁坏后续设备,以及防止线缆遭受二次感应,本系统对前端室外防水箱220V电源进线以及室外防水箱到摄像机的低压电源线路进行避雷接地。220V电源进线避雷标称放电电流不小于10KV,接地线缆建议不小于6mm2。

(3)均压等电位连接技术

        等电位连接是将正常不带电(或不带信息)的、未接地或未良好接地的设备金属外壳、电缆的金属外皮、金属构架、金属管线与接地系统作电气连接,防止在这此物件上由于感应雷电高压或接地装置上雷电入地高电位的传递造成对设备内部绝缘、电缆芯线的反击。监控点设备(含电源避雷器、控制信号避雷器)宜采用单点接地方式实现等电位连接,独立接地电阻小于10Ω。

        系统供电系统设备建议采用UPS供电,电源质量建议满足下列要求:

           稳态电压偏移不大于±2%;

           稳态频率偏移不大于±0.2Hz;

           电压波形畸变率不大于5%。

3.4.6 系统特点

1、工地现场无线传输

        工地现场使用无线传输,充足的带宽保证了图像预览的流畅,不用布线,无需担心传统工地监控线材损坏反复修复的问题,而且节省了大量的电源和信号线,还有设备都可以反复利用,比如这个工地竣工后可以拆下来换到其他工地继续使用,不用增加任何成本。

2、高清监控,细节更完美

        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功能是记录事件的经过,在更多关键细节上做的还不够。随着视频监控技术的高速发展,用户对于视频监控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让我们看得更清楚”是许多用户提出的一个非常迫切的需求。

        高清视频监控相比标清视频监控具有明显的技术和应用优势:

(1)图像清晰度更高,在一些重要监控点,应采用高清摄像机可以获取高清晰度的监控画面,能更清楚地呈现现场施工情况。

(2)高清监控技术的采用,使场景覆盖范围更广,减少单位面积监控点的数量,可以提高监控效能,减少设备投资。

(3)使细节更清晰,大大提高智能视频分析的精度,有利于图像识别和智能视频分析的应用。

        随着建筑工地视频监控系统的推广,比较高清监控和标清监控后,用户对高清监控提出了迫切的需求。高线数模拟摄像机和网络摄像机的使用可以大大提升综合监控系统的应用价值。

3、全景监控,感观舒适、操作方便

        一体化球形鹰眼全景摄像机以单摄像机实现360°全景监控,同时可提供多个高清无畸变局部图像,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监控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文章正下方可以看到我的联系方式:鼠标“点击” 下面的 “威迪斯特-就是video system 微信名片”字样,就会出现我的二维码,欢迎沟通探讨。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