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项目概况
1.1项目背景描述
伴随线上购物行业的普及,快递物流行业也因此得到迅猛发展,服务网点数量因此呈现爆发式增长,快递分拣站作为物流体系的关键环节;却面临着成本增加、服务质量挑战和行业竞争加剧等多重压力。为应对这些问题,快递分拣站智能视频汇聚监控系统是势在必行的。
该系统利用高清摄像头和先进的视频监控技术,实时监控快递分拣站的各个关键环节,包括货物分拣、装卸和运输等,以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快件丢失和损坏的风险,进一步提高监控效率和准确性。这些功能会让快递分拣站的管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从而有效提升整体安全性和运营水平。
1.2项目需求分析
某快速公司在某省有许多的快递分拣站,这些快递站点目前均有自己的摄像机和NVR,这些设备目前能够管理自家站点;然而客户想要通过视频汇聚系统做到各分拣站视频资源的完全整合,以便后续的AI识别和智能管理。根据沟通后客户的具体需求如下:
1.视频汇聚监控系统需要把所有本省内的视频资源整合到视频总部;并为客户建设的AI系统提供相应的识别用的视频流。
2.由于分拣站数量众多,需要在系统建设过程中额外注意网络问题,从而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3.由于管理人员众多且级别不一,需要强大的系统管理设置供各位管理人员使用,使其只能管理或者操作与其职责相配的资源组或者视频,避免越权操作或者观看引起其他问题。
二.建设目标
2.1建设依据
系统规划设计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本设计将依据和参照以下的设计规范和要求进行:
GA/T75-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0-2004 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
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14050-93 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GB50198-94 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94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GB50198-94 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A308-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B/T16858-1997 《采用数据链路协议的会议电视远端摄像机控制规程》
GA 308-2001 《安防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 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ITU H.264协议标准
GB/T 28181-2011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ONVIF 全球性的开放接口标准
2.2建设的目标
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建设目标的总体概述如下:
(1)坚实可靠的保障
系统的可靠性是确保其能够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石。从最初的设计理念,到架构的构建,再到产品的选择,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循了可靠性的原则。同时,还借鉴了众多成功案例和丰富的工程经验,确保这些原则能够在具体的系统建设中得到真正的落实。
(2)开放互联的特性
该系统的设计严格遵循了标准化的原则,确保各个系统之间能够实现透明、无障碍的互通与互联。在设计和设备选型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未来的扩展需求,预留了充足的冗余空间,以便支持系统未来的升级,并且能够轻松地与其他系统进行无缝集成。
(3)严密的安全防护
系统数据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为了避免后续可能遭受的网络攻击,在构建系统平台时,特别注重从源头上进行防范,实现了全面的系统防入侵和数据防泄漏机制。同时,还加强了对相关使用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以避免因不规范操作或弱口令等带来的安全风险。
(4)领先的技术优势
该系统在设计时严格遵循了系统工程设计的准则,通过科学的规划,全面满足了客户的监控与管理需求。同时,积极采用了GB28181协议、主动注册协议、开放式平台架构等成熟且可扩展的先进技术,确保系统在未来数年内能够保持领先地位。通过软件升级即可实现功能的扩展,大大降低了升级的成本。
(5)实用至上的理念
该系统始终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核心,坚持实用至上的原则。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避免采用不成熟或过于前沿的技术产品,而是在充分理解并满足用户详细技术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周全的考虑和科学的建议,为客户提供最优化的解决方案。
三.系统设计实现
3.1设计前的现状
和客户沟通后,根据客户快递分拣站的实际情况,众多站点可以划分成四个区域就能全面描述其现状,划分情况如下所示:
A类区域目前配备的是传统的模拟DVR视频系统,这套系统较为老旧,并不支持GB28181或其他现代化的主动注册协议,因此在与其他系统的互联互通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B类区域则安装了网络摄像机和NVR设备,但遗憾的是,这些设备的型号较为陈旧,同样不支持GB28181或其他主动注册协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C类区域则相对简单直接,直接采用了网络摄像机IPC,用户可以通过专门的软件直接在本地查看视频内容,这种方式虽然便捷,但在系统整合和远程管理方面可能稍显不足。
D类区域的情况则更为复杂一些。这里同样有网络摄像机IPC的存在,但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对于需要录像的部分,摄像机被接入到了NVR上进行存储;而对于那些不需要录像的部分,则没有接入NVR。
3.2项目系统设计图
根据客户需求和上述的设计前现状,具体系统设计图如下所示。
结合设计图和实际情况,改造说明如下:
A区域改造说明:A区域当前配置的DVR(数字视频录像机)并不兼容国标或主动注册协议,这意味着直接连接到监控中心是不可行的。为了建立两者之间的连接,决定引入国标网关作为中转站。DVR与国标网关之间的数据交互,将采用广泛支持的ONVIF协议进行,确保通信的顺畅与稳定。
B区域改造说明:B区域的情况与A区域相似,同样需要通过国标网关来桥梁式地连接到监控中心。不过,B区域使用的是NVR(网络视频录像机)作为核心设备。NVR与国标网关之间的通信协议也选定为ONVIF,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兼容性和高效性。
C区域改造说明:在C区域,所有的摄像机都将直接接入国标网关,形成一个紧凑且高效的连接结构。国标网关再利用GB28181协议与监控中心进行通信,这种直接的接入方式不仅简化了系统架构,还确保了摄像机数据能够准确无误地传输到监控中心。
D区域改造说明:D区域的NVR和摄像机都将由国标网关进行集中管理,这种统一的管理方式将大大提高系统的运维效率。国标网关作为核心节点,将承担起与监控中心连接的重任,确保整个区域内的设备都能被有效地监控和管理。
3.3项目组网实现需求的说明
3.3.1视频中心组网说明
本系统采用了星型结构的数字化、网络化监控网络设计,实现了集中式的部署模式。在中心位置,通过设立视频资源管理平台,负责接入和浏览整个监控区域内的前端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实现对监控资源的统一操控和集中管理。
监控中心配备了监控中心平台、集中解码器以及操作电脑等设备。其职责是管理前端监控点,提供用户登录认证、码流交换、系统管理等功能。监控平台集成了数据库,单台设备即可满足系统管理和录像的需求。
在操作坐席上,电脑安装了客户端软件,使用户能够控制、管理和操作系统。通过客户端,用户可以浏览监控图像、对前端摄像机进行PTZ(云台控制、镜头变焦和倾斜)操作、修改设备参数、设置和撤销报警联动布防。
监控前端方面,各监控点区域基于原有系统增加视频接入网关和其他设备从而满足组网需求并继续执行原有功能。
3.3.2提供识别视频流组网说明
相比其他项目,该客户还需要视频汇聚系统为他们提供识别用的实时视频流;和客户沟通后了解到该视频流可以是RTSP和国标视频流;因此无需额外的组件,仅需要平台提供RTSP流地址供客户的识别系统调用即可。
具体使用步骤请参考文章《AS-V1000视频监控平台输出大容量RTSP视频流的配置》,这里不再赘述。经过此步骤后,最终的设计图如下图所示。
四.系统特色
4.1降低建设成本
系统采用集中式部署架构,全面融入网络化和数字化的设计理念。其核心特点是,监控图像的解码输出与存储均在前端监控设备处直接完成,而所有相关数据则被集中存储于监控中心。不用修改相关网络结构和网络硬件,显著降低系统的建设成本。
4.2利旧设备
新建监控系统展现出卓越的兼容性,通过配置接入网关,能够无缝集成原有的DVR、矩阵、数字等第三方监控系统,有效规避了重复建设的需要,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客户端,用户可以轻松统一地调用、浏览及控制所有新建与已有的监控系统视频资源,从而极大地增强了系统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4.3可拓展性
系统采用的监控业务管理平台具备出色的可扩展性,能够灵活应对监控点位数量的增加,并且设备全面支持高清监控图像的接入,使得未来高清改造变得简单便捷,仅需增添高清摄像机即可完成部署,为用户提供极大的便利和灵活性。
4.4适配性
系统具备广泛的兼容性,能够适配并接入多种不同的通信协议和设备类型。同时,其平台所输出的RTSP(视频流,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需要实时视频流输入的场合。
4.5安全性
在突发事件处理中,监控系统的取证功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近年来监控图像频繁遭遇丢失、人为破坏等安全威胁,因此对监控系统的安全性要求变得极为严苛。为此,该系统内置了完善的认证和加密机制,提供了全方位的数据安全保障。系统不仅支持多级认证,还采用了码流加密管理机制,根据管理人员的职责精细划分权限,确保每位人员仅能访问其权限范围内的内容。此外,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系统实现128位硬件加密,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能,为用户提供一个坚实可靠的后盾。
五.产品简介
5.1外部设备接入
AS-V1000视频汇聚接入平台的外部设备管理页面支持接入通过国标协议接入的摄像机,NVR还有下级平台。如下图所示是海康摄像机通过GB28181接入的详细信息。项目实际过程中是客户设备就是通过此功能实现各个分拣点的视频资源汇聚。下图所示就是外部设备通过28181协议接入平台后的详细信息。
5.2设备管理
系统涵盖广泛的设备管理功能,允许用户执行添加新设备、移除现有设备及更新设备详情等操作。为了迅速找到特定设备,用户能依据设备的名称、账号等特征进行精确查询。系统还具备设备权限配置功能,能根据用户的角色和实际需求,灵活调整其对设备资源的访问权限。以下是一幅展示外部设备管理界面的截图。
5.3实时视频
监控系统核心功能为图像浏览,支持用户通过客户端软件或大屏幕电视墙实时查看监控现场,同时可全面操控前端摄像机,实现PTZ操作及镜头调整。系统还能在监控图像上叠加字幕和时间显示,增强信息明确性。此外,具备图像抓拍功能,便于监控中心随时捕捉并保存重要瞬间。下图展示的是查看视频的截图。
5.4平台RTSP视频流
AS-V1000视频平台提供灵活的RTSP流导出功能,用户凭流地址即可随时接入使用,无论公网还是内网均无缝对接。此功能不仅适用于二次开发;还支持AI实时识别,快速捕捉视频关键信息;并可用于视频流拼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下图所示是使用平台RTSP流实现视频拼接的示意图。
文章正下方可以看到我的联系方式:鼠标“点击” 下面的 “威迪斯特-就是video system 微信名片”字样,就会出现我的二维码,欢迎沟通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