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概述
1.1 背景描述
若感兴趣,请详细请参考《应急指挥融合通信系统解决方案(一)》
1.2 现状分析
若感兴趣,请详细请参考《应急指挥融合通信系统解决方案(一)》
1.3 需求分析
若感兴趣,请详细请参考《应急指挥融合通信系统解决方案(一)》
二、总体设计
2.1 设计目标
若感兴趣,请详细请参考《应急指挥融合通信系统解决方案(一)》
2.2 方案架构设计
若感兴趣,请详细请参考《应急指挥融合通信系统解决方案(一)》
2.3 系统组网设计
若感兴趣,请详细请参考《应急指挥融合通信系统解决方案(一)》
三、系统设计
3.1功能描述
若感兴趣,请详细请参考《应急指挥融合通信系统解决方案(二)》
3.2智慧应急调度系统
若感兴趣,请详细请参考《应急指挥融合通信系统解决方案(二)》
3.3视频会议系统
若感兴趣,请详细请参考《应急指挥融合通信系统解决方案(二)》
3.4视频监控系统
若感兴趣,请详细请参考《应急指挥融合通信系统解决方案(三)》
3.5存储系统
若感兴趣,请详细请参考《应急指挥融合通信系统解决方案(三)》
3.6接入各种通信设备(或通讯设备)
若感兴趣,请详细请参考《应急指挥融合通信系统解决方案(四)》
3.7.部署设计
3.7.1.指挥中心机房部署设计
在核心机房部署多媒体指挥调度服务器、视频会议服务器、监控视频接入网关、存储服务器、语音网关、中继网关等,作为汇接局,安装于中心机房内。
3.7.2.指挥中心部署设计
在指挥中心部署多媒体指挥调度台、智慧大屏。
3.8.二次开发支持
系统的全部功能均可对第三方开放,对于实时多媒体通信能力,系统提供SDK供第三方进行二次开发,对于配置管理和数据查询等WEB服务,系统提供HTTP接口供第三方进行二次开发。
通过系统的API接口,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进行二次开发,能够与数据库等系统互联,让语音调度系统嵌入到客户的业务流程中,实现数据自动处理,业务和通信协同工作。
4.系统安全
4.1.安全访问
系统通常与行业业务系统一同部署,因此系统的安全访问需与行业业务系统一并考虑,系统支持防火墙、VPN等安全网关的部署,客户可为系统部署通用的安全访问方案。
在业务层面,系统具备完善的用户登录认证机制,首先,系统通过将用户与专网智能终端硬件标识IMEI、SIM卡标识ICCID绑定来确保用户的合法性。其次,系统中不存储用户密码明文,只存储密码散列值,在用户登录的通信过程中也仅传输密码散列值,从根本上杜绝密码的泄露。
4.2.安全传输
对于有加密通信需求的用户,系统可根据客户需求支持对语音,数据通信进行加密,满足军队、公安等行业对数据安全的要求。
5.关键技术
多业务、多媒体融合通信和系统分布式部署是行业调度通信中始终存在的挑战,直接决定调度系统的易用性、场景适应性和可扩展性的好坏。系统在研发之初确立了基于软交换进行系统构建的技术方向,从而为系统的持续演进和业务功能的平滑升级奠定了基础。
5.1.先进的VoIP融合通信架构
系统的研发始于ITU确立NGN(下一代网络)的定义之后不久,威迪斯特在通信调度领域率先采用了NGN九大支撑技术(1. IPv6;2. 光纤高速传输;3. 光交换与智能光网;4. 宽带接入;5. 城域网;6. 软交换;7. 3G和后3G移动通信系统;8. IP终端;9. 网络安全)之一的软交换技术,基于新的网络分层模型(接入与传送层、媒体层、控制层与网络服务层四层),从而对各种功能作不同程度的集成,把它们分离开来,通过SIP、RTP、RTCP、RTSP等协议,非常灵活地将业务传送协议和控制协议结合起来,实现业务融合和业务转移,非常适用于不同网络并存互通的需要,实现了通信调度功能从单纯的话音调度向多媒体多业务融合调度的升级演进。
5.2.简捷高效的应用通信协议HMP
HMP是威迪斯特开发的私有协议,用于调度机和调度台之间的连接和应用通信控制。
HMP基于快速的UDP协议,并扩展了重传、心跳、确认等机制,不仅保证了可靠性,而且大大提高了响应速度,为系统完成实时多媒体通信业务的控制提供了协议保障
5.3.先进的音视频处理技术
在音视频编码方面,系统选用OPUS、H.264等业界先进的高效压缩编码技术,在保证媒体质量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对传输带宽的要求。
在音视频媒体处理方面,系统采用威迪斯特自主研发的语音引擎,提供从PCM到IP和从IP到PCM的双向全程语音处理能力。语音引擎提供的能力包括:
1. VAD(语音激活检测),语音引擎能够从声音信号流里识别和消除长时间的静音期,从而在不降低业务质量的情况下节省带宽资源,减小业务对通信带宽的要求,同时有利于减少用户感觉到的端到端时延。
2. 回声抑制,语音引擎能够自适应估计回波信号的大小,有效消除VoIP系统与PSTN系统互联产生的电路回声以及IP语音数据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声学回声。
噪声抑制。
3. Tone产生。
4. 固定增益控制。
5. 自动增益控制。
6. OPUS声码器,在网络繁忙、低带宽情况下仍然能够传输清晰的语音。
7. 丢包/坏帧隐藏,综合运用插入、插值和再生技术,以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实现丢包/坏帧隐藏,既不增加网络带宽和传输时延,还能够有效消除IP丢包、坏帧对语音质量的影响。
不连续发送。
8. RTP/Jitter Buffer。
9. DTMF带内传输。
10. 移动环境语音增强,针对移动环境下智能终端的语音增强处理,提高移动语音清晰度和流畅度。
11. 语音会议桥,支持无缝转码和宽、窄带音频混合。
在应用层面,系统对坏帧隐藏、抗抖动处理、VAD(语音激活检测)、主动降噪和语音增强技术的运用和进一步优化,使系统的音视频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
5.4.实时媒体传输技术
针对无线通信网络信号的不稳定性,系统采用网络智能嗅探(Snooping)技术,通过对网络质量的探测和智能分析,及时对网络带宽陡降等情况进行预警,实时调整调整音视频编码速率,达到音视频传输自动适配网络带宽的效果,有效地改善弱信号网络条件下的音视频通信质量。
文章正下方可以看到我的联系方式:鼠标“点击” 下面的 “威迪斯特-就是video system 微信名片”字样,就会出现我的二维码,欢迎沟通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