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Java入门
1.1 Java的地位
-
Java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因其跨平台性和安全性而受到欢迎。
-
在企业级应用、移动开发(Android)以及大数据处理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1.2 Java的特点
-
平台独立性:一次编写,处处运行(JVM)。
-
面向对象:支持封装、继承和多态。
-
内存管理:自动垃圾回收机制。
-
多线程:简化并发编程。
-
丰富的标准库:提供大量的API。
1.3 安装 JDK
-
下载最新版本的JDK。
-
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设置环境变量(JAVA_HOME、PATH)。
-
-
验证安装:在命令行中输入
java -version。
1.4 Java的程序开发步骤
-
编写源代码(.java文件)。
-
使用JDK中的javac命令编译源代码。
-
生成字节码(.class文件)。
-
使用java命令运行字节码。
1.5 简单的Java应用程序
复制代码public class HelloWorl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1.6 Java反编译
-
反编译工具(如JD-GUI)可以将.class文件转换为可读的.java文件。
-
注意,反编译的代码可能与原始代码有所不同。
1.7 编程风格
-
统一的命名规范(类名、方法名、变量名)。
-
合理的注释和文档。
-
代码缩进和格式化。
1.8 Java之父--James Gosling
-
James Gosling是Java语言的创始人之一,他的贡献使得Java成为一种流行的编程语言。
1.9 小结
-
Java是一种强大的编程语言,适合各种应用开发,掌握基本概念和操作是学习的第一步。
第二章 基本数据类型与数组
1、标识符与关键字
标识符: ① 由字母、下划线、美元符号和数字组成,长度不受限制。 ② 标识符的第一个字符不能是数字。
③ 标识符不能是关键字。 ④ 标识符区分大小写。
2、基本数据类型
2.1 逻辑类型
常量:true、false 变量:boolean
2.2 整数类型
int型: 常量:十进制、八进制(0)、十六进制(0x) 变量:int
bytr型: 常量:-128 ~ 127(1字节) 变量:byte
short型: 常量:-2^15 ~ 2^15-1(2字节) 变量:short
long型: 常量:-2^63 ~ 2^63-1(8字节)(末尾加L) 变量:long
2.3 字符类型
常量:用单引号括起的Unicode表中的一个字符(2字节) 变量:char
使用:(int)‘A’ (char)65
转义字符:\
2.4 浮点类型
float型: 常量:(4字节)(末尾加F) 变量:float
double型: 常量:(8字节)(末尾可加d或D) 变量:double
2.5 类型转换运算
① 当把级别低的变量的值赋给级别高的变量时,系统自动完成数据类型的转换。
② 当把级别高的变量的值赋给级别低的变量时,必须使用强制类型转换。
常见:int赋值给byte、short时,不可超出这些变量的取值范围。
double型常量赋给float型变量时,应在后面加F或在前面加(float)
3、 输入输出数据
输入:
① 引入;import java.util.Scanner;
② 创建Scanner对象:Scanner reader = new Scanner(System.in);
③ 读取数据并保存到变量中:int a = reader.nextInt();
输出:System.out.println("%d,%f",12,23.78);
4、数组
4.1 创建数组
① 数组类型 数组名[] = new 数组类型[元素个数]; int boy = new int[5];
② 初始化:float boy[] = {21.2f,23.9f,2.0f};
4.2 length的使用
数组名.length的值是数组中元素的个数。
4.3 二维数组
4.4 注意
对于char型数组a,System.out.println(a)不会输出数组a的引用,而是输出数组a的全部元素的值,如果想输出char型数组的引用,必须让数组a和字符串做并置运算。System.out.println(" "+a);
第三章 运算符、表达式和语句
3.1 运算符与表达式
-
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
3.2 语句概述
-
程序由一系列语句组成,语句以分号结束。
3.3 if条件分支语句
复制代码if (condition) {
// 执行语句
}
3.4 switch开关语句
复制代码switch (variable) {
case value1:
// 执行语句
break;
// ...
default:
// 默认执行
}
3.5 循环语句
-
for 语句、while 语句、do-while 语句。
3.6 break和continue语句
-
break:跳出当前循环。
-
continue:跳过当前迭代,继续下一次循环。
3.7 for语句与数组
-
使用for循环遍历数组元素。
复制代码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System.out.println(arr[i]);
}
第四章 类与对象
1、类
1.1 类和方法声明
类声明:class 类名{ 类体 }
方法声明:返回类型 方法名(参数){ return 返回值;}
1.2 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
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
①成员变量生命在类体中,在整个类内都有效。局部变量声明在方法中,从声明它的位置之后开始有效。
②局部变量与成员变量的名字相同,那成员变量被隐藏,如果想使用则用this关键字。
③成员变量有默认值,局部变量没有默认值。
注意:对成员变量的操作只能放在方法中,方法使用各种语句对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进行操作。
2、构造方法与对象的创建
2.1 构造方法
① 默认构造方法 : 类名() {执行语句;}
② 自定义构造方法:类名(参数){执行语句;}
注意:允许在一个类中编写若干个构造方法,但必须保证他们的参数不同。如果类中没有编写构造方法,系统会默认该类只有一个构造方法,该默认的构造方法无参,且方法体中没有语句。(如果类里定义了多个构造方法,那Java不提供默认构造方法)
2.2 创建对象
User user = new User();
2.3 参数传值
对于基本数据类型的参数,向该参数传递的值的级别不可以高于该参数的级别。
参数类型:基本数据类型、引用类型。
3、实例成员与类成员
3.1 实例变量和类变量
它俩都属于成员变量,用关键字static修饰的称作类变量,否则称作实例变量。
实例变量和类变量的区别:
① 不同对象的实例变量互不相同。
② 所有对象共享类变量,当使用new运算符创建多个不同对象时,分配给这些对象的类变量占有相同一处内存。
③ 通过类名直接访问类变量,如果类没有创建对象,那类中的实例变量不会被分配内存,但类变量会被分配内存。
3.2 实例方法和类方法
用关键字static修饰的方法成为类方法,否则称作实例方法。
实例方法和类方法的区别:
① 实例方法中不仅可以操作实例变量,也可以操作类变量,而类方法中不可以操作实例变量。
② 可使用类名直接调用类方法。
4、方法重载
方法名相同、参数个数不同、参数类型不同。(返回类型和参数名字不参与比较)
float hello(int a,int b){ return a+b;} double hello(double a,double b){return a*b;}
5、import语句
① 用于引入包中的类和接口,写在package语句和类定义之间。
② 引入一个包中的全部类:import java.util.* 引入java.util包中的Date类:import java.util.Date
③ 如果没用import引入包中的类,也可以直接带着包名使用该类: java.util.Date date = new java.util.Date();
6、访问权限
public:“公共的”,被其修饰的类、属性和方法不仅可以跨类访问,而且允许跨包访问。
protected:“受保护的”,这种权限是为继承而设计的,protected所修饰的成员,对所有子类是可访问的,但只对同包的类是可访问的,对外包的非子类是不可以访问的。
default:“包访问权限”,只对同包的类具有访问的权限,外包的所有类都不能访问。
private:“私有的”,被其修饰的属性及方法只能被该类的对象访问,其子类不能访问,更不允许跨包访问。
Java基础入门知识详解
6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