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I 眼镜:开启智能穿戴新纪元
近年来,AI 眼镜在科技领域异军突起,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2024 年,AI 眼镜概念股频繁异动,多只个股涨停,展现出市场的高度关注与热情。国内外大厂更是纷纷入局,Meta 与雷朋合作推出的 Ray-Ban Meta 智能眼镜全球热卖超百万台,华为、百度、小米等国内巨头也相继发布新品,苹果、谷歌等海外大厂的布局动作不断。AI 眼镜为何能引发如此热潮?其背后的产业链又是怎样一番景象?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深入探究,对 AI 眼镜产业链的剖析,将为行业从业者、投资者以及科技爱好者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
二、上游:核心零部件 —— 智能基石
(一)芯片:智能大脑
芯片宛如 AI 眼镜的 “大脑”,掌控着设备的运行与数据处理。在这一领域,高通、联发科等巨头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广泛的市场布局,占据着主导地位。高通骁龙 XR 系列芯片,为众多高端 AI 眼镜提供强劲动力,其出色的计算能力与低功耗管理,让智能眼镜在复杂任务面前游刃有余。联发科也不甘示弱,持续发力,推出适配不同层级需求的芯片产品。
国内芯片企业更是奋起直追,华为海思、紫光展锐等在 AI 眼镜芯片研发上投入大量心血。华为海思虽面临诸多挑战,但其过往在通信芯片领域的深厚底蕴,为 AI 眼镜芯片研发奠定坚实基础,致力于打造低功耗、高性能且适配自家鸿蒙生态的芯片解决方案。紫光展锐凭借多元化的产品线,逐步渗透 AI 眼镜市场,为行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从芯片类型来看,主要分为主控芯片、AI 芯片、通信芯片等。主控芯片负责整体系统的运行调度,如同大脑的中枢神经;AI 芯片专注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加速执行,让智能眼镜识别更精准、交互更智能;通信芯片保障数据的快速稳定传输,实现与外界无缝连接。这些芯片相互协作,决定着 AI 眼镜的响应速度、功能丰富度以及续航能力,是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二)传感器:感知触角
传感器如同 AI 眼镜的 “感知触角”,赋予设备对环境与用户的敏锐洞察力。歌尔股份、舜宇光学等企业凭借在光学领域的深耕,成为传感器市场的佼佼者。歌尔股份在声学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等方面技术领先,为智能眼镜实现精准的语音交互、自适应亮度调节提供支持。其生产的高灵敏度麦克风,能在嘈杂环境中精准捕捉用户语音指令,确保交互顺畅无误。
舜宇光学则在图像传感器领域独树一帜,韦尔股份亦是不可小觑的力量。韦尔股份以全局曝光技术为核心优势,其图像传感器产品在小尺寸及低功耗方面表现卓越,高度适配 AI 眼镜需求。旗下子公司北京豪威曾是图像传感器领域的世界一哥,如今十年磨一剑,推出的多款产品在动态成像等关键指标上技压群雄,为智能眼镜的视觉感知带来质的飞跃,无论是物体识别、场景重建还是眼球追踪,都离不开这些高精度传感器的助力。
随着技术发展,传感器朝着小型化、高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