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概论》复习提纲

文章目录

题型:单选(1分)、判断(1分)、名词解释(3分,5题)、问答题(有10分,也有5 分的)
时间:12月29日下午13:30开始,地点另行通知

第一篇 中医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

  1. 书名及其作者:

    1. 《黄帝内经》非一人一时所著
    2. 《难经》相传是扁鹊
    3.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4. 《神农本草经》非一人一时所著
  2. 辨证论治、整体观下面的一些条目(标题什么的)及概念

    1. 辨证和论治的定义和关系

      • 辨证:将搜集的资料(比如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
      •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治疗原则方法
      • 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2. 整体观念

      •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五脏统一观、形神一体观
      •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3. 证、病的概念,证与病进行区分

    1. 证,即证候,是机体在病因作用下,机体与环境之间,以及机体内部各系统之间关系紊乱的综合表现
    2. 病,是疾病的简称。指有一定病因、发病形式、发病机制、预后转归的完整过程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五行会考得比较多)

1. 阴和阳的概念

  • 向日为阳,向日的种种现象与特征抽象出来,归属于阳。
  • 背日为阴,背日的种种现象与特征抽象出来,归属于阴。

2. 阴阳之间的关系。通过第一节的阴阳学说的框目跟条目(大标题和小标题)了解讲了什么。

  • 对立制约
  • 消长平衡
  • 互根互用
  • 相互转化

3. 五行:具体指哪五行;

4. 五行的相生相克(图1-2-1重点掌握)

相生相克的关系如下两图

相克
相生
使用数学工具来进行记忆
木,索引0
火,索引1
土,索引2
金,索引3
水,索引4

为上图的五行赋予索引,我们可以定义 i i i 为索引值

对于索引 i i i ,存在如下关系

  • 与索引 ( i + 2 ) m o d    5 (i + 2) \mod 5 (i+2)mod5 相克
  • 与索引 ( i + 1 ) m o d    5 (i +1) \mod 5 (i+1)mod5 相生

说明:要对5取模的原因是索引值被限制在区间 [ 0 , 4 ] [0, 4] [0,4]之内,不信你代入一下试试。

5. 五行的相乘相侮:什么叫相乘,什么叫相侮

  • 相乘:相克太过
  • 相侮:相克的反向,反克

6. 五行的制化的概念

  • 制:克制,制约
  • 化:化生,变化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相生相克同时存在,相互联系以维持协调平衡

7. 母子关系

其实就是相生的关系

  • 生我者,为我母
  • 我生者,为我子

第三章 藏象(考察重点)

1. 脏腑: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它们各自又包含了什么

五脏
六腑
  • 大肠
  • 小肠
  • 膀胱
  • 三焦
奇桓之府
  • 女子胞

2. 五脏的生理功能(记得重点背,重中之重)

  • ,主神明,主血脉,开窍于舌,其华在面。
  • ,主疏泄,开窍于目,能调节情志、助脾胃运化、调节生殖功能、促进血及津液的运行。
  • ,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 ,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在人体脏腑位置最高,故称为“华盖”。
  • ,主水,主生长(藏精),主纳气。

3. 神的概念(广义跟狭义)

  • 广义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 狭义神: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第四章 气血津液

1. 气的分类,还有各种气的概念

  1. 元气(真气):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元气根源于。能推动生长。
  2. 宗气:由肺吸入的自然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在胸中相合而成。能推动气血运行。
  3. 营气:行于脉中,由水谷精气的精华所生,具有营养作用。
  4. 卫气:运行于脉外之气,主要来自水谷精气。属阳,能抵御外邪,温熙脏腑。

2. 气、血、津液三种物质,每一种物质的概念、作用,相互之间的关系

  •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的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 气来自父母的先天精气、饮食物的水谷精气、自然界的清气
  • 有推动作用,温熙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 血是血液,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 血由营气津液组成
  • 有滋润和濡养身体、濡养神志的作用

第七章 病因

1. 外因中的六淫指的是哪六种邪气(六邪)

  • 湿

2. 六淫在致病方面的共同特点及各自的致病特点

共同特点
  • 外感性
  • 季节性
  • 地区性
  • 相兼性
  • 转化性
各自的致病特点
  • 风:具有开泄、善动、升发等特性。风为春季主气,百病之长,是阳邪。
  • 寒:具有寒冷、凝滞、收引等特性,寒为冬季主气,是阴邪。
  • 暑:暑性生散、暑多夹湿。暑为夏季主气,暑是阳邪。
  • 湿:具有水湿之重浊、黏滞、趋下等特性。湿为长夏主气。
  • 燥: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的特性。燥为秋季主气。
  • 火:火邪具有炎上、伤津耗气、生风动血等特性。火有正邪之分。火热是阳邪。

3. 淤血和痰饮的相关概念及致病特点

水湿痰饮
相关概念

水湿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

  • 水:质地清稀,多溢于体表肌肤,以头面、四肢或全身水肿为致病特点。
  • 湿:以重浊、黏滞、趋下为致病特点
  • 痰:质地较稠浊、可随气流行,致病范围广,症状变化多端,有有形与无形、广义与狭义之分。
  • 饮:质地较清稀,水液停留于人体局部者,随着停留的部位不同及症状不同,名称也不同。
形成

多由外感六淫、饮食所伤、七情所伤。

致病特点
  • 阻滞气机,阻碍气血
  • 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 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 易扰乱神明
  • 舌苔滑腻
淤血
形成
  • 气虚成淤
  • 气滞血瘀
  • 血寒致淤
  • 血热致淤
  • 邪阻成淤
致病特点
  • 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更甚
  • 肿块:外伤肌肤局部,见青紫肿胀
  • 出血:血色多呈暗紫色,伴有血块

第八章 发病与病机

1. 亡阴和亡阳的概念(P93)

亡阴

指机体精血津液等阴液突然大量亡失,阴气衰竭,导致全身属阴的功能严重衰竭,生命垂危的病理状态。

亡阳

指机体内阳气突然亡失,导致全身属阳的功能严重衰竭,生命垂危的病理状态。

第十一章 预防康复及治则

1. 三因制宜的概念(P157)

  • 因时制宜
  • 因地制宜
  • 因人制宜

2. 正治跟反治的概念(正治跟逆治、反治跟从治是相同意思,正治跟反治是一对的,逆治跟从治是一对的)P155

正治

正治指使用与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药物治疗疾病的治疗原则,如热证用寒药,故又称为“逆治”

反治

反治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治疗疾病的治疗法则。如假热用热药,因为顺从疾病的假象用药,又称为“从治”

第二篇 中药学

1. 重点掌握前面的总论部分(第一到第五章)

内容较多,碍于篇幅,略。

第三篇 方剂学

桂枝汤(群方之祖)

组成

桂枝(去皮)三两(9g)、芍药三两(9g)、甘草(灸)二两(6g)、生姜(切)三两(9g),大枣十二枚

  • 君:桂枝
  • 臣:白芍
  • 佐:生姜
  • 佐使:灸甘草

功效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

外感风寒表虚证。

麻黄汤

组成

麻黄(去节)三两(9g)、桂枝(去皮)二两(6g)、甘草(灸)一两(3g),杏仁(去皮尖)七十个(9g)

功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