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桥杯突击——指针(一)

蓝桥杯突击——指针(一)

一、内存和地址

1.内存管理与地址概念

内存如同有众多房间的宿舍楼,为实现高效管理,被划分成一个个大小为 1 字节的内存单元,每个单元能存储 8 个比特位。就像给宿舍楼房间编号一样,每个内存单元都有一个编号,这个编号在计算机中被称为地址,在 C 语言里也叫做指针。CPU 在处理数据时,从内存中读取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放回内存,通过地址来快速定位所需的内存空间,就如同朋友依据房间号能快速找到对应的房间。

2.计算机编址原理

计算机的编址是通过硬件设计完成的。以 32 位机器为例,它有 32 根地址总线,每根地址线可以表示 0 和 1 两种状态(电脉冲有无)。根据组合原理,1 根线能表示 2 种含义,2 根线能表示2的2次方=4种含义,依此类推,32 根地址线就能表示2的32次方种含义,每种含义都对应一个唯一的地址。当 CPU 需要访问内存中的数据时,会将地址信息通过地址总线下达给内存,内存根据接收到的地址找到对应的数据,再通过数据总线将数据传入 CPU 内的寄存器。

二、指针变量和地址

1.取地址操作符(&)

在 C 语言中,创建变量意味着向内存申请空间。例如,执行int a = 10;语句时,系统会为变量a在内存中分配 4 个字节的空间来存放整数 10。若要获取变量a的地址,可以使用取地址操作符 “&”,即&a。&a取出的是a所占 4 个字节中地址较小的字节的地址。

2.指针变量和解引用操作符(*)

指针变量:指针变量是一种特殊的变量,专门用于存放地址。例如,int *pa = &a;这条语句,定义了一个指针变量pa,并将变量a的地址存储在pa中。在这个过程中,pa的数据类型是int *,表示它是一个指向整型数据的指针。存放在指针变量中的值,都会被程序理解为地址。
指针变量的大小:指针变量的大小取决于地址的大小。在 32 位平台下,地址由 32 个 bit 位组成,需要 4 个字节才能存储,所以指针变量的大小是 4 个字节;在 64 位平台下,地址由 64 个二进制位组成,存储地址需要 8 个字节的空间,因此指针变量的大小是 8 个字节。并且,指针变量的大小与指针的具体类型无关,只要是指针类型的变量,在相同的平台下,其大小都是相同的。

三、指针变量类型的意义

1.指针的解引用

指针的类型决定了对指针解引用时的权限,即一次能操作几个字节的数据。对比以下两段代码:
代码1: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n = 0x11223344;
    int *pi = &n; 
    *pi = 0;
    return 0;
}

代码2: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n = 0x11223344;
    char *pc = (char *)&n;
    *pc = 0;
    return 0;
}

调试时可以发现,代码 1 会将n的 4 个字节全部改为 0,因为int *类型的指针解引用时可以访问 4 个字节;而代码 2 只是将n的第一个字节改为 0,这是由于char *类型的指针解引用时只能访问 1 个字节。

2. 指针 + - 整数

指针类型还决定了指针向前或向后移动一步的距离。通过以下代码进行观察: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n = 10;
    char *pc = (char*)&n;
    int *pi = &n;
    printf("%p\n", &n);
    printf("%p\n", pc);
    printf("%p\n", pc + 1);
    printf("%p\n", pi);
    printf("%p\n", pi + 1);
    return 0;
}

运行结果显示,char *类型的指针变量pc + 1跳过了 1 个字节,而int *类型的指针变量pi + 1跳过了 4 个字节。这表明指针 + 1 实际上是跳过 1 个指针指向的元素,指针也可以进行 -1 操作,移动的距离同样由指针类型决定。

四、const 修饰指针

1.const 修饰变量

在 C 语言中,变量默认是可以被修改的。但有时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对变量进行限制,使其不能被随意修改,这就用到了const关键字。例如,const int n = 0;定义了一个被const修饰的整型变量n,在后续的代码中,如果尝试对n进行修改,如n = 20;,编译器会报错,因为这违反了const的限制。不过,通过使用变量的地址,仍然可以绕过语法规则对其进行修改,但这种做法不推荐,因为它破坏了const的保护机制。例如: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const int n = 0;
    printf("n = %d\n", n);
    int* p = &n;
    *p = 20;
    printf("n = %d\n", n);
    return 0;
}

在这段代码中,虽然通过指针p修改了n的值,但这种行为不符合const的设计初衷,可能会导致程序出现难以调试的问题。

2. const 修饰指针变量

const修饰指针变量时,放置的位置不同,其含义也有所区别,可以放在 “*” 的左边或右边。
const置于左边
:如int const *p;或者const int p;,const修饰的是指针指向的内容,这意味着不能通过指针去改变指向的内容,不过指针变量自身的值(即存储的地址)是能够改变的。
const置于右边
:例如int * const p;,此时const修饰的是指针变量本身,也就是指针变量的内容(存储的地址)不能被修改,但可以通过指针改变其指向的内容。
*左右两边都有const:以int const * const p;为例,这种情形下,指针指向的内容以及指针变量本身都不能被修改。
总之,const修饰指针变量时,不同的位置决定了是限制指针指向的内容,还是限制指针变量本身,亦或是两者都限制。

五、指针运算

1.指针 + - 整数

指针与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在数组访问中具有重要应用。由于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存放的,只要知道数组第一个元素的地址,就可以通过指针 + 整数的方式访问后续的元素。例如: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0] = {1,2,3,4,5,6,7,8,9,10};
    int *p = &arr[0];
    int i = 0;
    int sz = sizeof(arr)/sizeof(arr[0]);
    for(i = 0; i < sz; i++) {
        printf("%d ", *(p + i));
    }
    return 0;
}

在这段代码中,p指向数组arr的首元素,通过p + i依次访问数组中的每个元素,并通过解引用操作符*输出元素的值。

2. 指针 - 指针

指针 - 指针运算可以用于计算两个指针之间元素的个数。以计算字符串长度的函数为例:

#include <stdio.h>
int my_strlen(char *s) {
    char *p = s;
    while(*p != '\0') {
        p++;
    }
    return p - s;
}
int main() {
    printf("%d\n", my_strlen("abc"));
    return 0;
}

在my_strlen函数中,p从字符串的起始地址开始,不断向后移动,直到遇到字符串结束标志’\0’。通过p - s计算出指针p和s之间的距离,也就是字符串中字符的个数(不包括’\0’)

3. 指针的关系运算

指针之间可以进行大小比较,常用于遍历数组时判断是否到达数组末尾。例如: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0] = {1,2,3,4,5,6,7,8,9,10};
    int *p = &arr[0];
    int i = 0;
    int sz = sizeof(arr)/sizeof(arr[0]);
    while(p < arr + sz) {
        printf("%d ", *p);
        p++;
    }
    return 0;
}

在这段代码中,通过p < arr + sz判断指针p是否未超出数组的范围。只要p小于arr + sz(即数组最后一个元素的下一个地址),就继续输出当前指针指向的元素,并将指针p向后移动一位。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