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的结构化部署

本文详细介绍了OSPF的区域划分结构,包括区域特点、区域间的路由交换、ABR的角色和功能,以及华为OSPF多区域配置的步骤。还探讨了解决网络不规则区域划分导致的问题,如使用隧道、Vlink和多进程双向重发布的方法,以及如何避免环路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OSPF区域化结构 

  • OSPF为了适应大中型网络环境,进行了结构化部署------区域划分
  • 区域划分的特点
    • 区域内部传递拓扑信息,区域间传递路由信息。
    • 区域划分是基于路由器接口的。
    • 区域编号----32bit
      • 区域0-----骨干区域
      • 非骨干区域----非0区域

区域划分目的:为了减少OSPF域中LSA的数量

  • 区域划分规则
    • 所有的非骨干区域都必须和骨干区域直接相连----星型拓扑
    • 骨干区域唯一
  • 不规则区域
    • 远离骨干区域的非骨干

    • 不连续的骨干区域

  • 区域边界路由器----ABR
    • 同时属于多个区域,且至少有一个接口属于骨干区域。
    • 在骨干区域中至少存在一个活跃的邻居。

ABR是连接两个或多个区域的路由器。它具有两个或多个区域的接口,并负责在这些区域之间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和转发

ABR设备规则:

  1. 至少连接两个区域
  2. 连接的区域中至少有一个是区域0
  3. 在区域0中至少存在一个活跃的邻居

ABR最基本功能:传递区域间路由信息

ABR有以下主要功能:

  • 区域间路由信息交换:ABR负责与相邻区域的ABR交换路由信息,以确保不同区域之间的路由信息得到传递。
  • 路由聚合:ABR将来自不同区域的路由信息进行聚合,以减少整个域内的路由信息数量。这样可以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
  • 路由策略的应用:ABR可以根据需要对路由信息进行策略调整和过滤,以控制不同区域之间的路由信息传递范围。
  • 区域边界的维护:ABR负责维护区域边界的连通性,以确保不同区域之间的通信能够正常进行

如果一台路由器的多个接口分别接入到了多个不同的区域,则该设备会为每一个区域单独维护一套LSDB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