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SPF区域化结构
- OSPF为了适应大中型网络环境,进行了结构化部署------区域划分
- 区域划分的特点
- 区域内部传递拓扑信息,区域间传递路由信息。
- 区域划分是基于路由器接口的。
- 区域编号----32bit
- 区域0-----骨干区域
- 非骨干区域----非0区域
区域划分目的:为了减少OSPF域中LSA的数量
- 区域划分规则
- 所有的非骨干区域都必须和骨干区域直接相连----星型拓扑
- 骨干区域唯一
- 不规则区域
-
远离骨干区域的非骨干
-
不连续的骨干区域
-
- 区域边界路由器----ABR
- 同时属于多个区域,且至少有一个接口属于骨干区域。
- 在骨干区域中至少存在一个活跃的邻居。
ABR是连接两个或多个区域的路由器。它具有两个或多个区域的接口,并负责在这些区域之间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和转发。
ABR设备规则:
- 至少连接两个区域
- 连接的区域中至少有一个是区域0
- 在区域0中至少存在一个活跃的邻居
ABR最基本功能:传递区域间路由信息
ABR有以下主要功能:
- 区域间路由信息交换:ABR负责与相邻区域的ABR交换路由信息,以确保不同区域之间的路由信息得到传递。
- 路由聚合:ABR将来自不同区域的路由信息进行聚合,以减少整个域内的路由信息数量。这样可以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
- 路由策略的应用:ABR可以根据需要对路由信息进行策略调整和过滤,以控制不同区域之间的路由信息传递范围。
- 区域边界的维护:ABR负责维护区域边界的连通性,以确保不同区域之间的通信能够正常进行
如果一台路由器的多个接口分别接入到了多个不同的区域,则该设备会为每一个区域单独维护一套LS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