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网络背景
1.1局域网和广域网
起初,计算机以单机模式被广泛使用(这种方式也叫独立模式)。但是单机模式有很大的缺陷,就是数据无法共享。
假设现在有三台主机,分别存储一部分客户的数据。现在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做处理,那么我们只能等一台计算机处理完之后将数据传递给下一个计算机,而下一个计算机在没有收到数据之前,一直处于等待状态。这样效率十分低下,于是提出了网络的概念。
有人将这几台计算机连接到一起,将数据放到服务器中集中管理,每台计算机也就可以共享这些数据了。
局域网LAN: 计算机数量更多了, 通过交换机和路由器连接在一起;
上面那种网络模型被称作为局域网,局域网多了之后,就需要将局域网也连接起来,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主机之间通信,于是有了交换机和路由器,交换机的作用是在局域网内将数据从一台主机转发到另一台主机上;路由器的作用是将两个局域网连接起来。
广域网WAN: 将远隔千里的计算机都连在一起;
就这样,局域网也越来越多,后来就形成了广域网。
广域网之间也是由路由器连接起来的。(广域网和局域网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1.2协议
协议本质上就是一种约定,例如摩斯密码,他就是通过一些列的点和划组成的,不同的点数和划数代表着不同的意思,如果你遵守了摩斯密码的协议,那么你就能将摩斯密码翻译出来。
计算机之间的传输媒介是光信号和电信号. 通过 "频率" 和 "强弱" 来表示 0 和 1 这样的信息. 要想传递各种不同的信息, 就需要约定好双方的数据格式。
而最开始的网络时代,计算机生产厂商有很多;计算机操作系统, 也有很多;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 还是有很多;如何让这些不同厂商之间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顺畅的通信? 就需要有人站出来, 约定一个共同的标准,大家都来遵守, 这就是网络协议;所以最终就是比拼哪家公司指定的协议更好,更出色。
这是有人可能会问了,别人制定了好的协议我就必须要遵守吗?是的,如果你设计出了一款操作系统,即使非常好用,但是没有遵守网络协议,你就传播不到网上,也就不会有人知道你的操作系统有多好用。
协议指定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网络能更好的发展。在网络传输中我们需要考虑一些问题,1.数据丢包了怎么办。2.如何找到目标主机的位置。3.如果保证数据在这么多个设备中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