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特有语法
OC除了拥有C语言的所有语法之外,还有一些自己的特有语法,这些语法的设计对我们编程来说更加的便利,下面介绍下OC特有的一些语法。
一、点语法
1. 我们前面学过了set方法和get方法,我们也可以利用点语法替换set方法和get方法
方法调用
Student *stu = [Student new];
[stu setAge:100];
int age = [stu age];
点语法
stu.age = 100;
int age = stu.age;
2. 点语法的本质
其实点语法的本质还是方法调用
当使用点语法时,编译器会自动展开成相应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这是编译器的新特性
3. 死循环注意
- (void) setAge:(int)age {
// 下面的代码会引发死循环
self.age = age;
}
- (int) age {
// 下面的代码会引发死循环
return self.age;
}
因此我们在使用点语法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出现上述的情况。
二、成员变量的作用域
前面我们学过了很多变量,像局部变量、全局变量都有自己的作用域,成员变量也不例外,它也有自己的作用域
类型
@private:只能在当前类的对象方法中直接访问
@protected:可以在当前类以及子类的对象方法中直接访问
@public:任何地方都可以直接访问
默认情况下成员变量的类型是@proctected
三、@property和@synthesize
1. @property
用在@inteface中
用来自动生成setter和getter的声明
用@property int age;就可以代替下面的两行
- (int)age; // getter
- (void)setAge:(int)age; // setter
示例如下
2. @synthesize
用在@implementation中
用来自动生成setter和getter的实现
用@synthesize age = _age;就可以代替
- (int)age{
return _age;
}
- (void)setAge:(int)age{
_age = age;
}
示例
3. @synthesize的细节
1.@synthesize age = _age;
1>setter和getter实现中会访问成员变量_age
2>如果成员变量_age不存在,就会自动生成一个@private的成员变量_age
2、手动实现
1>若手动实现了setter方法,编译器就只会自动生成getter方法
2>若手动实现了getter方法,编译器就只会自动生成setter方法
3>若同时手动实现了setter和getter方法,编译器就不会自动生成不存在的成员变量
4. @property新特性
1>自从Xcode 4.x后,@property就独揽了@synthesize的功能。也就是说,@property可以同时生成setter和getter的声明和实现,因此我们只需要@property就可以实现方法的声明与实现。
四、id
1.简介
1>万能指针,能指向任何OC对象,相当于NSObject *
2>id类型的定义
id在文件中的定义如下所示
typedef struct objc_object {
Class isa;
} *id;
1. 使用
注意:id后面不要加上*, 如下所示
id p = [Person new];
五、构造方法
1. 对象创建原理
以前我们创建一个对象是这样创建的
Person *p = [Person new];
实际上。当我们写完这句代码时,它执行的是两个操作,即可以将new拆成两步来执行
1>分配内存(+alloc)
2>初始化(-init)
Person *p1 = [Person alloc];
Person *p1 = [p1 init];
合成一句后:
Person *p = [[Person alloc] init];
在我们以后创建对象时通常是上面这种写法,要习惯这种写法。
2. init方法的重写
1>想在对象创建完毕后,成员变量马上就有一些默认的值
2>init方法的重写过程
上面说过init方法是用来初始化的,我们可以对init进行重写,来达到我们要求的一些默认值,即一初始化就具有一定的数据,它能实现的原因是:当我们调用init方法时,编译器会优先去代码中找,如果代码中没有init方法,它就会去父类中寻找,这就为我们重写init方法创造了条件。后面还会江其它的一些方法重写,如dealloc,原理与init一样。其格式如下
- (id)init
{
if (self = [super init])
{
代码...
}
return self;
}
3. 自定义构造方法
1>构造方法的一些规范
(1)返回值是id类型
(2)方法名都以init开头
- (id)initWithAge:(int)age {
if (self = [super init]) {
_age = age;
}
return self;
}
2>传递多个参数进行初始化
- (id) initWithAge:(int)age andNo:(int)no;
六、.h和.m文件的抽取
1.每个类分布在不同文件中
2.类的声明放在.h文件,类的实现放在.m文件
3.若想使用某个类,就包含某个类的.h声明文件
七、分类-Category
一、基本用途
1.如何在不改变原来类模型的前提下,给类扩充一些方法?有2种方式
1>继承
2>分类(Category)
2.分类的格式
1>分类的声明
@interface 类名 (分类名称)
方法声明
@end
2>分类的实现
@implementation 类名 (分类名称)
方法实现
@end
3.注意
1>category可以访问原始类的实例变量,但不能添加变量,只能添加方法。如果想添加变量,可以考虑通过继承创建子类
2>category可以实现原始类的方法,但不推荐这么做,因为它是直接替换掉原来的方法,这么做的后果是再也不能访问原来的方法
3>多个category中如果实现了相同的方法,只有最后一个参与编译的才会有效
八、类的本质
1.类也是个对象
1>其实类也是一个对象,是Class类型的对象,简称“类对象”
2>Class类型的定义
typedef struct objc_class *Class;
3>类名就代表着类对象,每个类只有一个类对象
2.+load和+initialize
1>+load
(1)在程序启动的时候会加载所有的类和分类,并调用所有类和分类的+load方法
(2)先加载父类,再加载子类;也就是先调用父类的+load,再调用子类的+load
(3)先加载元原始类,再加载分类
(4)不管程序运行过程有没有用到这个类,都会调用+load加载
2>+initialize
(1)在第一次使用某个类时(比如创建对象等),就会调用一次+initialize方法
(2)一个类只会调用一次+initialize方法,先调用父类的,再调用子类的
3.获取类对象的2种方式
Class c = [Person class]; // 类方法
或者
Person *p = [Person new];
Class c2 = [p class]; // 对象方法
4.类对象调用类方法
Class c = [Person class];
Person *p2 = [c new];
九、Description方法
1.-description方法
使用NSLog和%@输出某个对象时,会调用对象的-description方法,并拿到返回值进行输出
2.+ description方法
使用NSLog和%@输出某个类对象时,会调用类对象+description方法,并拿到返回值进行输出
3.修改NSLog的默认输出
1>重写-description或者+description方法即可
4.死循环陷阱
1>如果在-description方法中使用NSLog打印self
十、SEL
1. 方法的存储位置
(1)每个类的方法列表都存储在类对象中
(2)每个方法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SEL类型的对象
(3)根据一个SEL对象就可以找到方法的地址,进而调用方法
(4)SEL类型的定义
typedef struct objc_selector *SEL;
2. SEL对象的创建
SEL s = @selector(test);
SEL s2 = NSSelectorFromString(@"test");
3. SEL对象的其他用法
// 将SEL对象转为NSString对象
NSString *str = NSStringFromSelector(@selector(test));
Person *p = [Person new];
// 调用对象p的test方法
[p performSelector:@selector(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