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下这段代码有什么错误?为什么点不是蓝色的?
ggplot(data = mpg)+
geom_point(
mapping=aes(x=displ,y=hwy,color="blue")
)
错误在于,写在aes()函数中的实际参数,必须是数据集里真实存在的变量,而“blue”并非数据集中真实存在的变量;
当实际参数为“blue”的时候,系统在数据集中找不到“blue”这一变量,因此就按系统默认的指定颜色绘成了橘黄色。
二、mpg中的哪些变量是分类变量?哪些变量是连续变量?(提示:输入?mpg来阅读这个数据集的文档。)当调用mpg时,如何才能看到这些信息?
直接在控制台或脚本中运行:mpg,即可看到详细信息。
三、将一个连续变量映射为color、size和shape。对分类变量和连续变量来说,这些图形属性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对分类变量来说,图形属性表现为图形的大小、形状颜色等;
而对连续变量来说,图形属性表现为在数轴上的分布。
四、如果将同一个变量映射为多个图形属性,会发生什么情况?
五、stroke这个图形属性的作用是什么?它适用于哪些形状?(提示:使用?geom_point命令)
stroke这个图形属性的作用是:定义点或线的轮廓(边框)的宽度;
适用于填充图形;
如果不是填充图形直接改变图形的大小。
六、如果将图形属性映射为非变量名对象,比如aes(color=displ<5),会发生什么情况?
会按照是否符合非变量名的条件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