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较简单的一种排序算法。
它重复地走访需要进行排序的元素,依次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如果元素的顺序(如从大到小、首字母从A到Z)错误就把元素的位置互换。
走访元素是重复进行的,直到没有任何相邻位置上的元素需要交换位置,排序完成。
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大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升序或降序排列),就如同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的气泡最终会上浮到顶端一样,故名“冒泡排序”。
2.排序思路
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比较小的数放在前面,比较大的数放在后面。
(1)第一次比较:首先比较第一和第二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将大数放在后面。
(2)比较第2和第3个数,将小数 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
…
(3)如此继续,知道比较到最后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重复步骤,直至全部排序完成
(4)在上面一趟比较完成后,最后一个数一定是数组中最大的一个数,所以在比较第二趟的时候,最后一个数是不参加比较的。
(5)在第二趟比较完成后,倒数第二个数也一定是数组中倒数第二大数,所以在第三趟的比较中,最后两个数是不参与比较的。
(6)依次类推,每一次比较次数依次减少依次
3.冒泡排序实例
package partOne;
import java.util.Arrays;
//本类用于实现冒泡排序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1.创建一个无序的数组
int[] a = {17,96,73,25,21};
//2.调用排序的方法进行排序
method(a);
}
private static void method(int[] a) {
// 需要使用嵌套for循环
// 从1开始,从a.length-1结束
for(int i=1; i<=a.length-1; i++) {//控制的是轮数,加入有n个数,最多比较n-1轮
System.out.println("第"+i+"轮");
//内层循环控制的是在这一轮中比较的次数;j代表的是数组的下标,我们要通过下标操作数组中的元素相邻比较
for(int j=0; j<a.length-i; j++) {//最大下标不是固定的,随着i的变化而变化,上一轮确定的最大值,不需要参与本轮的比较,所以i轮确定i个,要-i;
//3.相邻比较,位置不对就互换
if(a[j]>a[j+1]) {//如果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就交换俩个位置上的元素
int c;
c = a[j]; //将a[j]的值赋值给c
a[j]= a[j+1]; //将a[j+1]的值赋值给a[j]
a[j+1]=c; //将c的值赋值给a[j+1]
}
//System.out.println("排序完成后的数组为:"+Arrays.toString(a)); 此处可以查看在每一轮结束后的效果
}
}
System.out.println("排序完成后的数组为:"+ Arrays.toString(a));
}
}
4.信号灯思想
冒泡排序的核心就在于执行轮次的优化。
因为前面几轮排序产生的最大值不需要参与后几轮的比较,执行过几轮就会产生几个值不需要参与比较 , i 轮产生 i 个值,所以需要 - i
for(int j=0; j<a.length-i; j++) {//最大下标不是固定的,随着i的变化而变化,上一轮确定的最大值,不需要参与本轮的比较,所以i轮确定i个,要-i;
实际排序过程中,有时不一定全部执行完循环排序才成功;
排序过程中,只要数据还有交换的变化,那么数据就还在继续执行排序中;
反之,只要数据没有交换的变化,那么表示数据已经排序完成,不需要继续执行后续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