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46、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中的功耗与测试时间优化策略
本文探讨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测试中的功耗与测试时间优化策略。重点分析了加权随机模式(WRP)和转换密度模式(TDP)在降低测试功耗和提升故障覆盖率方面的应用效果,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测试模式生成器(TPG)来生成高效的测试向量。同时,结合动态自适应扫描时钟技术,实现了在不牺牲故障覆盖率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测试功耗并减少测试时间。通过ISCAS89基准电路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为VLSI测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原创 2025-08-29 09:26:32 · 46 阅读 · 0 评论 -
45、可逆电路:近期成果与未来挑战
可逆电路是一种新兴的计算范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量子计算和低功耗设计领域。本文介绍了可逆电路的基本概念、核心组成(如Toffoli门),以及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包括量子计算、编码解码、绝热电路和程序反转等。同时,文章回顾了可逆电路设计的发展历程,从早期基于排列和真值表的合成方法,到近期基于二进制决策图和硬件描述语言的自动化设计技术。尽管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电路线过多、成本度量不完善、顺序行为支持不足、验证与测试困难等挑战。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优化电路规模、完善设计流程以及构建集成化的可逆电路设计原创 2025-08-28 12:27:42 · 26 阅读 · 0 评论 -
43、电子电路设计技术的多维度创新与优化
本文探讨了电子电路设计领域的多项创新技术,包括电压降分析与布局优化、基于可逆逻辑的高效吠陀乘法器设计、基于新型直通逻辑的组合及时序电路设计、基于DSP块的高效FPGA实现蒙哥马利乘法器,以及基于非对称栅极到源/漏重叠器件的独立栅极SRAM设计。通过实验结果分析,这些技术在降低功耗、提升性能和增强稳定性方面均表现出色,适用于物联网、人工智能和5G通信等前沿领域。文章还提供了技术选择原则和实施建议,为电子电路设计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原创 2025-08-26 14:35:07 · 37 阅读 · 0 评论 -
42、电子电路设计前沿技术:高效复用器、布局优化与符号估计算法
本文探讨了电子电路设计领域的多项前沿技术,包括基于量子点细胞自动机(QCA)的高效复用器设计,数据路径电路的集成布局优化流程,适用于LTE标准的低复杂度符号估计算法,以及针对大尺寸SoC的电压降感知布局方法。此外,还研究了多手指栅极结构中虚拟多晶硅对工艺诱导机械应力的影响,以及其对电路性能和布局相关效应可变性的优化作用。这些技术为提升电路性能、降低功耗和设计复杂度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并为未来集成电路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原创 2025-08-25 15:10:33 · 22 阅读 · 0 评论 -
41、由于提供的内容仅“以下”二字,没有具体信息,无法按照要求生成博客,请提供更详细的英文内容。
This blog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of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without sufficient source material,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detailed input for effective blog writing.原创 2025-08-24 11:21:07 · 31 阅读 · 0 评论 -
40、高效VLSI布局分区与测试数据压缩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两种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设计与测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技术:高效VLSI布局分区算法和基于二进制算术运算的NoC测试数据压缩方案。VLSI布局分区算法采用启发式方法,具有较低的时间复杂度和优秀的运行效率,在MCNC和GSRC基准电路上表现出色;而NoC测试数据压缩方案通过水平压缩方法和差值计算,实现了高达93.56%的压缩比,显著降低了测试数据量和测试成本。文章还分析了两种技术的优势、改进方向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为未来VLSI设计与测试提供了重要参考。原创 2025-08-23 16:50:52 · 62 阅读 · 0 评论 -
39、用于 VLSI 布局的更快层次化平衡二分器:使用单调阶梯切割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VLSI布局规划的更快层次化平衡二分算法,通过基于广度优先遍历的单调阶梯切割方法,有效解决面积平衡和数量平衡的多目标优化问题。算法引入权衡参数γ,在最大化平衡比δ和最小化网切割数量kc之间取得了良好平衡。实验表明,该方法在MCNC/GSRC基准测试中表现出高效性,运行时间低于1秒,且保证了高质量的解决方案。原创 2025-08-22 12:55:17 · 28 阅读 · 0 评论 -
37、基于FPGA的Sobel边缘检测与耳蜗植入语音处理器设计
本文探讨了基于FPGA的Sobel边缘检测算法和耳蜗植入语音处理器的设计与实现。Sobel边缘检测算法通过优化架构和公式,显著提升了性能和处理速度,同时降低了资源占用,适用于实时图像处理场景。耳蜗植入语音处理器基于DFT核心,通过参数优化和硬件实现,有效提高了语音识别的准确性和抗干扰能力,为深度耳聋患者提供更好的语音识别解决方案。两种设计在各自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08-20 09:33:43 · 27 阅读 · 0 评论 -
36、由于您提供的“以下”没有具体内容,请您补充完整书中第37章的英文内容,以便我按照要求为您生成博客。
该博客需要根据书中第37章的英文内容进行创作,目前缺少相关内容,无法完成下半部分的创作。原创 2025-08-19 14:55:19 · 22 阅读 · 0 评论 -
35、低功耗可逆解码器与顺序电路的紧凑设计及碳纳米管互连延迟不确定性分析
本文探讨了低功耗可逆电路设计与碳纳米管互连技术的研究进展。在可逆电路部分,提出了高效的可逆解码器、触发器和顺序电路设计方案,并在门数量、垃圾输出和量子成本方面进行了优化。在碳纳米管互连部分,分析了其在延迟不确定性方面的优势,并比较了不同形式的碳纳米管互连与传统铜基互连的性能差异。研究表明,这些技术在未来的高性能和低功耗电子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08-18 13:45:18 · 28 阅读 · 0 评论 -
34、四元量子逻辑电路的综合方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四元量子逻辑电路的综合方法,通过引入新的四元投影操作(Li、Ji 和 Pi)、广义四元门(GQG)、受控循环移位门(C2CS)和模 4 加法门,实现了对四元逻辑函数的有效合成。该方法基于 GF(4) 代数结构,并制定了新的简化规则以减少电路中的门数量和层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四元半加法器和全加法器的实现中显著降低了量子成本,尽管辅助量子四元位数量较多,但仍为四元量子电路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重要思路。原创 2025-08-17 13:05:36 · 20 阅读 · 0 评论 -
33、由于您未提供第34章的具体英文内容,我无法为您完成博客创作。请您提供相关英文内容,我会按照要求进行输出。
由于未提供第34章的具体英文内容,无法完成博客创作。需要相关英文内容以生成符合要求的博客文章,包括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原创 2025-08-16 16:02:43 · 39 阅读 · 0 评论 -
32、高速PRBS生成器与VLSI乘法器架构解析
本博客深入解析了高速PRBS生成器与VLSI乘法器架构的设计与应用。重点介绍了4 × 20 Gb/s 29 - 1 PRBS生成器在高速DAC测试中的高效性与低功耗优势,并详细探讨了用于GF(2m)的位并行systolic乘法器,特别是基于对偶基架构的三项式乘法器的硬件效率和时间-空间复杂度优化。此外,还比较了不同架构的适用场景,并展望了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为高速通信、密码学及数字信号处理领域提供技术参考。原创 2025-08-15 10:44:03 · 32 阅读 · 0 评论 -
31、高速统一椭圆曲线密码系统及相关PRBS发生器研究
本文探讨了两个关键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一是基于二元Huff曲线(BHC)的高速统一椭圆曲线密码系统,该系统通过统一的加法法则提高了对侧信道攻击的抵抗力,并通过优化架构设计实现了高效的标量乘法计算;二是4 × 20 Gb/s 2⁹ - 1 PRBS发生器,用于高速数模转换器(DAC)测试,其创新的架构和电路设计显著降低了功耗和抖动。BHC密码系统在FPGA上实现了统一且快速的ECC处理器,而PRBS发生器则通过多通道复用技术生成高效的测试数据序列,为高速通信链路测试提供了有效支持。原创 2025-08-14 13:06:53 · 37 阅读 · 0 评论 -
30、由于您提供的内容仅为“以下”,没有具体的英文内容,所以我无法按照要求完成博客创作。请您提供第31章节的英文具体内容,以便我为您输出符合要求的博客。
该博文讨论了由于缺少第31章节的具体英文内容而无法完成符合要求的博客创作的问题。强调了提供完整原文对于生成高质量博客的重要性,并请求提供缺失的信息以便继续创作。原创 2025-08-13 15:25:23 · 19 阅读 · 0 评论 -
29、辐射效应下的锁存器设计与碳纳米管CAM架构研究
本文研究了辐射效应下的单粒子翻转(SEU)耐受鲁棒锁存器设计以及基于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CNTFET)的内容可寻址存储器(CAM)架构。SEU耐受锁存器通过晶体管尺寸优化和电路结构改进,在抗辐射能力、延迟和功耗之间取得平衡;而CNTFET-CAM架构则利用碳纳米管的独特电学特性,在纳米尺度下实现了高速、低功耗的数据搜索功能。两种技术分别在航天电子系统和高速数据处理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并为未来集成电路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原创 2025-08-12 11:52:03 · 26 阅读 · 0 评论 -
28、数字电路容错与抗辐射设计研究
本文探讨了数字电路中的容错与抗辐射设计,重点分析了条件求和加法器(CSA)的容错机制以及两种新型SEU容错鲁棒锁存器(RHL-A和RHL-B)的设计。CSA通过模块化和可重构的方法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测试效率,适用于安全关键系统和大规模数字系统;而RHL-A和RHL-B则在面积效率和鲁棒性方面表现出色,适用于空间应用和高可靠性电子设备。文章还对两种设计的优势、局限及应用场景进行了深入对比分析,为未来数字电路的设计提供了优化方向和研究展望。原创 2025-08-11 14:38:28 · 29 阅读 · 0 评论 -
27、同时减少测试数据量的改进方案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集成电路测试数据压缩方案,结合了改进的交替可变游程长度(AVR)编码和加权转换重新排序(WTR)算法,旨在同时减少测试数据量和降低测试功耗。通过改进AVR编码,优化连续游程的编码方式,提高了压缩效率;同时采用WTR-CBF-DV机制进行测试向量重新排序和无关位填充,有效降低了测试过程中的功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ISCAS’89基准电路上表现出色,压缩比优于现有方案,同时显著降低了平均功率和峰值功率。原创 2025-08-10 15:16:54 · 36 阅读 · 0 评论 -
26、恶意硬件逻辑对电路可靠性的影响及测试数据压缩方案
本文研究了恶意硬件逻辑(MHL)对集成电路可靠性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类型的MHL(包括组合木马和顺序木马)如何降低电路的平均故障时间(MTTF)。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替可变游程长度(AVR)码的测试数据压缩方案,结合加权转换重排序和映射策略,有效提高了压缩比并降低了测试功耗。文章还探讨了未来MHL检测与防御、测试数据压缩优化的发展方向,为保障电子系统的安全与可靠性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方法。原创 2025-08-09 15:40:53 · 42 阅读 · 0 评论 -
23、高速、低抖动和快速捕获的CMOS鉴相鉴频器及ILP在组合电路输入向量控制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两项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一是高速、低抖动和快速捕获的CMOS鉴相鉴频器(PFD),通过改进设计消除了传统PFD中存在的漏脉冲和相位模糊问题,显著提升了性能。仿真结果显示其在抖动、相位噪声和输出噪声方面表现优异,适用于电荷泵锁相环(CP-PLL)应用。二是基于二进制整数线性规划(BILP)的组合电路输入向量控制方法,用于高效生成能够实现最坏情况动态功耗的输入向量。实验表明该方法在ISCAS-85基准电路上取得了接近100%的切换比例,为组合电路的功率估计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这原创 2025-08-06 13:12:41 · 25 阅读 · 0 评论 -
22、工作负载驱动的电源域分区研究
本文探讨了工作负载驱动的电源域分区问题,重点研究了在大规模低功耗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中如何合理划分电源域以优化功耗。文章首先证明了该问题属于NP完全问题,并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种基于多项式时间的贪心算法,另一种基于全局搜索能力的遗传算法。通过实验比较发现,贪心算法在大多数场景下能快速找到接近最优的分区方案,而遗传算法虽然运行时间较长,但能在一次性设计中寻找更优解。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在不同场景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08-05 10:23:01 · 30 阅读 · 0 评论 -
21、超低功耗亚阈值 SRAM 单元设计:提升读取静态噪声容限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超低功耗应用的9T SRAM单元设计,旨在解决亚阈值/近阈值电压下传统6T和8T SRAM单元的读取静态噪声容限(RSNM)下降问题。通过改进单元结构,该设计在200-500mV的电源电压范围内表现出更高的读取稳定性,并在不同工艺角下展现出对工艺-电压-温度(PVT)波动的更强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与参考单元相比,提出的9T单元在FF工艺角下RSNM可达其两倍,并在读取延迟和功耗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此外,文章还探讨了该单元在不同应用场景(如低功耗和高性能需求)下的适用性,为电池供电的便携式原创 2025-08-04 12:07:35 · 40 阅读 · 0 评论 -
20、电子工程多领域研究成果综述
本文综述了电子工程领域的多项研究成果,涵盖基础元件、系统设计与优化、测试与验证以及特殊领域的研究。具体包括MEMS谐振器、模拟乘法器、电压调节器等基础元件的设计与优化,有限状态机、交织器、总线编码器等系统设计与优化方案,以及针对VLSI测试功耗降低、3D堆叠IC测试架构优化等测试验证方法。此外,还介绍了十进制乘法器、三进制数系统、SOI MEMS加速度计等特殊领域的创新研究。这些成果为电子工程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原创 2025-08-03 09:57:51 · 25 阅读 · 0 评论 -
19、基于SOI MEMS的过采样加速度计设计与宽频MEMS谐振器能量收集优化
本文探讨了基于SOI MEMS的过采样加速度计设计与宽频MEMS谐振器能量收集优化。通过采用SOI MEMS技术和过采样原理,实现了高精度加速度传感,并利用ΔΣ ADC提高输出鲁棒性。同时,宽频MEMS谐振器通过优化内部质量块配置和品质因数,提高了能量收集效率。文章还比较了SOI MEMS加速度计与传统MEMS器件的差异,并讨论了其在航空航天、工业自动化、无线传感器网络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08-02 16:47:11 · 30 阅读 · 0 评论 -
18、三进制数系统的算术算法
本文深入探讨了三进制数系统的算术算法,包括传统三进制和平衡三进制数的基本概念、运算操作以及相关算法的复杂度分析。文章介绍了三进制数系统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中的应用优势,如减少互连数量和降低功耗,并详细描述了加法、乘法、除法和移位操作的具体实现过程。此外,还对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展望了三进制数系统在密码学、VLSI电源管理及其他技术领域的应用潜力。原创 2025-08-01 16:11:19 · 31 阅读 · 0 评论 -
17、特征 2 有限域灵活乘法器的高效高速 FPGA 实现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叠无关Karatsuba算法的高效高速有限域乘法器架构,适用于特征2的多项式乘法。通过顺序架构与128位组合乘法器的迭代使用,该设计在处理最大512位输入时表现出优异的面积和速度平衡。文章详细介绍了乘法器的架构设计、控制单元实现及不同算法组合的性能比较,展示了其在密码学、通信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原创 2025-07-31 12:59:29 · 51 阅读 · 0 评论 -
16、高效测试设计: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缓存一致性验证方案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CA)的高效测试设计,用于多核处理器(CMPs)中的缓存一致性验证。通过利用CA的吸引子特性,该方案能够在不同阶段准确区分一致(CH)和不一致(ICH)状态,并通过分段CA设计加速验证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从16到1024个处理器的大规模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低功耗和易于硬件实现的优势。原创 2025-07-30 12:48:59 · 42 阅读 · 0 评论 -
15、高速十进制数系统吠陀乘法器设计与多核处理器缓存一致性测试
本文探讨了两个关键技术设计:高速十进制数系统吠陀乘法器和基于细胞自动机理论的多核处理器缓存一致性测试方案。前者利用吠陀数学公式和优化的电路模块,实现了高速低功耗的十进制乘法,适用于人类中心应用和通用计算机领域。后者引入了SACA和分段CA策略,高效准确地验证了多核处理器中的缓存一致性,为大规模片上多核系统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一致性保障。两种设计分别在性能和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并为未来相关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原创 2025-07-29 12:20:00 · 46 阅读 · 0 评论 -
14、LFSR交织器在Turbo解码中的设计与实现优势
本文介绍了LFSR交织器在Turbo解码中的设计与实现优势,并与QPP和ARP交织器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晶体管计数、FPGA和ASIC实现等多个角度评估了LFSR交织器在功耗、面积和工作频率方面的显著优势。研究表明,LFSR交织器能够实现高吞吐量、低功耗和面积高效的设计,适用于无线通信、物联网和卫星通信等多个领域。原创 2025-07-28 16:01:24 · 17 阅读 · 0 评论 -
13、并行行为PRES+模型的翻译验证与LFSR交织器设计
本文探讨了嵌入式系统中PRES+模型到FSMD模型的转换方法及其翻译验证机制,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的新型交织器设计。通过对转换算法的复杂度分析与实例展示,以及对LFSR交织器在无线通信中的硬件实现与性能对比,表明该转换机制能够有效优化系统行为表示,而LFSR交织器在面积、功耗和操作频率方面优于现有方案。最后,文章展望了未来在工具融合、更大基准测试验证及模型转换拓展方面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07-27 14:39:12 · 50 阅读 · 0 评论 -
12、并行行为的PRES+模型翻译验证
本文介绍了一种将无定时PRES+模型转换为FSMD模型的翻译验证方法,用于验证并行行为的数据转换等价性。通过忽略时序约束,利用FSMD等价检查器来验证功能一致性,详细阐述了FSMD模型和无定时PRES+模型的定义及其操作语义,并给出了从PRES+模型到FSMD模型的转换算法。该方法通过抽象符号模拟触发所有启用的转换,从而生成对应的状态转移和数据更新函数,最终实现高效的等价性验证。原创 2025-07-26 11:00:22 · 25 阅读 · 0 评论 -
10、3D堆叠集成电路的键合后堆叠测试及并行行为PRES+模型的翻译验证
本博客探讨了3D堆叠集成电路(3D SIC)键合后堆叠测试的优化方法,以及并行行为PRES+模型的翻译验证技术。在3D SIC测试部分,提出了一种基于测试引脚和TSV约束的最优测试访问机制(TAM)调度算法,以最小化总测试时间。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在不同芯片堆叠配置下的有效性。在PRES+模型验证部分,介绍了一种将并行行为转换为顺序行为FSMD模型的翻译算法,并结合现有FSMD等价检查器进行行为等价性验证。该方法提高了嵌入式系统设计中代码转换的可靠性和效率,并在车辆控制系统等实际案例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07-24 13:03:25 · 46 阅读 · 0 评论 -
9、低功耗VLSI芯片测试技术与3D堆叠IC测试架构优化
本文探讨了半导体行业中低功耗VLSI芯片测试技术和3D堆叠IC测试架构优化技术。通过改进扫描触发器设计和采用门控技术,有效降低了测试功耗,提高了测试速度并减少了硅面积消耗。同时,针对3D堆叠IC测试架构,研究了测试调度与资源分配的优化策略,以减少测试时间和TSV使用。这些技术对于提升芯片良率、增强测试效率以及推动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原创 2025-07-23 10:45:23 · 51 阅读 · 0 评论 -
8、电子电路设计与优化:低功耗、高性能的创新方案
本文深入探讨了多种先进的电子电路设计方案,聚焦于实现低功耗与高性能的创新技术。内容涵盖高效高频低功耗模拟乘法器、用于嵌入式系统的电压调节器、基于遗传算法的功率门控有限状态机(FSM)、用于Turbo解码的LFSR交织器、减少RLC互连串扰的低复杂度编码器,以及基于双k间隔器的Underlap FinFET器件分析。每种电路均从工作原理、性能测试、优势及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析。文章还对各电路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并展望了未来电子电路设计的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原创 2025-07-22 14:33:41 · 39 阅读 · 0 评论 -
7、集成电路技术:低复杂度编码器与双 k 间隔层 FinFET 的性能优化
本文探讨了两种集成电路领域的关键技术:基于总线反转(BI)方法的低复杂度编码器和双k间隔层欠重叠FinFET。低复杂度编码器通过减少RLC建模互连中的串扰、延迟和功耗,显著提升了芯片面积和性能;而双k间隔层FinFET则通过优化间隔层结构,有效抑制短沟道效应,提高了增益和模拟性能。这两种技术为低功耗、高性能集成电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并在移动设备、高性能计算和无线通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07-21 11:16:55 · 27 阅读 · 0 评论 -
6、用于Turbo解码的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交织器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的无冲突交织器,用于Turbo解码。与传统的二次置换多项式(QPP)和近似规则置换(ARP)交织器相比,LFSR交织器在硬件资源、功耗和性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实验结果表明,LFSR交织器在FPGA和ASIC上的实现均显示出更低的面积消耗和功耗,并具有更高的工作频率,适用于现代无线通信标准中的高吞吐量并行Turbo解码器。原创 2025-07-20 11:40:38 · 27 阅读 · 0 评论 -
5、低功耗电路设计与优化技术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多种低功耗电路设计与优化技术,包括高效高频低功耗模拟乘法器、推挽动态泄漏器电路用于嵌入式电压调节器,以及功率门控有限状态机的功率建模与优化。文章分析了这些技术的原理、性能优势及应用场景,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与挑战。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电子设备的能效和性能,适用于通信系统、便携式设备和数字电路等领域。原创 2025-07-19 12:24:48 · 30 阅读 · 0 评论 -
4、功率门控有限状态机的功率建模及其低功耗实现
本文围绕功率门控有限状态机的功率建模及其低功耗实现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更全面的功率模型,并结合遗传算法对FSM进行分区和状态编码优化。通过稳态概率计算、交叉过渡功耗分析以及边界深度的优化,在不同实验场景下验证了该方法的高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边界深度为1时平均动态功率节省达51.23%,优于传统方法。文章还探讨了该技术在嵌入式系统和移动设备中的应用前景,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原创 2025-07-18 16:20:11 · 18 阅读 · 0 评论 -
3、推挽动态泄漏电路设计与有限状态机低功耗实现
本文探讨了推挽动态泄漏电路在电压调节器设计中的应用,以及有限状态机(FSM)的低功耗实现方法。推挽动态泄漏电路通过引入动态泄漏路径,显著改善了调节器的瞬态响应,同时保持较高的功率效率,非常适合嵌入式和低功耗应用。而FSM的低功耗设计则通过结合分区策略和状态编码,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功耗,为控制器的高效运行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文章还展望了这两种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潜在应用场景。原创 2025-07-17 09:35:45 · 23 阅读 · 0 评论 -
2、高效高频低功耗模拟乘法器与推挽动态泄漏电路设计
本文介绍了两种高效电路设计:高效高频低功耗模拟乘法器和推挽动态泄漏电路。模拟乘法器基于MOS晶体管的平方定律,实现了高带宽(2.069GHz)和极低功耗(59.5µW),适用于高频信号处理和频率转换。推挽动态泄漏电路则用于改善嵌入式电压调节器的瞬态响应,有效减少负载变化引起的输出波动,提高系统稳定性。两种电路在现代电子系统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原创 2025-07-16 14:57:41 · 19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