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第一部分理论知识

1用表格或导图总结rfid理论基础知识要点

 

 

 

 

 

 

RFID

理论基础

传输线(判断长/短线的公式:l/

长线:指传输线的几何长度和线上传输电磁波的波长的比值大于或接近于1(高频,电压电流变化波动)

短线:传输线的几何长度和线上传输电磁波的波长的比值小于1(低频,电流均匀分布)

谐振电路

串联电路:应用于读写器的射频前端

并联电路:应用于电子标签的射频前端

 

 

 

 

 

线

概述:天线是一种用金属导线、金属面或者其他材料构成一定形状,假设在一定空间,以电磁波形式发射或接收射频信号的装置

组成:基本振子各种天线都可以分割为无限多个基本元,每种天线都由基本振子组成

天线周围的三个场

无功近场区:天线口径表面/2π处(射频能量以磁场、电场的相识相互转换,并不向外传播)(储能区、感应场)

辐射场(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近场区:脱离了天线的束缚作为电磁波进入空间

远场区:只有李天线无穷远处才能到达远场区

RFID

系统

的组

成及

作用

读写器

读取或写入电子标签信息的设备,配有天线

电子

标签

是射频识别系统的数据载体,存储着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由天线和IC芯片构成,可以分为有源和无源标签。

上层管理系统

与RFID系统中的读写器进行交互,管理RFID系统的数据,并根据应用需求实现不同的功能或提供相应的接口

RFID

系统

的工

作频

低频

30~300KHz采用电磁感应方式进行通信,读取距离短于10cm

高频

3~30MHz,也采用电磁感应方式进行通信,读取距离大多在1m以内

超高频

860~960MHz,远场被动式:反射散射耦合,读取距离达10m,近场被动式:电感动耦合,读取距离小于5cm。

微波

工作频率为2.45GHz或5.8GHz,反向耦合方式,传输距离较远

2、论述rfid与物联网关系。

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的作用射频自动识别,正式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的一种技术。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商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物物互联的概念物物互联(inernet of things)指的是每一个存在的物品,都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接入网络,并形成交流和互联。

3、图示rfid系统组成及其功能

读写器     读取或写入电子标签信息的设备,配有天线

电子标签是射频识别系统的数据载体,存储着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由天线和IC芯片构成,可以分为有源和无源标签。

上层管理系统与RFID系统中的读写器进行交互,管理RFID系统的数据,并根据应用需求实现不同的功能或提供相应的接口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