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知识第一章学习笔记

 学习笔记,根据bilbil湖科大教书匠的计算机网络微课堂(有字幕无背景音乐版)进行的学习。写出笔记进行分享

第一章 

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总之就是非常重要

1.2因特网概述

1.2.1基本概念

网络:由若干结点(如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打印机,交换机)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连接两个设备之间的物理或逻辑通道)组成。

互联网(internet):多个网络通过路由器(连接两个或多个网络的硬件设备)互连起来,称互连网是网络的网络。

因特网(Internet):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互连网。

主机: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

1.2.2三个发展阶段

1.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    2.逐步建成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3.逐步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

因特网服务提供者ISP:普通用户通过ISP得到所需要的IP地址再接入因特网

1.2.3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

制定因特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因特网草案,建议标准,草案标准,因特网标准。

1.2.4因特网的组成

边缘部分(如手机):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在网络核心部分其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router),它是一种专用计算机(但不叫作主机)。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1.3交换方式

1.3.1电路交换

三个步骤:1.建立连接(分配通信资源)2.通话(一直占有通信资源)3.释放连接

1.3.2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是将用户的消息划分为一定长度的数据分组,然后在分组数据上加上控制信息和地址,然后经过分组交换机发送到目的地址。

将一个消息的整块数据划分为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由必要的控制端组成的首部(这个数据段可以简称为包),首部包含分组的目的地址,分组交换机收到一个分组时,先存储下来,再检查其首部,按照首部中的目的地址进行查表转发,找到合适的接口通过该接口将分组转发给下一个分组交换机。

分组从源站到达目的站可以走不同的路径;;分组到达目的站的顺序不一定与分组在源站的发送顺序相同。
任务:发送方:构造分组与发送分组;;路由器:缓存分组,转发分组;;接收方:接收分组,还原分组

1.3.3报文分组

早期,要求交换接点要有较大的存储空间,被分组交换取代

1.3.4三个方式的对比

老师总结的非常好,简洁明了,愧于班门弄斧。

1.4计算机网络定义与分类

1.4.1计算机网络定义

最简单的定义:一些互相连接(计算机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数据通信)、自治(独立的计算机,能单独使用)的计算机的集合(至少要两台计算机)。

较好的定义:计算机网络主要是由一些通用的、可编程的硬件互连而成的,而这些硬件并非专门用来实现某一特定目的。这些可编程的硬件能够用来传送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并能支持广泛的和日益增长的应用。

定义表明:
① 计算机网络所连接的硬件,并不限于一般的计算机, 而是包括了智能手机等智能硬件。
② 计算机网络并非专门用来传送数据,而是能够支持很多种的应用(包括今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应用)。

1.4.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交换技术分类:1.电路交换网络        2.报文交换网络        3.分组交换网络

按使用者分类:    1.公用网                   2.专用网(如军队,铁路,电力)

按传输介质分类:1.有线网络(双绞线)                2.无线网络(wifi)

按覆盖范围分类:1.广域网WAN        2.城域网MAN        3.局域网LAN        4.个域网PAN

按拓扑结构分类:1.总线型网络(使用单根传输线把计算机连接起来)       

                             2.星型网络(每个计算机以单独的线路与中央设备相连)       

                             3.环型网络(将所有计算机网络接口连接成一个环)

                             4.网状型网络

1.5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5.1速率

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比特的速率,也称比特率或数据率

单位:bit/s(可简写为b/s   或者  bps)

           kb/s = 10**3b/s

1.5.2带宽

网络可通过的最高速率,即每秒多少比特

单位同速率

1.5.3吞吐量

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通到、接口)的数据量。

用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网络的一种测量,以便知道实际上到底有多少数据量能够通过网络

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或额定速率的限制

1.5.4时延

由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构成

发送时延=分组长度(b)/发送速率(b/s)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m)/电磁波传播速率(m/s){自由空间(3),铜线(2.3),光纤(2)*10**8m/s}

1.5.5 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bit) = 传播时延(s) * 带宽(bit/s)

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1.5.6往返时间(RRT)

信息通常双向交互,我们需要知道双向交互一次所需的时间。

从原主机发送分组开始,到原主机收到来自目的主机的确认分组为止所需要的时间称为RRT

分组是在(以太网,无线局域网,卫星链路) 卫星链路上耗时较多。因为比较远(笑,很合理)

1.5.7利用率

利用率分为信道利用率和网络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表示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有数据通过)不是越高越好也不能太低

网络利用率: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 等于50%,时延加倍,高于50%时,时延急剧增大

网络当前延时D = 网络空闲时的延时D0/(1-利用率u)

1.5.8丢包率

即分组丢失率,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传输过程中丢失的分组数量和总分组数量的比率

丢包率反应网络的堵塞情况

可分为接口丢包率,接点丢包率,链路丢包率,网络丢包率

分组丢失的两种情况:1.分组在传输过程中出现误码,被接点丢弃;2.分组到达一台队列已满的分组交换机时被丢弃;在通信量较大的时候可能会网络堵塞

1.6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多思考)

1.6.1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法律上的国际标准)

TCP/IP体系结构(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原理体系结构(用于学习)

1.6.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层的必要性(到时候不懂再看一次老师讲解)

计算机网络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利用分层将它分为若干较小的局部问题

1.物理层:1.传输介质的确定        2.物理接口的确定        3.信号的表示

2.数据链路层:1.主机编址问题(如MAC地址)        2.区分出地址与数据    3.协调各主机争用总线

3.网络层:1.网络与主机共同编址问题(如IP地址)     2.路由器如何转发分组,如何进行路由选择

4.运输层:1.进程间基于网络的通信问题        2.处理传输错误

5.应用层: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的网络应用

1.6.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层思想举例

1.6.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专业术语

实体: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对等实体:收发双方相同层次中的实体

协议: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逻辑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三要素:语法:所交换信息的格式          语义: 收发双方要完成的操作       同步:收发双方的时序关系

服务: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逻辑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要实现本层协议,要使用下一层所提供的服务

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服务访问点:在同一系统中相邻实体交换信息的逻辑接口,用于区分不同的服务类型

服务原语:上层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必须通过与下层交换一些命名,这些命令就是服务原语

协调数据单元PDU: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包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服务数据单元SDU:同一系统内,层与层之间的数据包称为服务数据单元

多个SDU可以合成一个PDU;;一个SDU也可以划分为几个PDU

  • 20
    点赞
  • 2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