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新学习的第一天-浅谈梳理自己对硬件局面的看法

                                                            **浅谈目前对硬件局势的了解**

今天在阅读linux基础教程的同时把计算机的硬件知识重新系统复习了一次,对于硬件这方面我在之前就有些基础,但毕竟只是个人单方面的了解,对于一些细节还欠考虑,所以对于硬件的基础教材正好弥补了这一点。
对于现在硬件厂商三足鼎立的局势我个人感觉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模式,甚至随着英特尔在之后的两年内加入独立显卡市场的竞争,还会继续使消费者有更大的获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cpu的民用消费级市场上AMD在最近两年逆袭打败了英特尔,AMD锐龙系列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前几年英特尔在消费级cpu市场独占鳌头的局面。现在很多人对于决定cpu性能的因素到底是什么会有些误区,有的人说是核心数,有的人说是单核性能,还有人说是制程。但现实情况却是复杂的,因为测试平台的不同也会对cpu的发挥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就算是同型号的cpu也会有一点点差距。
现在我们排除平台不同以及同型号cpu之间的细小的差距,用同一套平台测试cpu的性能,那么影响cpu性能就只剩下六个因素。
首先是架构,一般来说架构越新的cpu在同样的核心数以及频率下会有更好的性能。第二就是核心数或者线程数,在英特尔的超线程技术下四代i3处理器就是2个物理核心但却有四个线程,不过现在对于超线程的优化在游戏应用和某些方面其实做的不是那么好,并不是说超线程无用,但是对于一般人使用来说,物理核心会比超线程更加重要,这点尤其体现在运行大型游戏方面。
英特尔的9代i7 9700k对比前一代的i7 8700k也是砍掉了超线程增加了2个物理核心,虽然也是有为自家的i9 9900k让路的原因,但说到底也是大势所趋。毕竟现在大多数普通民众配置电脑还是为了娱乐,现在的游戏对于cpu方面能用上四核心就算是比较好的优化了,而开启超线程有时候会造成抢占内存通道的现象,所以现在才会有关闭超线程提升游戏性能的戏言。
第三就是单核的性能了,关于这点我放到了和核心频率一起来说,虽然本质上核心频率和单核性能其实是有区别的,但是放到一起说会比较好理解。一般来讲,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核心频率越强,性能越强这是公认的事实,但如果其他因素发生改变,频率对于性能的影响反而会降低,所以并不是说无脑超高频老款的cpu就能吊打新一代的cpu了,这是不现实的。别说其他单说散热这一点就先撑不住了,不然早就有人超上10G了(人类感谢你)(然而4790k艹上5G再来高频的d3内存再战5年,牙膏厂吔屎。)
再回到单核性能和核心数之间的对比,我个人感觉目前还是单核性能的提升更重要,因为并不是说核心数越多越好,虽然在专业软件的优化方面物理核的数量多会占据优势,但说到底考究的还是单核性能,靠堆核心数起到的作用并不是能一直起作用的。最重要一点的还是回到了消费层面,还是要说现在普通人对于cpu的运用程度,所以前几年才会有人嘲笑AMD的多核推土机,i3默秒全也是从那时候起有的一句话。
第四点则是缓存,也是很多人相对来说比较不重视的一点,缓存是介于CPU和内存之间的一个临时储存的地方,因为在cpu高度负载的情况下会造成cpu的运行速度与内存读写速度不相同的情况,在这时候缓存的作用就会大大显现了。所以缓存的作用并没有他本身的低存在感而降低地位,相反,对于cpu是否可以真正发挥出实力并且有效率地完成任务,缓存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
第五点是制程工艺,制程工艺是指在生产CPU过程中,集成电路的精细度,精度越高,生产工艺越先进,在同样数量的材料下就能制作更多的电子元件,cpu的功耗也会减少。这点上英特尔对于AMD现在处于劣势,万年的14+???纳米的制程不知道是英特尔故意藏拙想憋大招还是因为在生产链上确实出了问题。
第六点则是指令集,和缓存一样,它也是让人容易忽视的一点,其实它是非常重要的,指令集是存储在cpu内部,对cpu运算进行指导和优化的硬程序。拥有这些指令集之后,cpu就可以更高效地运行。在这点上英特尔的优势依旧是存在的,这点从最新的i9 9980xe和amd的2990wx运行同样的专业软件中可以看出来。
i9 9980xe 18核心36线程与AMD的线程撕裂者 2990wx 32核64线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几年AMD也成功让英特尔挤了那么多年的牙膏在第八代i系列处理器上稍微挤多了一点。(虽然九代又缩了回去)虽然在高级市场的竞争力上英特尔依然保持着优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若不是AMD锐龙系列带给英特尔这个老牌巨头的压力,或许现在在个人PC领域我们还用着四核心八线程的旗舰处理器。
AMD的锐龙系列处理器: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然,AMD虽然最近在消费级cpu上,或者说是对于大多数群众对于玩游戏这方面的需求上,用性价比逆袭了英特尔,但是在独立显卡这方面,英伟达却依然靠着先进的技术储备(老黄多年养成的无敌刀法)保持着优势。英伟达的九系显卡,也就是使用麦克斯韦架构的这一代显卡横空出世之后,A卡相对于N卡处于一个明显的劣势。在后来的帕斯卡架构的十系英伟达显卡以及最新的使用图灵架构的二十系英伟达显卡的对比之下,性能以及功耗这两方面的差距依旧存在,或者说是越拉越大了。
即使AMD最新的显卡使用了7nm的制程工艺,但是就目前而言,无论是日常使用,运行大型3A游戏以及专业领域上,英伟达的显卡依旧保持着领先。AMD最新的Radeon VII显卡,在大部分领域基本与英伟达的RTX 2080持平,但对于英伟达更高级的旗舰产品以及专业领域的产品还是有着差距。
AMD Radeon VII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英伟达 RTX 2080 与RTX 2080TI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及英伟达最新的泰坦显卡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接下来英特尔要插入独立显卡市场的消息,我个人是保持着乐观态度,就算是最近英特尔被AMD狠狠挫败了一次,但英特尔的底蕴是十分雄厚的。可能未来的5年,在三大厂商的竞争下计算机硬件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跨越,对于广大IT从业者以及还在学习的人来说或许也是一次长远的影响。
说了那么多也算是把我个人对于硬件方面的了解重新梳理了一次,对于日后在网络应用方面的学习也打打基础,我个人也只是一个学生,自己的了解大多也来源自网上,有说错的地方还请指正。(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