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8协议解释
IEEE1588协议: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密时钟同步协议标准,1588协议是通用的提升网络系统定时同步能力的规范,使分布式通信网络能够具有严格的定时同步。基本构思是通过硬件和软件将网络设备(客户机)的内时钟与主控机的主时钟实现同步,提供同步建立时间小于10μs的运用。
频率同步和时间同步
时钟同步包括:频率同步和时间同步。
频率同步要求相同的时间间隔,时间同步要求时间的起始点相同和相同的时间间隔。
无线技术不同制式对时钟的承载有不同的需求,GSM/WCDMA采用的是异步基站技术,只需要做频率同步,精度要求0.05 ppm,而TD-SCDMA/CDMA2000需要时间同步,TD- SCDMA的精度要求为±1.5 μs。
为解决以太网 定时同步能力的不足,计算机和网络业界开发出一种软件方式的网络时间协议(NTP),以提高各网络设备之间的定时同步能力。
时间同步技术
时间同步技术是频率同步的进一步发展。分组时间同步技术采用分组协议数据单元作为时钟或时间信息的载体,是实现主时钟与从时钟时间之间同步比较好的方式。
IEEE在2002年发布了IEEE 1588标准,该标准定义了一种精确时间同步协议(PTP)。IEEE 1588是针对局域网组播环境制订的标准,在电信网络的复杂环境下,应用将受到限制。因此在2008年又发布了IEEE 1588v2(以下简称1588v2),该版本中增加了适应电信网络应用的技术特点。
1588v2时钟解决方案向基站提供精确的同频率、同相位时钟信号的时钟技术,可满足3G、LTE等无线技术对时钟同步的严格要求,确保手机信号在基站间切换时不受影响。
1588v2协议的实现原理
1588v2是未来统一提供时间同步和频率同步的方法,能适合于不同传送平台的局间时频传送,既可以基于1588v2的时间戳以基于分组的时间传送(TOP)方式单向传递频率,也可使用IEEE 1588v2的协议实现时间同步。1588v2时间同步的核心思想是采用主从时钟方式,对时间信息进行编码,利用网络的对称性和延时测量技术,通过报文消息的双向交互实现主从时间的同步。
1588v2协议原理如下图所示。
Delay=(T2-T1+T4-T3)/2,Offset=(T2-T1-T4+T3)/2。
主时钟(Master)与从时钟(Slave)之间发送Sync、Follow_Up、Delay_Req、Delay_Resp消息。通过T1、T2、T3、T4这4个值,主从时种可计算出Master与Slave之间延迟(Delay),以及Master与Slave的时间差(Off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