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看「运营之光」这本书,不得不说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之前断断续续看过一点,如今又重新捡起,有些书真的是常读常新。
比如书里面提到的「运营」的杠杆思维:
通过不断做好做足一件事,然后以此为杠杠去撬动更多事情和成果发生。
简单说搞活动你全力搞定一个关键节点(大佬),就可以以此为杠杆点撬动更多资源(人)参与,从而带动整个活动转起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和结果。
这就是魅力,说下我实践过的两个栗子吧。
举个栗子
1、
我早期做公众号的时候想做活动给读者送书,一来送福利,二来增加一些关注。但自己公众号没有读者,那怎么弄呢?
这个时候我就去找一些大V来一起做,我负责活动的所有事情,包括书籍文案等等,把这里面的琐碎的事情做好做足,他只需要发文就完了,全程2分钟搞定。
我就这样通过搞定某个大V,然后其他大V就更愿意参加了,最后活动当然成功运转起来了,我自己也获益良多,我在好几个社群包括我Python技术星球也分享过这个事情的细节。
早期在没有任何资源情况下,利用杠杠思维,一步一步实现我的起盘之路。
2、
同样的我现在做Python技术社群,我服务好我们社群的小伙伴,给他们超预期体验,带来超预期的价值,让他们有足够的收获,而不是「割韭菜」。
通过超预期的服务,社群小伙伴信任我,我就可以以此为杠杆基础,带动更多小伙伴帮助我宣传我们社群,从而不断的滚雪球增长。
社群4月份还只有400人,现在已经快900人了。社群618正在做活动,全年最低价,想加入或了解的可以戳链接扫码,618,搞事情!!!
通过每周社群邀请「大咖分享」,「技术直播」这件事,也让很多大佬看到我做社群的诚意。从而也获得了很多Python大佬的认可转发,比如「Python爱好者社区」,「菜鸟学Python」,「Python之禅」,「裸睡的猪」,「Python数据科学」,「Python数据之道」,「Python猫」,「大数据肌肉猿」,「有关SQL」等很多朋友的支持,就不一一列举了,感谢你们的支持。
其他
我们往往都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但是杠杆思维本质上都是通过低成本投入,获取高回报的。
那么有没有高回报的事情呢?肯定有的,比如写作,演进,读书,投资理财这些都是具有复利的事情,单次投入,无限次收获,有这种复利的加持,可以让我们走的更快更远。
往期链接:
end
你好,我是Sitin涛哥,Python程序员,项目经理,努力创业中ing
日常输出Python技术,副业,工作经验,有一个可能是最好的「Python学习」社群: 点击链接涛哥技术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