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大概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软件的技术架构。这篇文章重点介绍Restful,为大家揭开App与服务器通信的神秘面纱。
App客户端与服务器的交互一般遵循以下原则:跨平台、传输数据格式标准、安全可靠。目前绝大多数的App都有android和iOS两个版本,因此同样的数据,不同平台的客户端请求,返回的结果应该一致。客户端与server之间通信无非就两种协议HTTP和TCP,然后根据这两类衍生出其他的通信方式。TCP的典型场景是server与客户端需要保持长连接,二者进行三次握手之后建立连接,有一方断开,该次连接结束。HTTP连接最显著的特点是客户端发送的每次请求都需要服务器回送响应,在请求结束后,会主动释放连接。大部分的客户端和server通信采用的是这种方式,随着HTTPS的普及,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后续我们会写一篇HTTPS建立连接的过程。在网络请求调试的过程中,需要经常抓包分析报文是否正确,在这儿推荐Wireshark抓包软件,在mac上很好用,当然也有其他工具,建议大家做网络请求试着研究一下报文,对网络通信能有更深的理解。
一、Restful框架
Restful架构,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客户端与服务器交互的架构。REST这个词,最早是Roy Thomas Fielding在博士论文中提出的。
REST是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 的缩写,顾名思义“表现层状态转化"。网上有很多关于这个词语的详细解释,通俗的讲:
1)每一个URI代表一种资源;
2)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递这种资源的某种表现层;
3)客户端通过HTTP动词,对服务器端资源进行操作,实现"表现层状态转化"。
Restful无状态,在调用一个接口的时候,不需要考虑上下文与当前状态,极大的降低了复杂度,分离了API结构和逻辑资源。采用REST架构风格,对于开发、测试、运维人员来说,都会更简单。当然缺点也是有的,这里不在详细阐述。在我们的项目中,使用REST风格完成客户端和服务器json数据的交互。
二、构造Restful
我们的服务器端Restful框架通过Spring Boot搭建。Spring Boot也是这两年很火的微框架,按照官方的说法,Spring Boot使开发独立的,产品级别的基于Spring的应用变得非常简单,为所有的Spring开发提供一个从根本上更快的和广泛使用的入门经验。开箱即用,但你可以通过不采用默认设置来摆脱这种方式。提供一系列大型项目常用的非功能性特征(比如,内嵌服务器,安全,指标,健康检测,外部化配置)。最重要的是不需要代码生成及XML配置,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接下来我们来创建基于Spring Boot的Restful风格的demo。首先需要准备好环境,安装JDK和MyEclipse。
我的MyEclipse版本如上图,安装好之后自带了maven,如果对maven不了解,请搜索相关资料,了解它的使用方法。
(1)MyEclipse->File->New->Other,选择Maven Project,创建demo工程。
创建完工程后,在我们的目录下会看到pom.xml文件,该文件用于maven构建项目,我们打开后编辑此文件,添加如下内容:
然后保存,并右键选择项目->Maven4MyEclipse->Update Project,加载依赖,完成后目录结构如下:
这样,我们的maven web项目就支持了spring boot,下一篇文章我们就重点介绍spring boot编写Restful接口,以及其他细节问题。
如果您对我的文章感兴趣,请关注我的公众号"充电实践",希望在互联网的道路上我们并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