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制药AI在一级市场迎来爆发性增长后,大量创业公司将其管线推至临床阶段。此前,AI 主导的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创新药项目仅为个位数。2021 年这一数字已迅速增长至 100 多个,2022 年维持增势突破 200,2023 年进一步提升,管线数量迈入 300大关。
趋势之下,阿斯利康、拜耳、罗氏、礼来及赛诺菲等等 MNC 相继入局 AI 制药,国内恒瑞医药、石药集团等制药龙头也通过战略合作、股权投资等方式积极布局 AI,试图通过创新技术找到研发药物的新途径。
为确保 AI 能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发挥作用,监管方面也在不断跟进,2024 年 8 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特别成立了一个 AI 协调中心,全面管理和领导其在 AI 领域的相关工作。预计 FDA 将在未来继续加强对 AI 技术的监管和整合力度,推动 AI 技术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健康发展。
多方利好背后,今年的制药 AI 企业仍然面临不少挑战。下行的环境限制了制药 AI 企业的融资规模。面对有限的现金流,他们必须紧扣行业的变化,在研发投入与可持续发展间找到新的平衡,以求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