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缓存穿透
缓存穿透(cache penetration)是用户访问的数据既不在缓存当中,也不在数据库中。出于容错的考虑,如果从底层数据库查询不到数据,则不写入缓存。这就导致每次请求都会到底层数据库进行查询,缓存也失去了意义。当高并发或有人利用不存在的Key频繁攻击时,数据库的压力骤增,甚至崩溃,这就是缓存穿透问题。
发生场景
1、原来数据是存在的,但由于某些原因(误删除、主动清理等)在缓存和数据库层面被删除了,但前端或前置的应用程序依旧保有这些数据
2、恶意攻击行为,利用不存在的Key或者恶意尝试导致产生大量不存在的业务数据请求
解决方案
- 缓存空值(null)或默认值
分析业务请求,如果是正常业务请求时发生缓存穿透现象,可针对相应的业务数据,在数据库查询不存在时,将其缓存为空值(null)或默认值。需要注意的是,针对空值的缓存失效时间不宜过长,一般设置为5分钟之内。当数据库被写入或更新该key的新数据时,缓存必须同时被刷新,避免数据不一致。
优点:实现简单,维护方便
缺点:额外的内存消耗,因为缓存了一些瞎编的id对应的空对象,但是可以通过给对象设置TTL解决,但是会造成短期的数据不一致
- 添加业务逻辑校验
检查请求参数是否合理、是否包含非法值、是否恶意请求等,提前有效阻断非法请求
- 使用布隆过滤器
在写入数据时,使用布隆过滤器进行标记(相当于设置白名单),业务请求发现缓存中无对应数据时,可先通过查询布隆过滤器判断数据是否在白名单内,如果不在白名单内,则直接返回空或失败
优点:内存占用少
缺点:实现复杂,存在误判
- 定制黑名单
当发生异常情况时,实时监控访问的对象和数据,分析用户行为,针对故意请求、爬虫或攻击者,进行特定用户的限制
可以考虑使用bitmaps类型定义
缓存雪崩
在使用缓存时,通常会对缓存设置过期时间,一方面目的是保持缓存与数据库数据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是减少冷缓存占用过多的内存空间
但当缓存中大量热点缓存采用了相同的实效时间,就会导致缓存在某一个时刻同时实效,请求全部转发到数据库,从而导致数据库压力骤增,甚至宕机。从而形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造成系统崩溃等情况,这就是缓存雪崩(Cache Avalanche)
发生场景
- 大量热点key同时过期
- 缓存服务故障
解决方案
- key的过期时间后面加上一个随机数(比如随机1-5分钟),让key均匀的失效
- 用队列或者锁的方式,保证缓存单线程写,但这种方案可能会影响并发量
- 热点数据可以考虑不失效,后台异步更新缓存,适用于不严格要求缓存一致性的场景
- 双key策略,主key设置过期时间,备key不设置过期时间,当主key失效时,直接返回备key值
- 构建缓存高可用集群(针对缓存服务故障情况)
- 当缓存雪崩发生时,服务熔断、限流、降级等措施保障
缓存击穿
缓存雪崩是指只大量热点key同时失效的情况,如果是单个热点key,在不停的扛着大并发,在这个key失效的瞬间,持续的大并发请求就会击破缓存,直接请求到数据库,好像蛮力击穿一样。这种情况就是缓存击穿(Cache Breakdown)。
解决方案
- 使用互斥锁(Mutex Key),只让一个线程构建缓存,其他线程等待构建缓存执行完毕,重新从缓存中获取数据。单机通过synchronized或lock来处理,分布式环境采用分布式锁。
- 热点数据不设置过期时间,后台异步更新缓存,适用于不严格要求缓存一致性的场景。
- ”提前“使用互斥锁(Mutex Key):在value内部设置一个比缓存(Redis)过期时间短的过期时间标识,当异步线程发现该值快过期时,马上延长内置的这个时间,并重新从数据库加载数据,设置到缓存中去
- 二级缓存:对于热点数据进行二级缓存,并对于不同级别的缓存设定不同的失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