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可靠性基础

本文详细介绍了软件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定义、关键指标以及测试的重要性和目标。探讨了软件可靠性建模的因素、方法,设计中的容错、检错和降低复杂度策略,以及测试的各个环节,如目标设定、数据收集和评估预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本博客地址:https://security.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36603634

一. 软件可靠性基本概念

1、软件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软件不引起系统失效的概率。该概率是系统输入和系统使用的函数,也是软件中存在的缺陷函数;系统输入将确定是否会遇到已存在的缺陷。

2、软件的可靠性是在软件使用条件在规定时间内系统的输入/输出系统使用等变量构成的数学表达式

3、软件可靠性的定量描述
规定时间:自然时间、运行时间、执行时间
失效概率:软件从运行开始算起,运行到某一时间t,出现失效的概率是一个随机函数,称为失效概率
可靠度:是软件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不失效的概率
失效强度:单位时间内软件失效的概率
失效率:也称风险函数或条件失效强度,在运行系统未出现失效的情况下,单位时间软件系统出现失效的概率
平均无失效时间:软件运行后,到下一次失效的平均时间,更直观的反映软件的可靠度

4、可靠性的目标:软件可靠性是指用户对所使用的软件的性能满意程度的期望。可以用可靠度平均失效时间故障强度等来描述。

5、可靠性测试的意义是:
● 软件失效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 软件的失效在整个计算机系统失效中的比例较高。
● 相比硬件可靠性技术,软件可靠性技术不成熟。
● 软件可靠性问题会造成软件费用增长。
● 系统对软件的依赖性强,对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影响日益增大。

6、可靠性测试的目的是:
● 发现软件系统的缺陷: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系统编码、测试实施
● 为软件的使用和维护提供可靠性依据
● 确认软件是否达到可靠性的要求

7、广义的可靠性测试:是为了最终评价软件系统的可靠性而运用建模、统计、试验、分析和评价等一系列手段对软件系统实施的一种测试。

8、狭义的可靠性测试:指为了获取可靠性数据,按预先确定好的测试用例,在软件预期使用环境中,对软件实施的一种测试。

9、软件可靠性管理阶段包括:需求分析阶段概要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编码阶段测试阶段实施阶段

二. 软件可靠性建模

1、影响软件可靠性的因素包括:运行环境软件规模软件的内部结构软件的开发方法和开发环境软件的可靠性投入

2、软件可靠性模型包括:
可靠性模型的组成:模型假设、性能度量、参数评估方法、数据要求
可靠性模型具有的重要特性:基于可靠的假设、简单、计算一些有用的量、给出未来失效行为的好的映射、可广泛应用

3、软件可靠性建模方法包括:种子法失效率类曲线拟合类可靠性增长程序结构分析输入域分类执行路径分析方法非齐次泊松过程马尔可夫过程贝叶斯分析

三. 软件可靠性设计

1、软件可靠性设计技术有:容错设计技术检错技术降低复杂度设计系统配置技术

2、容错设计技术:恢复块设计N 版本程序设计冗余设计
恢复块设计:选择一组操作作为容错设计单元,把普通的程序块变成恢复块。
N 版本程序设计:通过设计多个模块或不同版本,对相同初始条件和相同输入的操作结果,实行多数表决,防止其中某一软件模块/版本的故障提供错误的服务。
冗余设计:在一套完整的软件系统之外,设计一种不同路径、不同算法或不同实现方式方法的模块或系统作为备份,在出现故障时可使用冗余部分进行替换。

3、检错技术
● 检错技术代价低于容错技术和冗余技术,但是不能自动解决故障,需要人工干预。
● 检错技术着重考虑检测对象检测延时实现方式处理方式四个要素。

4、降低复杂度设计:思想是在保证实现软件功能基础上,简化软件结构、缩短程序代码长度、优化软件数据流向、降低软件复杂度、提高软件可靠性。

5、系统配置技术:可以分为双机热备技术服务器集群技术。其中双机热备技术根据两台服务器的工作方式分为双机热备模式(一台工作,一台后备)、双机互备模式(两台运行相对独立应用,互为后备)、双机双工模式(两台同时运行相同应用,互为后备)。

四. 软件可靠性测试

1、软件可靠性测试包括:可靠性目标的确定运行剖面的开发测试用例的设计测试实施测试结果分析等。

2、软件测试用例的组成包括:测试用例标识被测对象测试环境及条件测试输入操作步骤预期输出判断输出结果是否符合标准测试对象的特殊需求

3、用时间定义的软件可靠性数据分为 4 类:失效时间数据失效间隔时间数据分组时间内的失效数分组时间的累积失效数

4、测试记录的组成包括:测试时间含有测试用例的测试说明或标识所有与测试有关的测试结果,包括失效数据测试人员

5、测试报告的组成包括:软件产品标识测试环境及配置测试依据测试结果测试问题测试时间

五. 软件可靠性评价

1、评估和预测软件可靠性过程包括:选择可靠性模型收集可靠性数据可靠性评估和预测

2、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选择可靠性模型:模型假设的适用性预测的能力与质量模型输出值能否满足可靠性的评价需求模型使用的简便性

3、可靠性数据收集可行的办法有:尽可能早地确定可靠性模型数据收集计划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重视测试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数据库技术)来完成分析和统计

4、软件可靠性的评估和预测的目的是:评估软件系统的可靠性状况和预测将来一段时间的可靠性水平。

5、软件可靠性的评估和预测以软件可靠性模型分析为主,以失效数据的图形分析法试探性数据分析技术等为辅。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武天旭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