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断处理体系结构

参考:http://blog.chinaunix.net/uid-26606708-id-3342309.html

memcpy((void *)vectors, __vectors_start, __vectors_end - __vectors_start);
    memcpy((void *)vectors + 0x200, __stubs_start, __stubs_end - __stubs_start);

vectors等于0xffff0000。地址__vectors_start ~ __vectors_end之间的代码就是异常向量,在arch/arm/kernel/entry-armv.S中定义,它们复制到地址0xffff0000处。异常向量的代码很简单,它们只是一些跳转指令。发生异常时,CPU自动执行这些指令,跳转去执行更复杂的代码,比如保存被中断程序的执行环境,调用异常处理函数,恢复被中断程序的执行环境并重新运行。这些“更复杂的代码”在地址__stubs_start ~__stubs_end之间,它们在arch/arm/kernel/entry-armv.S中定义。将它们复制到地址0xffff0000+0x200处。 异常向量、异常向量跳去执行的代码都是使用汇编写的,它们在arch/arm/kernel/entry-armv.S中。异常向量的代码如下,其中的“stubs_offset”用来重新定位跳转的位置(向量被复制到地址0xffff0000处,跳转的目的代码被复制到地址0xffff0000+0x200处)。

  1. .equ stubs_offset, __vectors_start + 0x200 - __stubs_start

  2. .globl __vectors_start
  3. __vectors_start:
  4. ARM( swi SYS_ERROR0 )
  5. THUMB( svc #0 )
  6. THUMB( nop )
  7. W(b) vector_und + stubs_offset
  8. W(ldr) pc, .LCvswi + stubs_offset
  9. W(b) vector_pabt + stubs_offset
  10. W(b) vector_dabt + stubs_offset
  11. W(b) vector_addrexcptn + stubs_offset
  12. W(b) vector_irq + stubs_offset
  13. W(b) vector_fiq + stubs_offset

  14. .globl __vectors_end
  15. __vectors_end:

1)找不到标号vector_xxxx

原来vector_xxxx就在arch/arm/kernel/entry-armv.S中。

2)stubs_offset的理解

vector为异常向量基址,unsigned long vectors = CONFIG_VECTORS_BASE。
在arch/arm/kernel/entry-armv.S中,stubs_offset定义为:
.equ    stubs_offset, __vectors_start + 0x200 - __stubs_start????????

我们把搬移前的中断向量表中的irq入口地址记
irq_PC,它在中断向量表的偏移量就是irq_PC-vectors_start,
vector_irq在stubs中的偏移量是vector_irq-stubs_start,这两个偏移量在搬移前后是不变的。

memcpy的函数原型为:void *memcpy(void *dest, const void *src, size_t n);从下面代码的3个memcpy()函数可以看出,vectors~vectors + 0x200存储的异常向量,B vector_<exception>,中断向量;vectors + 0x200~vectors + 0x1000存储的具体异常的处理分支,而这个分支视乎只是地址,vector_<exception>
,跳转表。
arch/arm/kernel/entry-armv.S中的标号,那程序是怎么实现跳转的呢?????

 

中断的处理流程如下:
1)发生中断时,CPU执行异常向量vector_irq的代码。
2)在vector_irq里面,最终会调用中断处理的总入口函数asm_do_IRQ。
3)asm_do_IRQ根据中断号调用irq_desc数组项中的handle_irq。
4)handle_irq会使用chip成员中的函数来设置硬件,比如清楚中断,禁止中断,重新使能中断等。
5)handle_irq逐个调用用户在action链表中注册的处理函数。


使用优化算法,以优化VMD算法的惩罚因子惩罚因子 (α) 和分解层数 (K)。 1、将量子粒子群优化(QPSO)算法与变分模态分解(VMD)算法结合 VMD算法背景: VMD算法是一种自适应信号分解算法,主要用于分解信号为不同频率带宽的模态。 VMD的关键参数包括: 惩罚因子 α:控制带宽的限制。 分解层数 K:决定分解出的模态数。 QPSO算法背景: 量子粒子群优化(QPSO)是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的一种改进算法,通过量子行为模型增强全局搜索能力。 QPSO通过粒子的量子行为使其在搜索空间中不受位置限制,从而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与全局优化能力。 任务: 使用QPSO优化VMD中的惩罚因子 α 和分解层数 K,以获得信号分解的最佳效果。 计划: 定义适应度函数:适应度函数根据VMD分解的效果来定义,通常使用重构信号的误差(例如均方误差、交叉熵等)来衡量分解的质量。 初始化QPSO粒子:定义粒子的位置和速度,表示 α 和 K 两个参数。初始化时需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为每个粒子分配初始位置。 执行VMD分解:对每一组 α 和 K 参数,运行VMD算法分解信号。 更新QPSO粒子:使用QPSO算法更新粒子的状态,根据适应度函数调整粒子的搜索方向和位置。 迭代求解:重复QPSO的粒子更新步骤,直到满足终止条件(如适应度函数达到设定阈值,或最大迭代次数)。 输出优化结果:最终,QPSO算法会返回一个优化的 α 和 K,从而使VMD分解效果最佳。 2、将极光粒子(PLO)算法与变分模态分解(VMD)算法结合 PLO的优点与适用性 强大的全局搜索能力:PLO通过模拟极光粒子的运动,能够更高效地探索复杂的多峰优化问题,避免陷入局部最优。 鲁棒性强:PLO在面对高维、多模态问题时有较好的适应性,因此适合海上风电时间序列这种非线性、多噪声的数据。 应用场景:PLO适合用于优化VMD参数(α 和 K),并将其用于风电时间序列的预测任务。 进一步优化的建议 a. 实现更细致的PLO更新策略,优化极光粒子的运动模型。 b. 将PLO优化后的VMD应用于真实的海上风电数据,结合LSTM或XGBoost等模型进行风电功率预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