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常用算法介绍「冒泡算法」

JS中的冒泡排序算法(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排序算法。它通过多次迭代比较相邻的元素,并根据需要交换它们的位置,使得每一轮迭代都能找到当前数据集中的最大(或最小)值,并将其移至合适的位置。

下面是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1. 遍历待排序的数组(或列表),从第一个元素开始。
  2. 比较当前元素与下一个元素,如果当前元素大于(或小于)下一个元素,则交换它们的位置,否则保持不变。
  3. 继续向后遍历,重复步骤2,直到达到数组末尾。这样,最大(或最小)的元素就会被放置在数组的末尾。
  4. 接着,从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开始重复上述步骤,但是忽略已经确定位置的末尾元素,因为它已经是最大的(或最小的)。这样,第二大(或第二小)的元素就会被放置在数组的倒数第二个位置。
  5. 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整个数组排序完成。

冒泡排序的名称来自于排序过程中较大(或较小)的元素会逐渐"冒泡"到数组的末尾(或开头)。由于每一轮只将一个元素放置到其最终位置,所以它的时间复杂度为O(n^2),其中n是待排序数组的长度。

冒泡排序算法简单易理解,但对于大规模数据集效率较低,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采取其他更高效的排序算法。

代码实现部分

function bubbleSort(array) {
  var len = array.length;
  for (var i = 0; i < len - 1; i++) {
    for (var j = 0; j < len - i - 1; j++) {
      if (array[j] > array[j + 1]) {
        var temp = array[j];
        array[j] = array[j + 1];
        array[j + 1] = temp;
      }
    }
  }
  return array;
}

var arr = [64, 34, 25, 12, 22, 11, 90];
console.log(bubbleSort(arr)); // 输出:[11, 12, 22, 25, 34, 64, 90]

代码的执行逻辑如下:

  1. 初始化变量 len 为数组长度。
  2. 外层循环 i 从0遍历到 len - 1
  3. 内层循环 j 从0遍历到 len - i - 1。这里 len - i - 1 是因为每次外层循环都会将未排序部分的最大元素放置到末尾,所以内层循环每次都可以减少一次比较。
  4. 在内层循环中,如果当前元素 array[j] 大于下一个元素 array[j + 1],则交换它们的位置。
  5. 返回排序后的数组 array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