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综合仿真

2692 篇文章 26 订阅
253 篇文章 1 订阅
本文详细描述了通信系统中不同编码方式(汉明、卷积、循环、交织)对信号波形的影响,包括信号源设置、DQPSK调制与解调、信道编码与译码、解复用及信源编码过程。通过加错和改变载波频率等实验,分析了各种编码方式的纠错能力和抗噪声性能,强调了帧头和载波频率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一、按每个模块的功能进行参数配置

先设置信号源为正弦波,频率8KHz,幅度15,帧头01111110,8bit为01010101,前向保护设置为1111000000000000。

信号源设置频率8KHz,幅度15帧头设置01111110

8bit设置01010101前向保护1111000000000000

二、不同编码方式的信号波形观测

1.汉明编译码

信道编码模块:

上图中CH1为编码前数据、CH2为编码前时钟、CH3为编码帧脉冲、CH4为编码后时钟、CH5为编码后数据。通过实验图可以看出,输出的编码帧脉冲恰好可以分隔出一个完整的复接数据,可以观察到一帧数据和CVSD编码数据和8bit数据01010101。此外,还可以看出编码前时钟速率是编码后时钟速率的一半。

频带DQPSK调制模块:

标签的对应依次是:4:调制信号、3:载波信号、2:时钟信号、1:数据。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到调制信号产生了相位突变。

DQPSK解调:

标签的对应依次是:4:眼图观测、3:I路时钟、2:调制输出、1:调制输入,其中不难发现I路时钟是解调时钟速率的一半,并且通过2和1的对比可知调制输出和调制输入基本符合实验的理论。

信道译码:

标签的对应依次是:CH1译码输入信号、CH2时钟信号、CH3帧脉冲信号、CH4纠错信号、CH5未纠错信号。此时由于并未加错,因此可见纠错与未纠错的波形相同。

解复用与信源编码:

标签的对应依次是:4:PCM译码、3:时钟、2:数据、1:帧头

此时PCM译码没有输出波形,因为信源编码与复用模块为CVSD编码。

2.卷积编译码

信道编码模块:

标签的对应依次是:CH1编码前数据、CH2编码前时钟、CH3编码帧脉冲、CH4编码后时钟、CH5编码后数据。

通过结果可见,编码前时钟速率是编码后时钟速率的一半,输出的编码帧脉冲恰好可以分隔出一个完整的复接数据,因此可以看到一帧数据和CVSD编码数据。

频带调制模块:

标签的对应依次是:4调制、3载波、2时钟、1数据。

频带解调模块:

标签的对应依次是:4、眼图观测;3、I路时钟;2、调制输出;1、调制输入。

信道译码模块:

标签的对应依次是:CH1译码输入、CH2时钟、CH3帧脉冲、CH4纠错、CH5未纠错。

解复用与信源编码:

标签的对应依次是:4:PCM译码、3:时钟、2:数据、1:帧头。

PCM译码没有输出波形,因为信源编码与复用模块为CVSD编码。

3.循环编译码

信道编码模块:

标签的对应依次是:CH1:编码前数据、CH2:编码前时钟、CH3编码帧脉冲、CH4编码后时钟、CH5编码后数据

通过结果可见,编码前时钟速率是编码后时钟速率的一半,输出的编码帧脉冲恰好可以分隔出一个完整的复接数据,因此可以看到一帧数据和CVSD编码数据。

频带调制模块:

标签的对应依次是:4调制、3载波、2时钟、1数据。

③频带解调模块:

标签的对应依次是:4:眼图观测、3:I路时钟、2:调制输出、1:调制输入。

信道译码模块:

标签的对应依次是:CH1译码输入、CH2时钟、CH3帧脉冲、CH4纠错、CH5未纠错。

解复用与信源编码:

标签的对应依次是:4:PCM译码、3:时钟、2:数据、1:帧头

PCM译码没有输出波形,因为信源编码与复用模块为CVSD编码。

4.交织编译码

信道编码模块:

标签的对应依次是:CH1编码前数据、CH2编码前时钟、CH3编码帧脉冲、CH4编码后时钟、CH5编码后数据

通过结果可见,编码前时钟速率是编码后时钟速率的一半,输出的编码帧脉冲恰好可以分隔出一个完整的复接数据,因此可以看到一帧数据和CVSD编码数据。

频带调制模块:

标签的对应依次是:4:调制、3:载波、2:时钟、1:数据。

频带解调模块:

标签的对应依次是:4:眼图观测、3:I路时钟、2:调制输出、1:调制输入。

信道译码模块:

标签的对应依次是:CH1译码输入、CH2时钟、CH3帧脉冲、CH4纠错、CH5未纠错。

⑤解复用与信源编码:

标签的对应依次是:4:PCM译码、3:时钟、2:数据、1:帧头

PCM译码没有输出波形,因为信源编码与复用模块为CVSD编码。

3.汉明加错:(7,4)汉明编码每一路加两个比特错误。

加错设置如下所示:

编码:

汉明编码加两个bit错误得到的波形。

译码:

通过对比可知:加两个bit错误后纠错输出和编码前数据输出相同,未纠错输出经过加错之后发生了变化,说明汉明方式下的信道纠错编码能力较强。

4.交织加错,加错方式同汉明编码

编码:

交织编码加两个bit错误时得到的波形。

译码:

通过结果可知:加两个bit错误后纠错输出和编码前数据输出相同,未纠错输出经过加错之后发生了变化,说明交织方式下的信道纠错编码能力较弱。

5.加噪不加错

①交织编译码

编码:

译码:

②汉明编译码

编码:

译码:

结果表明通过上述实验结果的对比可知,汉明编译码抗噪声性能好一点

6.载波频率由2048k增加到3072k

汉明编译

编码:

译码

交织编译码:

编码:

译码:

由结果可知,纠错和不纠错输出不一样。经过和编码前数据对比发现,当载波频率过大时,载波频率将会对信道编码性能产生影响。

7.将帧头修改为10000001

交织译码:

汉明译码:

三、总结

以一个更加全面的视角来看待一个通信系统,从频带通信系统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仿真:信号源、 信源编码、信道纠错编码、频带调制、信道传输并加噪、频带解调、信道纠错译码、信源译码等数字通信要素构成的通信系统。

最后: 下方这份完整的软件测试视频学习教程已经整理上传完成,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自行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些资料,对于【软件测试】的朋友来说应该是最全面最完整的备战仓库,这个仓库也陪伴上万个测试工程师们走过最艰难的路程,希望也能帮助到你!

本书是作者从事大型现代通信系统仿真工作20余年的经验总结,利用C++语言系统地讲解了复杂无线通信系统中各类模块的仿真原理与方法,并给出了大量实用的模型源代码。作者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开发了工具包PracSim,这是一个由仿真模型和可互连的仿真结构组成的模块集,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可修改及开发的基础模型,以便能更接近用户所需仿真系统。书中仿真结构和模型的源代码均可在Prentice Hall的网站上获得。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使读者掌握无线通信系统仿真的基本方法,从而加深对无线通信和面向对象编程的理解,为从事通信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非常适合国内目前的需求。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类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通信系统仿真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第1章 仿真:背景及回顾 1.1 通信系统 1.2 仿真过程 1.3 仿真程序 第2章 仿真基础结构 2.1 参数输入 2.1.1 各参数值 2.1.2 参数数组 2.1.3 枚举类型参数 2.1.4 系统参数 2.1.5 信号绘图参数 2.2 信号 2.2.1 信号管理策略 2.2.2 信号管理系统的实现 2.3 控制信号 2.4 结果报告 附录2A 源代码实例 第3章 信号发生器 3.1 基本信号发生器 3.1.1 单位阶跃函数 3.1.2 矩形脉冲 3.1.3 单位冲激 3.1.4 软件实现 3.2 音频信号发生器 3.2.1 软件实现 3.3 基带信号采样 3.3.1 采样的频域特性 3.4 基带数据波形发生器 3.4.1 非归零NRZ基带信号 3.4.2 双相位基带信号 3.4.3 延迟调制 3.4.4 应用中的问题 3.5 为带通信号建模 附录3A 源代码实例 第4章 随机过程模型 4.1 随机序列 4.1.1 离散分布 4.1.2 离散随机过程 4.2 随机过程发生器 4.2.1 线性同余序列 4.2.2 软件实现 4.2.3 随机数发生器的评价 4.3 连续时间噪声过程 4.3.1 连续随机变量 4.3.2 随机过程 4.4 加性高斯噪声发生器 4.4.1 高斯分布 4.4.2 误差函数 4.4.3 谱特性 4.4.4 噪声功率 4.4.5 高斯随机数发生器 4.5 通带噪声 4.5.1 包络和相角 4.5.2 瑞利随机数发生器 4.6 随机过程的参数模型 4.6.1 自回归噪声模型 附录4A 源代码实例 第5章 离散变换 5.1 离散傅里叶变换 5.1.1 参数选择 5.1.2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5.2 时域抽取算法 5.2.1 软件注释 5.3 频域抽取算法 5.4 小采样数N的离散傅里叶变换 5.5 素因数算法 5.5.1 软件注释 附录 5A 源代码实例 第6章 谱估计 6.1 采样频谱 6.1.1 软件实现 6.2 Daniell 周期图 6.2.1 软件实现 6.3 Bartlett 周期图 6.3.1 软件实现 6.4 加窗和其他问题 6.4.1 三角窗 6.4.2 软件考虑 6.4.3 von Hann 窗 6.4.4 汉明窗 6.4.5 软件实现 6.5 Welch周期图 6.5.1 软件实现 6.6 Yule-Walker方法 6.6.1 软件实现 附录6A 源代码实例 第7章 系统表征工具 7.1 线性系统 7.1.1 线性系统的特性 7.1.2 传递函数 7.1.3 传递函数的计算机表示方法 7.1.4 幅频响应、相频响应和时延响应 7.2 星座图 7.2.1 眼图 附录7A 源代码实例 第8章 滤波器模型 8.1 建模方法 8.1.1 数值积分 8.1.2 频率响应采样 8.1.3 数字滤波器 8.2 模拟滤波器响应 8.2.1 低通滤波器幅频响应特性 8.2.2 滤波器转换 8.3 经典模拟滤波器 8.3.1 巴特沃斯滤波器 8.3.2 切比雪夫滤波器 8.3.3 椭圆滤波器 8.3.4 贝塞尔滤波器 8.4 由数值积分来仿真滤波器 8.4.1 双二次型 8.4.2 软件设计 8.5 用IIR数字滤波器仿真模拟滤波器 8.5.1 IIR滤波器的性质 8.5.2 模拟滤波器映射为IIR数字滤波器 8.5.3 软件设计 8.6 频域内滤波 8.6.1 快速卷积 8.6.2 软件设计 附录 8A 源代码实例 第9章 调制与解调 9.1 仿真的要点 9.1.1 利用恢复的载波 9.2 正交相移键控 9.2.1 非理想特性 9.2.2 正交调制器模型 9.2.3 QPSK相关解调器模型 9.2.4 正交解调器模型 9.2.5 QPSK仿真 9.2.6 QPSK信号的性质 9.2.7 偏移 QPSK 9.3 二进制相移键控 9.3.1 BPSK调制器模型 9.3.2 BPSK解调 9.3.3 BPS
基于MATLAB的移动通信系统仿真-基于matlab的移动通信系统仿真.rar 希望对大家有用! 基于TCH/FS的GSM系统仿真实现 摘 要从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到目前的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蜂窝移动通信已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历程。作为欧洲一个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标准的GSM系统于1991年正式在欧洲面世,由于其公开的规范标准以及强大的漫游能力,从而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本课题主要任务是用C语言对基于TCH/FS信道的GSM系统进行仿真,由于移动无线信道受到各种干扰、多径衰落和阴影衰落等影响,对于数字和数据信号的传输,会造成突发性误码和随机性错误。为了解决无线信道传输带来的问题,从原始的用户数据到无线电波所携带的信息,再还原成用户数据,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变换和反变换,实现对所传输信号的必要保护。这些变换大致包括:信源编码与解码、信道编码与解码、交织与解交织、调制以及均衡等模块。本课题在对上述各模块依次进行仿真时,依据协议GSM05.03的编码方案对数据进行编码,除采用新型的信源编码技术外,还采用检、纠错信息编码以及信道编码保护的交织重排等手段,以提高传输效果和通信质量。同时采用GMSK调制、信道均衡和Viterbi译码等处理方法,来获得在不同信道模型下(AWGN、GSM HTx和GSM EQx模型)的不同信噪比Eb/N0的编码性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