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设计方案-三大阶段提升性能

李平

https://www.cnblogs.com/leefreeman/p/3998757.html

======================================================================================

前言

在前一篇随笔《大型网站系统架构的演化》中,介绍了大型网站的演化过程,期间穿插了一些技术和手段,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一个大型网站的轮廓,但想要掌握设计开发维护大型网站的技术,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去研究实践。所以我打算写一个系列,从理论到实践讲述大型网站的点滴,这也是一个共同学习的过程,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系列大概会分为两部分,理论和实践,理论部分尽量通俗易懂,也要讲一些细节。实践部分会抽取一些技术做实践,将方法、解决问题过程分享出来。

本文将讲述大型网站中一个重要的要素,性能。

什么是性能

有人说性能就是访问速度快慢,这是最直观的说法,也是用户的真实体验。一个用户从输入网址到按下回车键,看到网页的快慢,这就是性能。对于我们来说,需要去挖掘这个过程,因为这决定我们怎么去做性能优化。

  •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用户访问网站的整个流程:用户输入网站域名,通过 DNS 解析,找到目标服务器 IP,请求数据经互联网达到目标服务器,目标服务器收到请求数据,进行处理(执行程序、访问数据库、文件服务器等)。处理完成,将响应数据又经互联网返回给用户浏览器,浏览器得到结果进行计算渲染显示给用户。

我们把整个过程,分为三段路径:

1、第一段在用户和浏览器端,主要负责发出用户请求,以及接受响应数据进行计算渲染显示给用户;

2、第二段在网络上,负责对请求数据、响应数据的传输;

3、第三段在网站服务器端,负责对请求数据进行处理(执行程序、访问数据库、文件等),并将结果返回;

第一路径

第一路径花费的时间包括输入域名发起请求的时间和浏览器收到响应后计算渲染的时间。输入域名发起请求,实质过程是:

1、用户在浏览器输入要访问的网站域名;

2、本地 DNS 请求网站授权的 DNS 服务器对域名进行解析,并得到解析结果即 IP 地址(并将 IP 地址缓存起来)。

3、向目标 IP 地址发出请求。

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优化的地方主要是减少 DNS 解析次数,而如果用户浏览器设置了缓存,则再第二次访问相同域名的时候就不会去请求 DNS 服务器,直接用缓存中的 IP 地址发出请求。因此这个过程主要取决于浏览器的设置。现在主流的浏览器默认设置了 DNS 的预取功能(DNS Prefetch),当然你也可以主动告知浏览器我的网站需要做 DNS 预取:

<meta
 
http-equiv
=
"x-dns-prefetch-control"
 
content
=
"on"
 
/>

浏览器将数据进行计算渲染的过程:

1、浏览器解析响应数据;

2、浏览器创建 DOM 树;

3、浏览器下载 CSS 样式,并应用到 DOM 树,进行渲染;

4、浏览器下载 JS 文件,开始解析执行;

5、显示给用户。

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找出不少可以优化的地方。首先我们可以尽量控制页面大小,使得浏览器解析的时间更短;并且将多个 CSS 文件、JS 文件文件合并压缩减少文件下载的次数和大小;另外注意将 CSS 放在页面前面,JS 访问页面后面,这样便于页面首先能渲染出来,再执行 js 脚本,对于用户来说有更好的体验。最后我还可以设置浏览器缓存,下次访问时从缓存读取内容,减少 http 请求。

<meta
 
http-equiv
=
"Cache-Control"
 
content
=
"max-age=5"
 
/>

该代码说明了浏览器启用了缓存并在 5 秒内不会再次访问服务器。注意缓存的设置需要结合你的业务特性来适当配置。

以下是京东商城的 HTML 简图:css 样式放在 html 前面,并且进行了合并。

大多数的 JS 文件放在页尾。

第二路径

第二路径在网络上,花费的时间同样包括请求数据的传输时间和响应数据的传输时间,这个两个时间取决于数据传输的速度,这里我们要讲一个名词 “带宽”。什么是带宽,我们经常说带宽 10M,20M 是什么意思?我的带宽 20M,这意味着什么?我们知道带宽速度分为上行、下行速度,也就是上传和下载的速度。带宽 20M 对于用户来说则是下载速度 20M(20×1024×1024 比特率),换算成字节 20M/8=2.5M。

也就是说 20M 的带宽下载速度理论可达 2.5M/s,而对于家庭用户而言上传速度一般比下载速度小的多,大约是不到十分之一。而对于网站服务器(企业用户)来说,则不然,一般上行速度等于下载速度。这也是运营商根据实际需求分配的,毕竟用户的主要需求是下载数据,而不是上传数据。

整个流程从传输方式看就是:用户发送请求数据(上传),网站服务器接受请求数据(下载),网站服务器返回响应数据(上传),用户接受响应数据(下载)。对于用户来说,上传数据是很小的(Url 参数),而下载数据是较大的(响应数据);对于服务器来说,下载数据是很小的(url 参数),上传数据是较大(响应数据)。

理解了这个,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有时用户反映为什么自己的带宽足够,但打开某些网站仍然很慢,就是因为尽管用户的下载速度很快,但网站服务器的上传速度很慢,这就像一个抽水管和一个出水管,不管抽水管再大,但出水管很小,同样抽到的水量是有限的。

了解了这个原理我们来看怎么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首先用户的上传、下载速度我们是无法决定的,我们能决定的是网站服务器的上传、下载速度,所以我们可以做的是适当的增加服务器带宽(带宽是很贵的,盲目的增加只会增加不必要成本)。购买合适的带宽需要根据网站业务特性、规模以及结合运维人员的经验来选择。

通常可以考虑的算法,即根据一次响应数据的大小,乘以 PV 数,除以对应的高峰时间段,从而大致估算出网站带宽的需求。

下面我们继续进一步研究第二路径:

上图表示用户访问网站服务器时网络的大致情况,从图上可以看出假设网站服务器从电信网络接入,而用户 A 作为电信的宽带用户,则可以通过电信骨干网快速的访问到网站服务器。用户 B, 用户 C 作为移动和联通用户需要通过运营商的互联互通经过较长路径才能访问到服务器。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优化:

1、在各运营商发达的地区的 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可以理解成机房)部署网站服务器,各运营商的用户即可通过各自的骨干网访问服务器。

2、购买代理服务,也就是原来联通用户需要通过联通骨干网 ------> 联通互联互通路由器 ------> 电信骨干网 ------> 网站服务器的过程。通过代理服务,代理服务器直连到电信骨干网,访问网站服务器。

2、在主要地区城市购买 CDN 服务,缓存对应的数据,用户可先从最近的 CDN 运营商获取请求数据。

第三路径

第三路径主要是网站服务器内部处理的过程,当中包括执行程序、访问文件、数据库等资源。

这是对于我们来说最可以发挥的地方:

1、使用缓存,根据需要使用本地缓存或分布式缓存;

2、使用异步操作,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性能,也提高了系统的扩展性;

3、代码优化;

4、存储优化;

缓存

如果缓存数据较少,可以利用 OSCache 实现本地缓存:

当缓存数据过多时,利用 Memcached 实现分布式缓存:

Memcached 实现分布式缓存,缓存服务器之间是互不通信的,也就是我们可以方便的通过增加 Memcached 服务器对系统进行扩展。

异步操作

使用同步请求的方式,在高并发的情况下,会对数据库造成很大的压力,也会让用户感觉响应时间过长。异步请求方式,则可以快速的对用户做出响应,而具体的数据库操作请求,则通过消息队列服务器发送给数据库服务器,做具体的插入操作。插入操作的结果则已其他方式通知客户端。例如一般在订票系统当中,出票行为就是异步完成,最终的出票结果会以邮件或其他方式告知用户。

代码优化

这里就不在详细描述,另一篇随笔《怎样编写高质量的 java 代码》对代码质量和风格做过大致的介绍,有兴趣可以看一下。

存储优化

大型网站中海量的数据读写对磁盘造成很大压力,系统最大的瓶颈还是在磁盘的读写。可以考虑使用磁盘阵列、分布式储存来改善存储的性能。

性能的指标和测试

上面通过解析用户访问网站的过程来思考怎么提高用户感知的性能,对于用户来言性能就是快和慢。但对于我们来说,不能这样简单描述,我们需要去量化他,用一些数据指标去衡量它。这里讲到几个名词:响应时间、并发量、吞吐量。

  • 响应时间:就是用户发出请求到收到响应数据的时间;

  • 并发量:就是系统同时能处理多少用户请求;

  • 吞吐量:就是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请求数量;

为了通俗的了解这三个概念,我们以高速公路的收费站为例子:响应时间是指一辆车经过收费站的时间,也就是车辆从进入收费站、付钱、开闸、离开收费站的时间;并发量是指这个收费站同时能通行多少辆车,可以理解为收费站的出口数量。吞吐量是指:在一段时间内,这个收费站通往了多少了车。

这个例子不晓得恰不恰当。

对于性能测试来说,基本也是围绕这些方面来测试,下图说明了性能测试的过程:

左图:表示响应时间和并发用户量的二维坐标图,从图上可以看出,并发用户量在一定量增加时,响应时间很短,并且没有太大的起伏,这表示系统目前处于日常运行期,可以很快处理用户请求(A 点之前);随着并发量的增加,系统处于请求高峰期,但仍然可以有序的处理用户请求,响应时间较日常有所增加(A、B 之间);当并发量增加到一定数量时,超过了系统的负载能力,系统处于濒临崩溃的边缘(B、C 之间),响应时间严重过长,直到系统崩溃。

右图:表示吞吐量与并发用户量的二维坐标图,可以看出,随着并发用户量的增加,吞吐量逐渐增加;在并发量到达一定量时,由于系统处理能力达到最大,吞吐量增加放缓;当并发量超过系统负载时(E 点),系统处理能力开始下降,不能再请求增加的用户请求,吞吐量反而降低。

小结

本文通过用户访问网站的过程,分析了三个路径过程中提高性能的想法和手段,最后介绍了描述性能的指标,并对性能测试做了简要说明。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电子商务网站设计方案<br><br>此方案设有方便 用户管理、产品管理、客户服务 等模块。 <br>具有基本电子商务功能,能满足大多数企业的商务应用,开发成本约在6000-10000之间。 <br>……<br>站点功能和需求分析 <br>网站设计成含数据库功能的ASP动态网页。主要包含以下功能 <br> 客户服务和客户关系管理功能 ……<br>网站推广<br>网站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网站的推广将互联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并使客户随时可以了解企业和企业的产品,这客户提供在线服务和订单处理功能。 <br>从长期的战略目标来说,网站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的推广,而是通过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企业外部网(Extranet),将买家与卖家、厂商和合作伙伴紧密结合在了一起,因而消除了时间与空间带来的障碍。<br>主要内容动画首页: <br>首页是访问者的第一印象,采用一些新颖而独特的方式给用户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是成功的第一步。 <br>用FLASH制作的全屏动画,能突出表现企业的形象和产品,由于动画本身易于理解,包含有大量直观的信息量,用户可以在打开首页时,快速获得对贵公司的形象、产品和服务的理解。<br>内容页面: <br>网页内容以贵公司的材料为主,我们可以提供协助进行文案的编辑,照片的拍摄等事项。 <br>采用数据库网页,页面内容可以随时更改(一般的办公室议员即可操作),产品内容也可以随时更改,只要把文字输入,数据库会自动生成网页。<br>其他功能: <br>留言版:客户将意见或订单直接记录在网站的小型数据库中。 <br>公司管理员或以浏览这些记录。 <br>目的:协助企业增强业务的互动性、提高客户满意程度,使用户的信息及时反映。 <br>功能:对客户反馈信息的统一管理,自由删除或回复。 <br>支持认证(即留言要经过审核后才能公布)。 <br>可升级为论坛。<br>反馈表:客户将意见或订单直接发送到指定的邮箱中。 <br>网站推广:我公司通过搜索引擎加注方式,并应用WEBRANKING技术,将网站在全球各大搜索引擎注册,WEBRANKING技术能保证在搜索引擎上有较好的排名。(注,部分搜索引擎是收费服务的,如果贵公司需要在这些收费服务的搜索引擎上注册,所需要的费用由贵公司承担)<br>主要功能模块说明产品电子目录功能 <br>目的:宣传自己的产品,是企业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将自己的产品展现给客户,让客户通过网站便能自由选择地购买企业的产品,是产品预订系统的主要目的。 <br>功能: <br>产品分类管理,可以多级分类,以树状组织表现企业的产品系。 <br>产品资料管理,自由增加、删除、修改产品说明与图片。 <br>可以控制产品是否发布,若不发布,该产品在数据库中,但前台浏览不到。 <br>可以控制产品是否允许客户预订,若不允许,该产品在数据库中,前台不提供预订操作。 <br>产品分类检索。 <br>用户通过搜索查询产品。 <br>最新产品浏览。 <br>热门产品浏览。 <br>产品详细资料显示。 <br>产品点击放大。 <br>产品浏览次数记录与统计。 <br>客户可以发表对产品的评论。 <br>客户可在线填写订单,自由选择预订产品,并管理预订。<br>新闻和产品发布系统 <br>……<br><br>客户管理系统 ……<br>
### 回答1: 东华软件-HIS系统是一种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中。系统设计操作说明是系统的八大册之一,用来指导用户如何正确操作和使用系统。 系统设计操作说明包含了使用系统的基本要求和操作步骤。首先,用户需要了解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流程。操作说明会详细介绍每个功能模块的作用和功能,以及模块间的关联性。用户可以通过阅读操作说明,快速掌握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 其次,操作说明还包括了系统操作的注意事项和提醒。例如,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操作顺序、输入格式要求、数据的完整性等等。这些注意事项能够帮助用户避免错误操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此外,操作说明还会介绍系统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查阅操作说明来找到解决方案。如果问题无法解决,用户还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技术支持渠道来获取帮助。 总之,东华软件-HIS系统的系统设计操作说明是用户正确使用系统的重要参考资料。它能够帮助用户快速上手系统,并以正确的方式进行操作,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用户在使用系统时应该仔细阅读操作说明,并按照操作说明的指导进行操作。 ### 回答2: 东华软件-HIS系统八大册-系统设计操作说明是指东华软件开发的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八大册的系统设计操作说明文档。 在系统设计操作说明中,主要介绍了系统设计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以帮助医院的技术人员和开发人员正确地使用和维护该系统。这些操作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设计目的和范围:详细介绍了该系统设计的目的和范围,帮助用户了解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和应用场景。 2. 系统设计原则和规范:介绍了系统设计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范,包括数据结构设计、软件开发规范、界面设计等,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系统设计流程:详细介绍了系统设计的各个阶段和工作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等,帮助用户了解系统设计的整体过程。 4. 系统设计工具和技术:介绍了系统设计中常用的工具和技术,帮助用户选择适合的工具和技术来进行系统设计。 5. 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和难点:介绍了系统设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关键问题和难点,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注意事项。 6. 系统设计的测试和验收:介绍了系统设计完成后的测试和验收流程,帮助用户保证系统设计的质量和功能完整性。 7. 系统设计的文档和报告:介绍了系统设计中需要编写和提交的各类文档和报告,包括设计文档、测试报告等。 8. 系统设计的维护和优化:介绍了系统设计完成后的维护和优化工作,帮助用户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设计中的问题,并提升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 通过阅读和理解系统设计操作说明,医院的技术人员和开发人员可以更好地使用和维护东华软件-HIS系统,从而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