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和吕布谁更强?

一:看到很多帖上议论最多的是项羽和吕布谁更强?我想讨论一下我个人的观点.首先说明一下,我们讨论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人物,象李元霸这种近乎神话的演义也相信的人请不要参与谈论了,因为你最适合看的是《哪咤,金刚葫芦娃》等作品,来这里发表你的议论太委屈你的智商了!

 

项籍:姓项,名籍,字羽,后人都习惯称其为西楚霸王项羽.下相人(今江苏宿迁)。史书记载:籍长八尺余(《汉书》记载为八尺二寸,合现在1.89米),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惮籍矣!

 

当初起义之时,二十四岁的项羽曾独自斩杀殷通的卫兵近百人,吓得众人趴在地上不敢动弹.(原文: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后来的七十余次大战每次都身先士卒,杀兵斩将.陔下突围之战,刘邦以赏千金封万户侯的决心誓取项羽人头, 韩信更是布下十面埋伏之计围堵截杀.最后还是被项羽冲杀出去.至最后的乌江边上更是下马步战敌骑兵,项羽一个人就独自斩杀数百人!(原文: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在冷兵器时代,战马对武将的作用是非同寻常的,连刘备的糜夫人都会对赵云说:“将军岂可无马”.而当时的项羽在冲突溃围了半天,极度疲劳的情况下,下马持短兵接战敌骑兵部队,仍独自斩杀数百人.实在是非常人所能及!最后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从容自刎而死.

项羽是我们中国历史上千年难得一遇的超级猛将.一个人的勇武在他的有生之年里如此毫无悬念的没有对手,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难怪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可谓非常贴切和实至名归!不愧为中国史上最强之猛将!可以说:“与项羽生长在同一时代,是其他猛将们的悲哀”!

 

生平著名战役:(巨鹿之战---5万杂牌军VS秦精锐30万)
                   (彭城之战---3万精锐骑兵VS刘邦56万诸侯联军)

三国演义中的吕布和隋唐演义里的李元霸一样.其勇猛事迹都是作者杜撰和虚构的.只不过李元霸的演义太过于神话导致部分人只相信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而不相信李元霸大闹四平山,这简直就是活生生的五十步笑百步,非常的幼稚!小说是以好看为主,适当添加些情节是必须的.三国演义为了突出某人的勇或智,也会添加许多故事情节.事实上根据三国志记载:虎牢关讨伐董卓之时,刘备根本没在关前,何来的三英战吕布?另据三国志记载:吕布只和郭汜有过一次的单挑,并将其刺伤.至于他和张飞,许褚,典韦等人的单挑,纯粹是子虚乌有的小说描写.因此吕布之勇多见于演义.

 

历史上的吕布,非常惧怕董卓,被董卓以手戟投掷后,还要跪拜道歉.因为自己和董卓的婢女私通,怕被发觉而惶恐不安.(原文:卓拔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为卓顾谢,卓意亦解.由是阴怨卓.卓常使布守中閤,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这里我们可以把项羽和吕布做个对比:二十四岁的项羽胆敢一个人在郡守府当着这么多卫兵的面斩杀太守殷通,并独自斩杀殷通的卫兵近百人,吓得众人趴在地上不敢动弹.展示了其非凡的勇气和武艺.(原文:籍遂拔剑斩守头.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而再看吕布,受辱后还要跪拜道歉,惶恐不安.以吕布在演义中虎牢关独战三英的神勇,大可愤而杀董贼,区区董府数百卫兵,他难道还怕吗?演义中的关羽都能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难道关羽靠武力能做到的事吕布做不到吗?难道这董府的卫兵比百万军队还厉害不成?另外更可笑的是:演义中的关羽能在百万军中取颜良首级如探囊取物,那拥有赤兔马的吕布在百万军中取曹操的首级还不更容易吗?到后来怎么可能反被曹操打败呢?所以说演义就是小说,只要好看,只要有人看,天马行空的想象都是可以的.然而当今社会居然还有人连如此离谱的演义都能当真,未免也太对不起自己的智商了吧!

 

历史上类似勇猛超出常人许多的人物还有一些,比如东晋的冉闵,五代的李存孝等.他们所在的年代那可都是无人能望其项背的超级猛将.由此推论:吕布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武力排名第一可以说的过去,但与我们整个历史长河中的一些超级猛将相比,还是相差很大.更别说和项羽相比.那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