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String.intern()方法
这个方法在jdk1.6与idk1.7之后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因为jdk1.7之后,方法区中字符串常量池的位置从方法区变成了堆上,intern()方法也做了相应的修改。
(注:jdk1.8已经移除了方法区,取而代之的是元空间)
直接看一个网上很流行的例子。
String s = new String("1");
s.intern();
String s2 = "1";
System.out.println(s == s2);
String s3 = new String("1") + new String("1");
s3.intern();
String s4 = "11";
System.out.println(s3 == s4);
如果是jdk1.6 ,那么运行的结果是false,false。如果是jdk1.7,运行的结果是false,true。
JDK1.6
先针对jdk1.6来分析。intern()方法在jdk1.6中的工作原理是:
String s = new String("aaa");s.intern();在常量池中寻找常量“aaa”,如果存在,则返回这个池中的字符串,如果不存在,将s指向的堆上的对象“aaa”复制后存在常量池中,并返回池中“aaa”的一个引用(这其实说明了运行时常量池具有动态性)。
按照上面的描述开始进行分析。
String s = new String("1");
这句话实际创建了两个对象,一个是常量池中的字符串常量“1’”,另一个是堆上的String对象,s是它的引用。
s.intern();
这一句在池中寻找“1”,可以找到。所以池中没有发生改变。
String s2 = "1";
在池中寻找“1”,可以找到,所以s2指向池中“1”
所以运行之后s指向堆中对象,s2指向池中对象,当然不是指向同一个对象,结果为false.
继续往下看
String s3 = new String("1") + newString("1");
这句话执行之后,s3指向堆上值为“11”的一个对象,池中有“1”,但是没有“11”.
s3.intern();
在池中寻找“11”,没有找到,所以在池中添加了“11”
String s4 = "11";
在池中寻找“11”,能够找到,所以s4指向了池中的“11”
所以运行后,s3指向堆中的对象,s4指向池中对象,结果为false.
jdk1.6实现的内存解析图
JDK1.7
再来针对jdk1.7进行分析。
字符串常量池的位置从方法区变成了堆上。jdk1.7中intern()工作原理:
String s = new String("aaa");s.intern(); 在常量池中寻找“aaa”,如果已经存在,则返回池中“aaa”这个对象。如果不存在,那么不会在常量池中复制一份s指向的对象“aaa”,而是在常量池中记录了首次出现的对象引用。假设这个引用叫p,p与s指向了堆上同一个对象,即p = s。
根据上面的描述,开始进行逐句分析。
String s = new String("1");
这句话实际创建了两个对象,一个是常量池中的字符串常量“1’”,另一个是堆上的String对象,s是它的引用。
s.intern();
这一句在池中寻找“1”,可以找到。所以池中没有发生改变。
String s2 = "1";
在池中寻找“1”,可以找到,所以s2指向池中“1”
所以运行之后s指向堆中对象,s2指向池中对象,当然不是指向同一个对象,结果为false.
这一部分与jdk1.6版本运行的结果是一样的,因为intern()查找的字符串在常量池中都已经存在了。
继续往下看
String s3 = new String("1") + newString("1");
这句话执行之后,s3指向堆上值为“11”的一个对象,池中有“1”,但是没有“11”.
s3.intern();
在常量池中寻找“11”,没有找到,此时不是在常量池中添加“11”,而是在常量池中添加一个堆上“11”对象的引用,假设这个引用叫p,p = s3.intern()。p和s3指向的是堆中的同一个对象,p = s3。
String s4 = "11".
在常量池中寻找“11”这个对象,发现p指向的对象正是“11”,那么s4也指向了堆上的“11”对象。
那么s3与s4最后都指向了堆上的“11”对象,所以s3 = s4.
jdk1.7实现的内存解析图
关于在字符串对象的生成方式(堆中与常量池中)可以参考:http://blog.csdn.net/xdugucc/article/details/78193805
如果有错误之处,请留言交流,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