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TEMU平台的快速扩张与规范化发展,对商品质量、合规性的要求也在显著提升。近期,TEMU官方更新了平台禁售商品清单,明确强调以下5类商品未通过其认证机制,需商家立即进行自查和整改。本文将逐类解析禁售原因、潜在风险,并提供实用自查建议,帮助卖家规避商品下架、账号冻结乃至赔付风险。
什么是TEMU认证?
TEMU认证是一套以商品合规、安全及市场准入为核心的审核体系,主要通过平台算法、人工审核和第三方机构认证等方式,对在售商品进行多维审查。目的是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建立一个更加安全、可信赖的跨境购物环境。
一旦商品被判定为“未通过TEMU认证”,轻则隐藏商品或限制流量,重则下架封店,不容小觑。
这5类商品未通过认证,需重点关注!
1. 医疗辅助类产品(含护理设备)
例如:脱毛仪、口腔护理仪、红外理疗仪、助听器、眼部按摩仪等。
风险提示:
-
产品无医疗器械注册证;
-
海外需提供FDA、CE等认证,但不少产品缺乏;
-
功能描述涉嫌虚假宣传,比如“治愈”“医学疗效”等说法触碰平台红线。
操作建议:
-
自查商品页面描述是否存在医疗效能表述;
-
核实产品是否拥有国家注册认证(如FDA、CFDA、CE);
-
移除过度承诺和易引发平台关注的功能标签。
2. 儿童用品类高风险商品
如儿童智能手表、仿真玩偶、滑板车、电动玩具等。
风险提示:
-
材质环保不达标(含有害物质如铅、邻苯类);
-
缺少强制性认证标识(如EN71、ASTM F963、CPC、3C认证);
-
玩具类产品功能复杂(摄像头、GPS)可能涉嫌信息安全问题。
操作建议:
-
提交完整的国内外检测报告与合规认证;
-
避免上传带有智能功能的产品,或明确功能属于娱乐范畴;
-
可使用跨境卫士在多地区IP环境下模拟终端浏览,检验是否会被内容审查系统警告。
3. 仿牌与擦边球款式商品
典型品类如:带有知名品牌相似图案、Logo的服饰、箱包、鞋履,以及盗版的玩偶、影视衍生品等。
风险提示:
-
涉嫌侵犯商标权或版权;
-
多属于知识产权投诉高发领域;
-
被举报后几乎100%下架封商品。
操作建议:
-
使用图像搜索工具对比商品外观与各大品牌素材,规避相似设计;
-
提前通过美国、欧盟等公开商标库进行注册信息排查;
-
使用跨境卫士进行账号间流量管理,避免一个“问题商品”牵连主账号。
4. 电子类商品中的非标品与定制配件
如第三方加装的相机组件、电池组、Type-C转接头、磁吸充电环等。
风险提示:
-
无法出示原厂技术支持或认证文件;
-
较高出现过热、短路、电磁干扰等质量问题;
-
描述中存在“万能通用”“适用所有设备”等误导性宣传。
操作建议:
-
提供具体适用型号及兼容说明,并附带检测报告;
-
避免使用“原装”“Apple同款”等敏感定语;
-
聚焦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提升信任度,比如“支持iPhone 14 Pro Max,经过日常测试稳定使用3个月”。
5. 涉及危险物质或功能的商品
如打火机、防狼喷雾、电击器、多功能折刀等。
风险提示:
-
明文被多国海关禁止进口,违禁率高;
-
系列商品属平台不可售目录(危险品);
-
商品一旦触发风控,关联商品也容易同步被核查。
操作建议:
-
彻底清理店铺中类似商品,不要抱着“试试看”的侥幸心理;
-
标准工具无法判断的物品,也需参考各国亚马逊、eBay 站点规则;
-
对于和主力SKU无强关联的商品建议直接下架,保持店铺整体安全评级。
如何进行商品自查?快速自检步骤
-
登录商家后台—商品管理,筛选近30天上架商品;
-
重点留意功能性产品、儿童类、电子/电池商品;
-
对比平台最新禁售清单(可在TEMU最新公告板/运营手册中获取);
-
核查商品是否拥有符合出口国的合法认证;
-
使用浏览器插件对图片进行反查,验证是否存在品牌雷同;
-
定期使用工具如“跨境卫士”进行账号隔离测试,避免一个高风险商品牵连导致封铺。
为什么不能忽视这轮禁售清单更新?
TEMU此番更新,背后不仅仅是产品合规问题,更反映出平台向“高质量供应链”的战略转型。俗称“野蛮增长”阶段开始收口,平台更愿意扶持稳定、合规、有交付能力的商家。
此外,平台流量分配机制也会向安全分高商户倾斜,违规商品越多、越频繁的账号,权重和曝光会持续下降,很难起量。
实操经验分享:早做准备,远离风险
一位主营家用电子设备的卖家曾因“未提供CE认证”被平台直接冻结含90+链接的母账号。后续通过细致整改,每个功能型商品都关联合规证书,重新提交审核,才逐步恢复上架。
在整改阶段,他借助跨境卫士建立多个独立封闭的测试账号,对不同合规策略进行小范围测试,避免主账号接连触碰红线。这类“沙箱测试”思路既安全又高效,值得其他商家借鉴。
写在最后:合规即护城河
跨境电商的下半场,不再是“选品即胜负”,而是“谁更了解规则,谁更能稳定供货”。随着TEMU、SHEIN、Amazon不断加码平台治理,商家越早建立合规意识,越能积累长期竞争力。
本次禁售清单的更新,是一次“提前考试”,也给了所有商户一个警钟——别等账号被封了,才想起来商品描述还写着“效果立现”。
是时候清理一下商品库,别让一个不合规的SKU,拖垮你的所有努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各平台合规政策、商品检测路径或防封策略,也可以通过专业工具如跨境卫士进行测试和管理。在跨境这条路上,多一点稳妥,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