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Redis架构设计到使用场景-主从集群和分片集群

专栏目录

1-Redis架构设计到使用场景-四种部署运行模式(上)
2-Redis架构设计到使用场景-四种部署运行模式(下)
3-Redis架构设计到使用场景-主从集群和分片集群
4-Redis架构设计到使用场景-string、list、set、zset、hash使用场景
4-Redis架构设计到使用场景-Redis数据结构与使用场景
5-Redis架构设计到使用场景-Redis请求执行过程
6-Redis架构设计到使用场景-存储原理-数据类型底层结构
7-Redis架构设计到使用场景-持久化机制、缓存失效策略、缓存命中率
8-Redis架构设计到使用场景-缓存穿透、缓存雪崩、缓存预热、缓存降级

集群模式

假设上千万、上亿用户同时访问 Redis,QPS 达到 10 万+。这些请求过来,单机 Redis 直接就挂了。系统的瓶颈就出现在 Redis 单机问题上,此时可以通过主从复制解决该问题,实现系统的高并发。

主从模式中,当主节点宕机之后,从节点是可以作为主节点顶上来继续提供服务,但是需要修改应用方的主节点地址,还需要命令所有从节点去复制新的主节点,整个过程需要人工干预。于是,在 Redis 2.8 版本开始,引入了哨兵(Sentinel)这个概念,在主从复制的基础上,哨兵实现了自动化故障恢复

哨兵模式中,单个节点的写能力,存储能力受到单机的限制,动态扩容困难复杂。于是,Redis 3.0 版本正式推出 Redis Cluster 集群模式,有效地解决了 Redis 分布式方面的需求。Redis Cluster 集群模式具有高可用可扩展性分布式容错等特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edis Cluster 采用无中心结构,每个节点都可以保存数据和整个集群状态,每个节点都和其他所有节点连接。Cluster 一般由多个节点组成,节点数量至少为 6 个才能保证组成完整高可用的集群,其中三个为主节点,三个为从节点。三个主节点会分配槽,处理客户端的命令请求,而从节点可用在主节点故障后,顶替主节点。

如上图所示,该集群中包含 6 个 Redis 节点,3 主 3 从,分别为 M1,M2,M3,S1,S2,S3。除了主从 Redis 节点之间进行数据复制外,所有 Redis 节点之间采用 Gossip 协议进行通信,交换维护节点元数据信息。

总结下来就是:读请求分配给 Slave 节点,写请求分配给 Master,数据同步从 Master 到 Slave 节点。

分片

单机、主从、哨兵的模式数据都是存储在一个节点上,其他节点进行数据的复制。而单个节点存储是存在上限的,集群模式就是把数据进行分片存储,当一个分片数据达到上限的时候,还可以分成多个分片。

Redis Cluster 采用虚拟哈希槽分区,所有的键根据哈希函数映射到 0 ~ 16383 整数槽内,计算公式:HASH_SLOT = CRC16(key) % 16384。每一个节点负责维护一部分槽以及槽所映射的键值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edis Cluster 提供了灵活的节点扩容和缩容方案。在不影响集群对外服务的情况下,可以为集群添加节点进行扩容也可以下线部分节点进行缩容。可以说,槽是 Redis Cluster 管理数据的基本单位,集群伸缩就是槽和数据在节点之间的移动。

简单的理解就是:扩容或缩容以后,槽需要重新分配,数据也需要重新迁移,但是服务不需要下线。

假如,这里有 3 个节点的集群环境如下:

  • 节点 A 哈希槽范围为 0 ~ 5500;
  • 节点 B 哈希槽范围为 5501 ~ 11000;
  • 节点 C 哈希槽范围为 11001 ~ 16383。

此时,我们如果要存储数据,按照 Redis Cluster 哈希槽的算法,假设结果是: CRC16(key) % 16384 = 6782。 那么就会把这个 key 的存储分配到 B 节点。此时连接 A、B、C 任何一个节点获取 key,都会这样计算,最终通过 B 节点获取数据。

假如这时我们新增一个节点 D,Redis Cluster 会从各个节点中拿取一部分 Slot 到 D 上,比如会变成这样:

  • 节点 A 哈希槽范围为 1266 ~ 5500;
  • 节点 B 哈希槽范围为 6827 ~ 11000;
  • 节点 C 哈希槽范围为 12288 ~ 16383;
  • 节点 D 哈希槽范围为 0 ~ 1265,5501 ~ 6826,11001 ~ 12287

这种特性允许在集群中轻松地添加和删除节点。同样的如果我想删除节点 D,只需要将节点 D 的哈希槽移动到其他节点,当节点是空时,便可完全将它从集群中移除。

主从模式

Redis Cluster 为了保证数据的高可用性,加入了主从模式,一个主节点对应一个或多个从节点,主节点提供数据存取,从节点复制主节点数据备份,当这个主节点挂掉后,就会通过这个主节点的从节点选取一个来充当主节点,从而保证集群的高可用。

回到刚才的例子中,集群有 A、B、C 三个主节点,如果这 3 个节点都没有对应的从节点,如果 B 挂掉了,则集群将无法继续,因为我们不再有办法为 5501 ~ 11000 范围内的哈希槽提供服务。

所以在创建集群的时候,一定要为每个主节点都添加对应的从节点。比如,集群包含主节点 A、B、C,以及从节点 A1、B1、C1,那么即使 B 挂掉系统也可以继续正确工作。

因为 B1 节点属于 B 节点的子节点,所以 Redis 集群将会选择 B1 节点作为新的主节点,集群将会继续正确地提供服务。当 B 重新开启后,它就会变成 B1 的从节点。但是请注意,如果节点 B 和 B1 同时挂掉,Redis Cluster 就无法继续正确地提供服务了。

优点
  • 无中心架构;
  • 可扩展性,数据按照 Slot 存储分布在多个节点,节点间数据共享,节点可动态添加或删除,可动态调整数据分布;
  • 高可用性,部分节点不可用时,集群仍可用。通过增加 Slave 做备份数据副本。
  • 实现故障自动 failover,节点之间通过 gossip 协议交换状态信息,用投票机制完成 Slave 到 Master 的角色提升。
缺点
  • 数据通过异步复制,无法保证数据强一致性
  • 集群环境搭建复杂,不过基于 Docker 的搭建方案会相对简单。

专栏目录

1-Redis架构设计到使用场景-四种部署运行模式(上)
2-Redis架构设计到使用场景-四种部署运行模式(下)
3-Redis架构设计到使用场景-主从集群和分片集群
4-Redis架构设计到使用场景-string、list、set、zset、hash使用场景
4-Redis架构设计到使用场景-Redis数据结构与使用场景
5-Redis架构设计到使用场景-Redis请求执行过程
6-Redis架构设计到使用场景-存储原理-数据类型底层结构
7-Redis架构设计到使用场景-持久化机制、缓存失效策略、缓存命中率
8-Redis架构设计到使用场景-缓存穿透、缓存雪崩、缓存预热、缓存降级

所有文章都是以专栏系列编写,建议系统性学习,更容易成为架构师!
博主每天早晚坚持写博客给与读者价值提升,为了让更多人受益,请多多关照,如果觉得文章质量有帮助到你,请关注我的博客,收藏此文,持续提升,奥利给!
另外我不打算靠运营方式拿到博客专家的认证,纯纯的科技与狠活来征服读者,就看读者的感恩之心了,祝你好运连连。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xianghan收藏册

极简精品作,一分也是一份鼓励哦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