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二)-程序结构以及方法的使用

程序结构

Java中的三种程序结构:

  • 顺序结构
  • 分支选择结构
  • 循环结构

顺序结构

  • Java的基本结构就是顺序结构,除非特别指明,否则就按照顺序一句一句执行,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一种基本算法结构。顺序结构在程序流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下的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

分支选择结构

if(条件表达式){ 语句; }

意义:if语句可以对条件表达式进行一次测试,若为真,则执行下面的语句,否则跳过。(条件表达式必须是布尔表达式)

if-else双选择结构:如果条件为true,执行一个操作,为false执行另一个操作。

image

if-else-if多选择语句

if(布尔表达式1) {

语句块1;

} else if(布尔表达式2) {

语句块2;

}………

else if(布尔表达式n){

语句块n;

} else {

语句块n+1;

}

逐条对if语句进行判断,如果条件匹配,则执行对应语句块,否则继续对if语句进行判断。 image

switch多选择结构

根据表达式值的不同执行不同的操作

在Java7之后 case标签可以是char、byte、short、int、Char、Byte、Short、Integer、String、enum。

switch (表达式) {

 

    case 值1:

 

      语句序列;

 

      [break];

 

    case 值2:

 

       语句序列;

 

      [break];

 

         … … …      … …

 

    [default:

 

       默认语句;]

 

}

switch语句会根据表达式的值,从相匹配的的case标签处开始执行,一直执行到break语句或者是switch语句结尾。如果没有找到匹配的case标签,则会进入default语句(如果default语句存在的话)。

image

循环结构

while语句格式

while (布尔表达式) {

 

      循环体;

 
  }
  • 在循环刚开始时,会计算一次“布尔表达式”的值,若条件为真,执行循环体。而对于后来每一次额外的循环,都会在开始前重新计算一次。 语句中应有使循环趋向于结束的语句,否则会出现无限循环–––"死"循环。

image

do while语句格式

do{

    循环体;

  }while(布尔表达式);
  • 先执行循环体,后判断boolean表达式,循环体至少执行一次,而while循环可能一次都不执行

For循环

For循环语句是支持迭代的一种通用结构,是最有效最灵活的循环结构

for(循环变量初始化; 布尔表达式;循环变量改变语句)

image

  • for循环在第一次反复之前要对循环变量进行初始化。随后,它会进行条件测试,而且在每一次反复的时候,循环变量进行某种形式的“改变”。
  1. 初始化部分设置循环变量的初值
  2. 条件判断部分为任意布尔表达式
  3. 迭代因子控制循环变量的增减

如何使用循环结构

  • 当不知道执行次数循环次数的时候使用while循环;当至少执行一次的时候用do while循环;当有明确循环次数的时候使用for循环。

一般而言,能用while循环的都能用for循环解决,而且for循环更加整洁大方。

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

  • 在任何循环语句的主体部分,均可用break控制循环的流程。break用于强制退出循环,不执行循环中剩余的语句。
  • continue语句用在循环语句体中,用于终止某次循环过程,即跳过循环体中尚未执行的语句,接着进行下一次是否执行循环的判定。

无线循环的两种方式

  1. while(true){}
  2. for(;;){}

关于嵌套循环

  1. 内存循环先执行,外层循环后执行
  2. 在表格打印中,外层循环一般用来控制行数
  3. 循环停止的两个关键字 break和continue

方法

public class IfDemo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print();   //在main方法中调用 自己编写的print()方法


		 int sum=add();  //调用有返回值的方法

		 System.out.println(sum);

	
	}


	//定义一个无返回值的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定义一个有返回值的方法
	public static int add(){
	
		
		int a=10;

		int b=10;

		return a+b;
	}
}

通过上述代码,定义了两种方法,分别是:

  1. 无返回值的方法
  2. 带有返回值的方法

对于带有返回值的方法,需要使用return关键字,返回方法中的结果。

方法中除了可以带有返回值外,还可以在方法名称()中增加参数。格式如下:

访问修饰符 返回值 方法名称(参数类型 参数名称,参数类型 参数名称){}

return关键字的特性

  • 只要在方法中遇到了return关键字,则方法结束调用(换言之,可以结束方法)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