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管理杂谈

  虚拟内存管理函数(如VirtualAlloc()之类)所分配的内存区域一般都是大块的。它所分配的内在区域有如下限制:

    1 对于用户程序,区域的基址会被对齐到系统的分配粒度(allocation granularity,64KB)的整数倍。对于内核程序没有这个限制,但它也要将区域的基地址对齐到页面大小(x86上为4KB,IA-64为8KB)。对于用户程序所分配的区域其实也是页面大小的整数倍,因为64KB一定是4KB或8KB的整数倍

    2 无论是用户程序,还是内核程序所分配的区域,其大小都会被向上取整到页面大小的整数倍

 

  虚拟内存的分配一般分为两步:预订(reserve)与提交(commit)。预订就表示这块空间被保留下来了,不能再在此处分配。另外,预订过的内存空间还是不能使用的,必须经过提交(分配物理内存,并与区域建立映射关系)之后才能够访问。当然,这两步也可以并为一步来执行。

 

  当需要分配小块的内存时,若再使用VirtualAlloc()之类的函数,就会造成内存的浪费。例如程序中需要分配4Bytes的内存,如果使用VirtualAlloc()来分配,那么至少要取整到4KB,并且还要对齐到64KB的整数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堆(Heap)来管理内存了。

 

  堆可以在两种大的区域内管理内存,大的区域可以通过VirtualAlloc()从“内存管理器”预订的,也可以是从已映射到进程地址空间的“内存映射文件对象”中预订的。

 

  堆的分配粒度非常小:在32-bit系统中为8Bytes,在64-bit系统中为16Bytes。

 

  堆分为默认堆与私有堆,一个进程只有一个默认堆,它在进程启动的时候创建,一直到进程结束。默认堆在默认情况下被预订为1MB,不过可以在链接应用程序的时候,指定/Heap标识来改变其大小,而且还可以指定提交的默认大小。该大小只是初始大小,默认堆会随着需要而不断增大,直到整个地址空间。(随便提一下,每个线程都拥有一个用户模式的栈,stack,当一个线程创建的时候,1MB大小的线程栈会被预订,当然可以通过CreateThread()与/stack选项来调节它的大小)

  一个重要的概念:堆是属于进程范围的,栈是属于线程范围的。

   私有堆可以使用HeapCreate来创建,可以多个。私有堆在创建的时候,若HeapCreate函数的dwMaximumSize参数为0,则为可增长堆,不为0则为不可增长堆。对于可增长堆,堆的大小取决于可用内存大小。对于不可增长堆有一个限制:在堆中一次性可以分配的最大块不能超过0x7fff8(这个限制我始终不明白)。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从定义出发,阐述了它是如何让计算机“看懂”图片里的文字,通过扫描仪等设备读取文本图像并转换成计算机可编辑的文本。文中列举了OCR在办公、图书馆、交通、金融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实例,如快速处理纸质文件、车牌识别、银行支票处理等。接着回顾了OCR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初的萌芽到如今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化时代,期间经历了从简单字符识别到复杂场景下的高精度识别的演变。技术层面,深入解析了OCR的关键技术环节,包括图像预处理、文本检测、文本识别和后处理,每个环节都采用了先进的算法和技术手段以确保识别的准确性。最后探讨了OCR在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如复杂场景下的识别准确率、特殊字体和语言的支持以及数据安全问题,并展望了其与人工智能融合后的广阔前景。 适合人群:对OCR技术感兴趣的技术爱好者、开发者以及希望了解该技术在各行业应用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用户理解OCR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②展示OCR在多个行业中的具体应用场景,如办公自动化、金融票据处理、医疗病历管理等;③探讨OCR技术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涵盖了OCR技术的基础知识,还深入探讨了其背后的技术细节和发展趋势,对于想要深入了解OCR技术及其应用的人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