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Vim编程——配置与技巧

配置

基本配置[1] [2]

"开启语法高亮
syntax on
"依文件类型设置自动缩进
filetype indent plugin on
 
"显示当前的行号列号:
set ruler
"在状态栏显示正在输入的命令
set showcmd
 
"关闭/打开配对括号高亮
"NoMatchParen
DoMatchParen

行号的显示与隐藏[3]

"显示行号:
set number
"为方便复制,用<F2>开启/关闭行号显示:
nnoremap <F2> :set nonumber!<CR>:set foldcolumn=0<CR>

启用Modeline(即允许被编辑的文件以注释的形式设置Vim选项,详见Vim Wiki: Modeline magic[4]

set modeline

如果终端使用的是深色背景:

"为深色背景调整配色
set background=dark

插件管理

下文的配置很多都依赖于第三方开发的 Vim 插件。为了方便地安装和维护这些插件,推荐先安装一种插件管理工具,目前较为流行的是 Vundle pathogen。二者功能类似,但 Vundle 的配置更灵活, pathogen 则相对简洁。二者都能很好地与Git结合,安装插件十分方便。

如果你使用 Git 管理你的配置文件,那么还可以将 Pathogen 或 Vundle 与 Git 的 Submodule 功能管理插件结合[5],使得在多台电脑间同步插件及在本地更新插件变得十分便捷。

# 在存放配置文件的主文件夹下,添加一个 submodule
git submodule add https://github.com/gmarik/vundle.git .vim/bundle/vundle
 
# 用类似的办法添加多个插件后,以后升级插件只需:
git submodule update
 
# 如果其它电脑 checkout 出配置文件后,要先:
git submodule init

插件管理工具无需通过系统的包管理系统安装,只要将需要的文件放在 ~/.vim/ 目录中即可。这样,一套配置文件也可以方便地用在多个不同的系统环境中。

代码补全

Vim 7已经内置了代码补全功能[6],补全操作可分为两种:

关键字补全
即简单地补全到文档中已有的词,快捷键为 Ctrl-NCtrl-P
智能补全
Vim 7中引入 Omni Complete,可根据语义补全,快捷键为 Ctrl-X Ctrl-O

Vim的补全菜单操作方式与一般IDE的方式不同,可加入如下设置[7]

"让Vim的补全菜单行为与一般IDE一致(参考VimTip1228)
set completeopt+=longest
 
"离开插入模式后自动关闭预览窗口
autocmd InsertLeave * if pumvisible() == 0|pclose|endif
 
"回车即选中当前项
inoremap <expr> <CR>       pumvisible() ? "\<C-y>" : "\<CR>"
 
"上下左右键的行为
inoremap <expr> <Down>     pumvisible() ? "\<C-n>" : "\<Down>"
inoremap <expr> <Up>       pumvisible() ? "\<C-p>" : "\<Up>"
inoremap <expr> <PageDown> pumvisible() ? "\<PageDown>\<C-p>\<C-n>" : "\<PageDown>"
inoremap <expr> <PageUp>   pumvisible() ? "\<PageUp>\<C-p>\<C-n>" : "\<PageUp>"

如需自动补全,可安装AutoComplPop插件,安装后如需在补全是显示文档(预览),可加入设置:

let g:acp_completeoptPreview = 1

注释管理

经常要将一段代码注释掉或取消注释,而尤其对于某些只支持单行注释的语言来说,逐行加注释很麻烦,这时快速注释(或取消注释)代码的插件就显得很有用了。

常见的注释管理插件为The NERD Commenter,默认支持多种语言,使用方法也很简单:只需在可视(V)模式中选择一段代码,按下\cc加逐行注释,\cu取消注释,\cm添加块注释。

如有其它需求,也可考虑commentsEnhCommentify等插件。

缩进

使用自动缩进可能需要设置,vim中对自动缩进的详细设置办法见Vim代码缩进设置

在不同的模式中调整缩进的方法不同:

插入模式
Ctrl-T增加缩进, Ctrl-D减小缩进。
命令模式
>> 右缩进, << 左缩进,注意 n<< n>>是缩进多行,如 4>>
可视模式
< > 用于左右缩进, n< n> 可做多节缩进,如 2>

另外,= 可对选中的部分进行自动缩进;]p可以实现p的粘贴功能,并自动缩进。

代码浏览与跳转

代码跳转类似于IDE中的Ctrl+点击功能。与代码补全类似,代码浏览工具亦可分为基于文本分析的和基于代码理解的两类。

简单代码跳转

在命令模式下可直接使用下述指令:[8]

跳转到定义
gd到局部变量的定义, gD到全局变量的定义
搜索
*, # 可对光标处的词向前/向后做全词搜索, g*, g# 做相对应的非全词匹配搜索
代码块首尾
[[, ]] 可跳到当前代码块起始或结束的大括号处。
括号首尾
% 可在配对的括号、块首尾之前跳转。
位置历史
Ctrl-O 在历史记录中后台, Ctrl-I 则为前进。

基于代码理解的跳转

该功能依赖于ctags工具。[9]安装好ctags后,在存放代码的文件夹运行

ctags -R .

即可生成一个描述代码结构的tags文件。

Hint.gif
提示:
ctags的功能很强大,更详细的配置请参考其文档。

建议在~/.vimrc中添加如下配置以使Vim在父目录中寻找tags文件[10]

set tags=tags;/

设置好后,可在Vim中使用如下功能:Ctrl-]转至最佳匹配的相应Tag,Ctrl-T返回上一个匹配。如果有多个匹配,g Ctrl-]可显示所有备选的tags。如有需要,可互换Ctrl-]g Ctrl-] [11]

"在普通和可视模式中,将<c-]>与g<c-]>互换
nnoremap <c-]> g<c-]>
vnoremap <c-]> g<c-]>
 
nnoremap g<c-]> <c-]>
vnoremap g<c-]> <c-]>

就地编译和错误处理

使用:make可调用make命令编译程序,配合Vim内置的QuickFix功能,可以像IDE一样打开一个窗口展示编译错误和警告,通过它还可以方便地跳转到各编译错误的产生位置。

常用的命令有:cw[indow](如有错误打开quickfix窗口)、:cn(跳到下一个错误)、:cp(跳到前一个错误)等,具体可:help quickfix

如果想在有错时自动打开quickfix窗口[12]

" 编译后,如有错误则打开quickfix窗口。(光标仍停留在源码窗口)
"
" 注意:需要开启netsting autocmd
autocmd QuickFixCmdPost [^l]* nested cwindow
autocmd QuickFixCmdPost    l* nested lwindow

默认情况下,:mak[e]会跳转到第一个错误,如果不想启用这个功能,请使用:make!

代码折叠

代码较长时可启用代码折叠功能,如按语法高亮元素折叠:

set foldmethod=syntax
"默认情况下不折叠
set foldlevel=99

随后即可使用z系列命令管理代码折叠。如za会翻转当前位置的折叠状态,zA会递归翻转当前层所有代码的折叠状态等。当然也可以把功能键映射到za:

map <F3> za

查看文档

K 键可用于查看当前函数的文档。

其它插件

近来仍被积极维护的代码托管在 GitHub 上的插件[13]

Fugitive
让 Vim 更好地与 Git 整合。
Powerline
炫丽实用的状态栏
Tagbar
taglist 更现代的代码结构浏览工具
The NERD tree
以树形结构浏览文件夹中的文件
Syntastic
语法检查
surround.vim
快速删除/修改光标周围配对的括号

其它常用插件[14]

Project
方便管理工程中的文件
snipmate.vim
在编辑中实现模板展开
a.vim
.cpp/.h等文件对中跳转
matchit.zip
增强 %的功能
winmanager
将文件管理窗口和taglist堆叠起来。

相关文档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灵活、可移植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领域的开发。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如if语句、循环语句等)、函数、指针等。在编写C程序时,需要注意变量的声明和定义、指针的使用、内存的分配与释放等问题。C语言中常用的数据结构包括: 1. 数组:一种存储同类型数据的结构,可以进行索引访问和修改。 2. 链表:一种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结构,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3. 栈: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压入(push)和弹出(pop)操作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取出。 4. 队列: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入队(enqueue)和出队(dequeue)操作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取出。 5. 树:一种存储具有父子关系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中序遍历、前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等方式进行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6. 图:一种存储具有节点和边关系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广度优先搜索、深度优先搜索等方式进行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这些数据结构在C语言中都有相应的实现方式,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景。C语言中的各种数据结构都有其优缺点,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数据结构的优缺点: 数组: 优点:访问和修改元素的速度非常快,适用于需要频繁读取和修改数据的场合。 缺点: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不适合存储大小不固定的动态数据,另外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分配的,当数组较大时可能会导致内存碎片化。 链表: 优点:可以方便地插入和删除元素,适用于需要频繁插入和删除数据的场合。 缺点:访问和修改元素的速度相对较慢,因为需要遍历链表找到指定的节点。 栈: 优点:后进先出(LIFO)的特性使得栈在处理递归和括号匹配等问题时非常方便。 缺点:栈的空间有限,当数据量较大时可能会导致栈溢出。 队列: 优点:先进先出(FIFO)的特性使得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灵活、可移植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领域的开发。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如if语句、循环语句等)、函数、指针等。下面详细介绍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 1. 变量和数据类型 在C语言中,变量用于存储数据,数据类型用于定义变量的类型和范围。C语言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包括基本数据类型(如int、float、char等)和复合数据类型(如结构体、联合等)。 2. 运算符 C语言中常用的运算符包括算术运算符(如+、、、/等)、关系运算符(如==、!=、、=、<、<=等)、逻辑运算符(如&&、||、!等)。此外,还有位运算符(如&、|、^等)和指针运算符(如、等)。 3. 控制结构 C语言中常用的控制结构包括if语句、循环语句(如for、while等)和switch语句。通过这些控制结构,可以实现程序的分支、循环和多路选择等功能。 4. 函数 函数是C语言中用于封装代码的单元,可以实现代码的复用和模块化。C语言中定义函数使用关键字“void”或返回值类型(如int、float等),并通过“{”和“}”括起来的代码块来实现函数的功能。 5. 指针 指针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变量地址的变量。通过指针,可以实现对内存的间接访问和修改。C语言中定义指针使用星号()符号,指向数组、字符串和结构体等数据结构时,还需要注意数组名和字符串常量的特殊性质。 6. 数组和字符串 数组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同类型数据的结构,可以通过索引访问和修改数组中的元素。字符串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文本数据的特殊类型,通常以字符串常量的形式出现,用双引号("...")括起来,末尾自动添加'\0'字符。 7. 结构体和联合 结构体和联合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复合数据类型。结构体由多个成员组成,每个成员可以是不同的数据类型;联合由多个变量组成,它们共用同一块内存空间。通过结构体和联合,可以实现数据的封装和抽象。 8. 文件操作 C语言中通过文件操作函数(如fopen、fclose、fread、fwrite等)实现对文件的读写操作。文件操作函数通常返回文件指针,用于表示打开的文件。通过文件指针,可以进行文件的定位、读写等操作。 总之,C语言是一种功能强大、灵活高效的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结构,可以为编程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