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兰亭与中和之美

《兰亭序》是王羲之在微醉状态下创作的行书杰作,展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性情与自然的融合。这篇书法作品以其情感丰富、笔墨流畅,传达了作者对生死、天道的感悟,体现了中庸与中和的哲学思想。王羲之在字体形态上的创新,如20个各具特色的“之”字,展现了其高超的笔墨技巧,对后世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兰亭序》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使其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孟云飞 孙秀明/文

晋人不仅向内心发现了自己的深情,而且也向外发现了自然。行书到了魏晋时期,很快成为文人士大夫的性情之书,生活之书。书札信函,边思边书,或真或草,笔墨之间传达出书者或喜、或悲、或感伤、或舒雅的浓郁情感色彩。张怀瓘在《六体书论》中准确描述了行书的形体:“晨鸡踉蹡而将飞,暮鸦联翩而欲下。贵其家承蹑不绝,气候流通。逸少则动合规仪,调谐金石,天姿神纵,无以寄辞。”“子敬宏逸遒健,过于家尊。”可以说,正是王羲之、王献之在行书领域的探索,为行书打上了天下第一书的标签,以他们的翩翩君子之风,挥洒出独领风骚的魏晋风度。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是在王羲之微醉状态下,无意为书,心手双畅的杰作;以气韵生动,自然流畅,潇洒飘逸的笔墨,描述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暮春之初,群贤毕至的修禊雅集盛况,在仰观宇宙,俯察地理,游目骋怀中,抒发修短随化,趣舍万殊的生死观,对天道轮回的豁达感知观。醉书《兰亭》以近似于真书起笔,愈行愈草,边思考边书写,心手相应之中,传达心灵的律动。

《兰亭序》之所以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正因为它是在一种中庸之思挥运下阐发出的中和之象。什么是中庸?什么是中和?子思在《中庸》篇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而王羲之作为王家世族的传人,一方行政长官,饱受儒学思想熏陶,骨子里皆是匡时扶世的儒家思想;但东晋是一个南北分裂,社会秩序混乱的年代,王朝更迭频繁,王氏家族也信奉五斗米道,以佛道之思寻求思想的解脱,二者在他的心中形成矛盾对立的统一体。孔子说,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羲之写《兰亭序》正好五十三岁,并且,此时的他因做王述部下深以为耻,称病辞官,写下《告誓文》,发誓不再出仕做官。整日游山玩水、谈玄炼丹、寄情于书;其泛舟东海,游目骋怀,希望向天人合一的文化空间寻求心灵的寄托。

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与孙统等42 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饮酒赋诗,谈玄论道,此山水佳境,俯仰天地,游目骋怀之时,以书抒怀,自然而然呈现出那种特有的魏晋风流气度,正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中和之象。

《兰亭序》之所以美不胜收,正因为在无意于书中,处处体现出变化之道,这种变化不但形容情之所致,人之所乐,更表现山水之美,忘我之境。我们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节奏明快的精妙组合中,仿佛看到山水之间,结伴游春的欢快场景。从“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中,看到高闲上人饮酒赋诗,谈玄论道的和谐之境。从“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中,看到文人借酒抒怀的疏狂神态。从“临文嗟悼”“悲夫”“有感于斯文”中,又看到时人喜极而悲的颠醉神态,对人生如寄的慨叹。《易经·乾卦·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兰亭序》在短小精悍的文字中,传达的是天、地、人至真至妙至玄的大道。

而在字体形态上,王羲之更是表现出他炉火纯青的笔墨技巧,两个“会"字,5 个"怀"字,5 个"一"字,7 个"不"字,形态多变,富有意趣;特别是20个"之"字,或长或方,或险或稳,随势赋形,承上启下,趣味横生,让人叹为观止,体现王羲之灵巧多变的用笔和对字体的随机生发。此外,在篇章布局中,纵有列而横无行,错落有致,笔势相贯,纵有偏差,也形斜体正,势曲态直,若桑林之舞,皆合韵律。

《兰亭序》字体形态修长,精华部分字体宽高比例在0.618 左右,即美学上所说的16:9 黄金分割点(Golden Section)。并且,其分割的起点也大致在一字笔画的起点,在扁平隶书盛行的魏晋时期,能把书体拉长到这个比例绝对是一次伟大变革。可以说,王羲之正是长期的观察自然,临池挥毫,无意识形成的这一极度符合美学规律的结字方法,从而也开启了唐代欧阳询楷书之法门,中国书法之完美篇章,千古绝唱。试想一下,1600 多年前的一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三月三日,微有醉意的王羲之信笔挥毫,在点画线条飞动中,在黑与白的空间分割中,皆符合0.618 黄金组合法则,这是怎样一幅神奇的画面。这些法度完备,字体修长的汉字,在《兰亭序》中仿若深邃夜空,紫微星曜;千军万马,神骏跃出;月照花林,群芳竞秀;总能吸引我们的眼光在此伫目,流连遐思。

可以说,我们从《兰亭》的字里行间,追寻到的是当代书法之源。以篆隶为框架的书法,在秦汉时期已基本形成完整的书写体系,并经过多次衍变,走向了发展的极限。王羲之正是用这幅《兰亭序》开启了楷书之规范,行书之中和,一个“永”字,即是楷书八法之标程,又是天下第一行书之开篇。其中所蕴含的变数之理,意象之美,人文之思,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血脉传承的精髓,并且还有更多的奥妙,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研究。

(节选自孟云飞、孙秀明《数象综合法视角下行书的发展与审美》,原载于《书法赏评》 2020年第4期)

【资源说明】 1.项目代码功能经验证ok,确保稳定可靠运行。欢迎下载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如有问题或建议,请及时私信沟通。 2.主要针对各个计算机相关专业,包括计科、信息安全、数据科学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通信、物联网等领域的在校学生、专业教师或企业员工使用。 3.项目具有丰富的拓展空间,不仅可作为入门进阶,也可直接作为毕设、课程设计、大作业、初期项目立项演示等用途。 4.当然也鼓励大家基于此进行二次开发。 5.期待你能在项目中找到乐趣和灵感,也欢迎你的分享和反馈! 本文介绍了基于QEM(Quadric Error Metrics,二次误差度量)的优化网格简化算法的C和C++实现源码及其相关文档。这一算法主要应用于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用于优化三维模型的多边形数量,使之在保持原有模型特征的前提下实现简化。简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渲染速度,减少计算资源消耗,以及便于网络传输等。 本项目的核心是网格简化算法的实现,而QEM作为该算法的核心,是一种衡量简化误差的数学方法。通过计算每个顶点的二次误差矩阵来评估简化操作的误差,并以此来指导网格简化过程。QEM算法因其高效性和准确性在计算机图形学中广泛应用,尤其在实时渲染和三维打印领域。 项目代码包含C和C++两种语言版本,这意味着它可以在多种开发环境中运行,增加了其适用范围。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教师和行业从业者来说,这个项目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实践机会。无论是作为学习编程的入门材料,还是作为深入研究计算机图形学的项目,该项目都具有实用价值。 此外,项目包含的论文文档为理解网格简化算法提供了理论基础。论文详细介绍了QEM算法的原理、实施步骤以及其他算法的对比分析。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算法的理解,也为那些希望将算法应用于自己研究领域的人员提供了参考资料。 资源说明文档强调了项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鼓励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提出问题或建议,以便不断地优化和完善项目。文档还提醒用户注意查看,以获取使用该项目的所有必要信息。 项目的文件名称列表中包含了加水印的论文文档、资源说明文件和实际的项目代码目录,后者位于名为Mesh-Simplification-master的目录下。用户可以将这些资源用于多种教学和研究目的,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项目立项演示等。 这个项目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它不仅提供了一个成熟的技术实现,而且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学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它鼓励用户探索和扩展,以期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中取得更深入的研究成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