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 FI 应收应付账龄分析-功能研究

本文详细解释了如何在SAP系统中处理应收应付账龄分析,关注于基准日期的选择、净到期日的计算以及到期日排序清单的应用。特别提到了IDCNAR/IDCNAP字段设置对账龄天数计算的影响,有助于财务人员理解和优化账龄报告。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转自:http://www.weidianyuedu.com/

应收应付账龄分析,账龄开始计算日期应当以什么日期为准
一般使用“净到期日”作为账龄分析计算的开始日期。
在SAP会计凭证中,基准日期可以是凭证日期,过账日期,输入日期是3个不同的日期,SAP采用后台配置付款条件来确定基准日期。如果公司的账龄分析开始日期是即时性的,那么账龄分析计算的方法是取基准日期,此时基准日期和到期日是一样的。不过一般会使用“净到期日”作为账龄分析计算的开始日期。通过基准日期和付款条件来计算出净到期日,此时应收应付账龄分析就从到期日开始算起。
IDCNAR/IDCNAP "将基准日期用作净到期日"字段理解
IDCNAR/IDCNAP. “将基准日期用于净到期日”字段参数,一般不勾选。
不勾选的含义代表:用净到期日(基准日期+付款条件天数)做应收应付到期开始计算日期。
勾选的含义代表:基准日期用作应收应付到期开始计算日期。
“将基准日期用作净到期日”不勾选
屏幕选择界面:

IDCNAR/IDCNAP屏幕界面字段
ALV报表展示界面:【备注此处付款条件Z030表示30天后收款到期】
ALV界面中的到期日期,实际是基准日期。
账龄天数计算方式:关键日期-净收付到期日= 关键日期-(基准日期+ 付款条件) = 20180101-(20171110 + 30天)= 20180101-20171110 -30(天) = 52 -30 天= 22天
SAP FI 应收应付账龄分析-功能研究_第1张图片
IDCNAR报表展示界面1
“将基准日期用作净到期日”勾选
屏幕选择界面:

IDCNAR/IDCNAP屏幕界面字段
ALV报表展示界面:【备注此处付款条件Z030表示30天后收款到期】
ALV界面中的到期日期,实际是基准日期。
账龄天数计算方式:关键日期-净收付到期日= 关键日期-基准日期 = 20180101 -20171110 = 52 天
SAP FI 应收应付账龄分析-功能研究_第2张图片
IDCNAR报表展示界面2
IDCNAR/IDCNAP "到期日排序清单"字段理解
到期日排序清单,如图所示,SAP提供8个时间区间用于分析账龄,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进行填写。
备注:时间点字段可填写正以及负数。
SAP提供三个时间单位: 天、 月、 年。(其中下拉框中的1、2、3代表字符类型,1指天,2指月,3指年)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