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视频内容差不多,甚至几乎一样。为什么别人发了就有很多点赞和收藏,而自己发了播放量却很低?下面主要从理解误区、常规操作、小智不一样的操作三个方面浅聊几句。
一、理解误区
01修改视频md5值
有些小伙伴会以为修改了视频的md5值,能对获得流量有帮助,其实毫无作用。就跟“我是秦始皇,请给我打Q”差不多。
02剪辑≠原创
你自己剪辑的视频,和原创视频是两码事。如果不是深加工的剪辑,大多时候都只是搬运罢了,甚至可能涉及到侵权(比如影视、综艺、音乐等)
03我喜欢≠大家喜欢
有时候会突然想到或发现某个内容特别好,欢欢喜喜的做出视频发出去,但播放量寥寥无几。这很正常。但也别灰心,可能是同类的内容已经很多了,也可能是发布的时段不适合,或者账号的受众群体不适合罢了。多试,总是有机会的。
04改变尺寸
比如原本是竖版视频,改成横版。再在横版下面加上背景图片。没什么实际意义。
05加贴纸
有一丁点作用,但贴纸占据区域大了或者多了,不仅会影响用户观看体验,还可能会被判定低质。适当适量加贴纸,是可以的。
06裁剪大小
不能说毫无作用,但是作用甚微。除非你能反向操作,不是由大裁小,而是由小扩展(不是小变大,是比如:原本只有一棵树的草坪画面,你能扩展成草坪上有几棵树)
07去水印
不要迷恋或热衷于去水印,能去自然好,不能去也无所谓。尽量收集没有水印,或者水印不碍事的视频作为素材。
08随意加背景音乐
尽管没有谁能干涉你用什么BGM,但是除了BGM是否好听,是否吵闹影响到用户观看视频,更应该注意的是:注意版权,一般不建议直接用歌曲作为BGM,而是选用轻音乐、伴奏之类的。
09发布渠道
不管是手机APP,还是电脑网页发布,其实都一样。平台又不在乎你用什么方式发,而是在意你发的内容好不好。
10视频左右翻转
原则上会有那么一丁点效果,但意义不大。你翻我翻大家都翻,不就等于没翻转。
二、常规操作
下面这些操作,大多数人都那么做,那就直接照做吧。反正也不费什么事。
内容垂直
账号内容垂直定位,不要大杂烩,能有多精细就做多精细。这个是一定要遵守的。
账号信息统一
账号名称、头像、简介统一(比如跟资讯热点的就不要弄个美女头像,名字也尽量贴合资讯热点。这样不管是平台还是用户都容易理解你是做什么的)。
画风统一
视频风格统一,历史讲解就历史类的风格和画面,漫剪就动漫类的,,这个也一定要遵守
好的标题
一个好标题,不仅能有更多机会获得流量,也更吸引人看,总是会好一些的,但不要过度堆砌关键词
话题标签
话题、标签一般不要随便乱加乱改,保持同类型统一,这个也需要遵守。
发布时段
根据自己的内容方向和粉丝群体习惯,选择一个相对固定的时段。比如12-13点、19-22点等
不要断更
不要断更,不要突然大量更新,或突然更新量骤降。影响平台对账号的评估,也影响粉丝用户的习惯
标记
有一种说法:新号初期,每天花几分钟时间,像普通用户那样,看几个同类型的视频,随机点几个赞,偶尔评论一下。坚持做几天,然后你的账号就可能被定位成同类型的,不过这样到底有没有效果我不知道,反正我们从没这么做。
互动
当有新评论时,及时回复互动。增加标题话术引导和争议讨论。评论区置顶争议性评论(如 “你觉得这个方法可行吗?”),带动讨论。
蹭热点
这个流量效果最明显,但同时也容易让账号内容杂乱无章,无法垂直。所以一开始就要选好内容方向。不是什么类型都适合跟热点
三、小智做了什么
声音克隆
通过AI模型,可以生成各种不同的声音。支持自定义模型和配音样本
素材库
不仅可以从各种短视频中裁剪分割素材片段(比如历史、动漫、财经等),也可以直接在小智带货助手上下载pixabay【免费正版高清素材】。
前期素材准备确实比较辛苦,越想要生成的视频画面和内容匹配度高,在素材准备上花的心思也就越多。
素材编码
不管是一段视频,还是一张图片,人眼看到的都只是画面。但系统看到的却是各种不同的编码信息。小智带货助手在生成视频的时候,会对素材进行不同程度的修改编码。从而使得看起来一样的视频画面,但系统识别却是不同的。
各平台识别视频画面是否原创,是多维度综合判定的。所以并不代表把素材重新编码了,就会被判定为原创。但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原创度。为视频加分。
画面重构
画面重构是最好理解,也最容易直观看到的效果。
音频编码
很多人都知道视频画面很重要,声音和文案内容也很重要,但往往却忽略了BGM,它也很重要。
软件虽无法做到比人工精剪的好,也无法很精准的匹配素材卡点,但它可以让人很省心、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