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_2_基本特性2

一、思维导图

Java特性.xmind

二、知识点及实践

1、Java基本特性

1.1、封装

  1. 封装是指隐藏对象的属性和细节,但对外提供公共的访问方式
  2. 方法
    1. 方法重载(方法名称相同,参数项不相同,重载只跟参数有关,与返回类型无关)

注意: 使用重载方法时,记住这两条重要的规则: 不能仅通过更改一个方法的返回类型来重载该方法。 不能有两个名称和参数列表都相同的方法

  • 构造方法重载

  • this关键字(代表对象,this就是所在函数的所属对象的引用)

    • 当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重名,可以用关键字this来区分
    • this也可以用于在构造函数中调用其它构造函数。(this只能定义在构造函数的第一行,因为初始化动作必须要先执行)
  1. 封装优势
    • 良好的封装能够减少耦合
    • 类内部的结构可以自由修改
    • 可以对成员变量进行更精确的控制
    • 隐藏信息,实现细节
  2. 代码
public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 构造函数、getter和setter方法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 其他方法,比如一个简单的打招呼方法
    public void sayHello() {
        System.out.println("你好,我是" + name + ",今年" + age + "岁。");
    }
}

1.2、 继承

  1. 继承可以被定义为一个对象获取另一个对象属性的过程
  2. 方法(方法覆写)
  • 子类的方法的名称、参数签名和返回类型必须与父类的方法的名称、参数签名和返回类型一致
  • 子类方法不能缩小父类的访问权限
  • 子类方法不能抛出比父类更多的异常
  • 方法覆盖只存在于子类和父类(包括直接父类和间接父类)之间
  • 父类的静态方法不能被子类覆盖为非静态方法
  • 子类可以定义与父类的静态方法同名的静态方法,以便在子类中隐藏父类的静态方法
  • 父类的非静态方法不能被子类覆盖为静态方法
  • 父类的私有方法不能被子类覆盖
  • 父类的抽象方法可以被子类通过两种途径覆盖:一是子类实现父类的抽象方法;二是子类重新声明父类的抽象方法(例如,扩大访问权限)
  • 父类的非抽象方法可以被覆盖为抽象方法
  1. super关键字

访问成员变量:super.成员变量 访问构造方法:super(……) 访问成员方法:super.成员方法()

public class Bicycle {

    // the Bicycle class has
    // three fields
    public int cadence;
    public int gear;
    public int speed;

    // the Bicycle class has
    // one constructor
    public Bicycle(int startCadence, int startSpeed, int startGear) {
        gear = startGear;
        cadence = startCadence;
        speed = startSpeed;
    }

    // the Bicycle class has
    // four methods
    public void setCadence(int newValue) {
        cadence = newValue;
    }

    public void setGear(int newValue) {
        gear = newValue;
    }

    public void applyBrake(int decrement) {
        speed -= decrement;
    }

    public void speedUp(int increment) {
        speed += increment;
    }

    public void printDescription(){
        System.out.println("\nBike is " + "in gear " + this.gear
                + " with a cadence of " + this.cadence +
                " and travelling at a speed of " + this.speed + ". ");
    }

}



public class MountainBike extends Bicycle {
    public MountainBike(int startCadence, int startSpeed, int startGear) {
        // 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
        super(startCadence, startSpeed, startGear);
        // MountainBike特有的初始化代码
        seatHeight = 0;
    }

    private int seatHeight;

    public void setSeatHeight(int newSeatHeight) {
        this.seatHeight = newSeatHeight;
    }


    public int bikeSum(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
  1. 继承父类的子类的可以做什么
    • 子类的构造方法与父类的构造方法关系
      • 子类是不继承父类的构造器(构造方法或者构造函数)的,它只是调用(隐式或显式)。如果父类的构造器带有参数,则必须在子类的构造器中显式地通过 super 关键字调用父类的构造器并配以适当的参数列表。如果父类构造器没有参数,则在子类的构造器中不需要使用 super 关键字调用父类构造器,系统会自动调用父类的无参构造器
class SuperClass {
  private int n;
  SuperClass(){
    System.out.println("SuperClass()");
  }
  SuperClass(int n) {
    System.out.println("SuperClass(int n)");
    this.n = n;
  }
}
// SubClass 类继承
class SubClass extends SuperClass{
  private int n;

  SubClass(){ // 自动调用父类的无参数构造器
    System.out.println("SubClass");
  }  

  public SubClass(int n){ 
    super(300);  // 调用父类中带有参数的构造器
    System.out.println("SubClass(int n):"+n);
    this.n = n;
  }
}
// SubClass2 类继承
class SubClass2 extends SuperClass{
  private int n;

  SubClass2(){
    super(300);  // 调用父类中带有参数的构造器
    System.out.println("SubClass2");
  }  

  public SubClass2(int n){ // 自动调用父类的无参数构造器
    System.out.println("SubClass2(int n):"+n);
    this.n = n;
  }
}
public class TestSuperSub{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SubClass 类继承------");
    SubClass sc1 = new SubClass();
    SubClass sc2 = new SubClass(100); 
    System.out.println("------SubClass2 类继承------");
    SubClass2 sc3 = new SubClass2();
    SubClass2 sc4 = new SubClass2(200); 
  }
}
  • 子类方法与父类方法关系
    • 实例方法
    • 静态方法

1.3、 多态

  1. 多态性是指对象能够有多种形态。多态就是同一个接口,使用不同的实例而执行不同操作
  2. 必要三个条件:继承、重写、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Parent p = new Child()
  3. 转型

向上类型转换(upcast): 比如说将Cat类型转换为Animal类型,即将子类型转换为父类型 向下类型转换(downcast): 比如将Animal类型转换为Cat类型

  1. 优点:
    • 消除类型之间的耦合关系
    • 可替换性
    • 可扩充性
    • 接口性
    • 灵活性
  2. 代码
public class MountainBike extends Bicycle {
    private String suspension;

    public MountainBike(int startCadence, int startSpeed, int startGear, String suspension) {
        super(startCadence, startSpeed, startGear);
        this.suspension = suspension;
    }

    public String getSuspension() {
        return this.suspension;
    }

    public void setSuspension(String suspensionType) {
        this.suspension = suspensionType;
    }

    public void printDescription() {
        super.printDescription();
        System.out.println("The " + "MountainBike has a" +
                getSuspension() + " suspension.");
    }
}



public class RoadBike extends Bicycle {
    // In millimeters (mm
    // )
    //  This is a property specific to a RoadBike.
    private int tireWidth;

    public RoadBike(int startCadence,
                    int startSpeed,
                    int startGear,
                    int newTireWidth){
        super(startCadence,
                startSpeed,
                startGear);
        this.setTireWidth(newTireWidth);
    }

    public int getTireWidth(){
        return this.tireWidth;
    }

    public void setTireWidth(int newTireWidth){
        this.tireWidth = newTireWidth;
    }

    public void printDescription(){
        super.printDescription();
        System.out.println("The RoadBike" + " has " + getTireWidth() +
                " MM tires.");
    }
}



public class TestBike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icycle bicycle1 , bicycle2
                , bicycle3;

        bicycle1 = new Bicycle(20,10,1);
        bicycle2 = new MountainBike(20,10,1,"moutain");
        bicycle3 = new RoadBike(20,10,1,11);
        bicycle1.printDescription();
        bicycle2.printDescription();
        bicycle3.printDescription();
    }
}

1.4、 抽象

  1. 抽象类,有抽象方法的类就叫抽象类
  2. 抽象方法:在类中没有方法体的方法,就是抽象方法
  3. 接口与抽象类之间不同及如何选择

三、相关扩展

  1. 参考资料:
  • 29
    点赞
  • 2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清楚说明了java三大特性:   抽象:处理各种问题的第一步,把具体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起来,这就是抽象的过程.    Java常见的访问控制修饰符:    Public :到处都可以访问,不受包和父子类关系的限制    默认: 只在同包内可以访问,不受父子类关系限制    Protected: 不同包的子类和同包的类中访问,这是一种继承访问。    Private:只有自己类内部能访问,其他部分无论包内外,父子类都不能访问    Final:修饰属性:常量,值不能被修改     要么在声明时候赋值,要么在构造方法中赋值,两次机会只能选取一次。       修饰方法 :final方法子类不能将其重写         修饰类:该类不能有子类    Static:修饰属性:静态属性是类所有实例共有,可以用”类名.属性”的方式访问,对于数值型变量,系统会给定初始值,不强制要求赋初始值.     方法:可以用”类名.属性”的方式访问,方法也为类的所有实例所共有     代码块 : 加载的优先级最高,甚至比主方法的加载还要早.    对于由final static共同修饰的变量,赋值的机会有两个,一是在声明的时候,二是在静态代码块中,两次机会有且只能有一次被选择.     继承:    允许存在父子类的关系,一个子类有且只有一个直接的父类(Java中的继承是类之间的单继承.) 当在内存形成类的信息绑定的时候不会出现多个交叉点,结构的清晰程度较高.Java本身的运行效率较低,只能达到C语言的五分之一.Java语言舍弃效率的完美要求,换来学习和使用的简单. 属性的遮盖: Father f = new Son(); 属性访问到的是父类的,方法访问到的是子类的. 方法的重载 :在类的内部一种方法出现多种表达方式,如参数表的不同,构造方法的重载 方法的重写:发生在父子类之间,子类方法对父类的方法有新的实现方法,但两个方法定义部分完全一致. 继承的目的: 实现代码的复用.理顺类型对象之间的结构关系. 构建一个父类的时候,要求他的子类与父类必须有理论上的确实的继承关系 代码复用的方法:    继承复用,完全的将父类非私有部分作为子类的内容,若需变化,子类只要重写父类的同名方法即可。 组合复用:选取某个类型中的一个对象的方法实现作为该类的方法实现过程,这两个类也称为理论父类和理论子类. 程序中是不出现extends关键字对两个类关系的描述的.    通过具体实例抽象出父类的过程称为泛化    通过父类来确认子类的过程称为特化.    在代码的类之间关系的设计阶段,理论上要求父子类之间没有相同的同名方法.但语法允许子类重写父类的方法.要求子类当中只有自己特有的方法和属性,其他部分与父类和其他同级子类相同的部分都从父类继承得来.    有关抽象类:    抽象类是用于描述自然界中层级较高的对象类,人们无法对一个抽象类实例化,如动物。只能用一个动物类的子类对抽象类的对象进行实例化。    抽象修饰符abstract 可以修饰类,修饰方法。    抽象类中可以定义非抽象的方法,但如果一个类中有抽象方法,则这个类必须被定义成抽象类。抽象类中有构造方法,但是没有抽象的构造方法。构造方法的存在完全是为了继承关系而存在。    与之形成对比的就是接口,接口中的所有方法要求定义成公开抽象方法,因为这些方法所表示的就是标准,标准的信息必须做到公开化,透明化,例如体育竞赛中的规则。    抽象类与接口之间的对比:接口与抽象类本质上是两个概念,但可以将接口看作是一个抽象层级比抽象类更高的特殊类。由于接口的信息中只有已知不可变值以及抽象方法,所以信息的绑定方式单一,从实现上可以满足继承但也不会出现网状的信息绑定效果,不会增加访问时的节点数。因此接口允许多继承。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