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 网络需求分析
1.1 业务需求分析
- 分析项:
- 调查和理解业务本质
- 确定业务主要干系人
- 确定关键时间点
- 确定网络的投资规模
- 明确业务活动
- 预测业务增长率进而预判网络发展的趋势
- 确定网络可靠性和可用性指标
- 确定网络安全性
- 确定网络远程访问要求等
- 输出:
业务需求清单
1.2 用户需求分析
- 操作
- 收集用户需求
- 正确理解用户服务
- 梳理用户需求
- 输出:
用户服务表
1.3 应用需求分析
- 考虑因素
- 应用类型
- 使用方法
- 需求增长性
- 可靠性和可用性要求
- 网络响应时间要求
- 输出:
应用需求表
- 体现应用需求的量化指标
1.4 计算机平台需求分析
- 要求:明确网络所接入的设备类型
- 输出:
设备类型需求表
1.5 网络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最后一项工作,
- 考虑网络管理员的需求
- 主要涉及:局域网功能、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性能、网络管理、网络安全、城域网/广域网连接方案选择
- 输出:网络需求的分项需求表
网络需求分析最终输出:
网络需求规格说明书
2. 网络技术遴选及设计
2.1 局域网技术遴选
2.1.1 生成树协议 (STP)
- Spanning Tree Protocol
- 作用:二层交换机组网时,避免其冗余设计形成环路
2.1.2 虚拟局域网 (VLAN)
- 将一个物理网络划分成若干个相互隔离的逻辑网络
2.1.3 无线局域网
AP:Access Point。即,无线网络接入点
- 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即,服务集标识
- 考虑点:
-
定位AP实现最大覆盖率,确保目标区域全覆盖
-
无线局域网的虚拟网规划
-
冗余AP布放
确保在一个区域同时由一个以上AP提供无线覆盖
-
网络SSID配置
- 同一园区或企业、组织内,所有AP都应设置成同一SSID
-
2.1.4 线路冗余设计
- 备份方式
- 方法:指采用 STP 协议可避免环路发生
- 不足:资源浪费
- 负荷分担方式
- 方法:设置均衡策略,使得业务均衡分担到不同链路上
- 优点:提升可用性;避免链路闲置
2.1.5 交换设备功能的合理使用
- 交换设备除基本数据存储转发功能外,还需要考虑其他特殊功能的利用,以提升网络的服务质量
2.1.6 服务器冗余设计
-
使用负载均衡器
-
使用网络地址转换:
将来自外部的服务请求地址转换为多个内部服务器地址,从而达到服务的均衡调度。
-
使用 DNS 服务器
- 一个域名解析到多个IP
-
使用高可用技术
- 如,双机热备
2.2 广域网技术遴选
2.2.1 远程接入技术
PSTN接入技术(过时)综合业务数据网接入技术(过时)电缆调制解调器远程接入技术(过时)数字用户线路 (DSL) 远程接入技术(过时)- 无源光网络 (PON) 技术
- 目前宽带接入市场的主流技术之一
- 无线宽带接入技术
小区宽带接入(这也算技术?)- 电力通信技术 (PLC)
- 利用电力线进行数据传输
- 使用范围有限
2.2.2 广域网互连技术
- 常用技术
数字数据网络 (Digital Data Network,DDN) 技术(过时)- 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 技术
- 在光学介质上实现同步数据传输的标准技术
- 正在被MSTP取代
- MSTP(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 技术
- 承了SDH设备的传统传送功能
- 还实现了语音、数据、视频等业务的综合接入和汇聚
- VPN接入技术
- 广域网优化技术
- 路由器实现预留带宽
- 传输数据压缩
- 链路聚合
- 数据基于优先级排序
- 基于协议带宽预留
2.3 地址规划模型
- 地址分配原则:
-
使用结构化网络层编址模型,对地址进行层次化的规划
-
通过中心授权机构管理地址
-
编址授权下发
由地址授权管理中心,将编址授权给分支机构来进行地址规划。
-
为终端用户设备指派动态地址
-
私有地址合理使用
-
2.4 路由协议选择
-
路由协议类型的选择:路由协议选择主要包括距离矢量协议和链路状态协议。
-
路由选择协议
度量值
的合理设置- 路由选择协议的度量值:用来评估路径优劣的标准
- 常见的度量值:网络延迟、带宽、可靠性、负载等
-
路由选择协议
优先级顺序
的合理指定 -
层次化
路由选择协议、非层次化
路由选择协议 -
内部
路由选择协议、外部
路由选择协议 -
分类路由
选择协议、无类路由
选择协议- 分类路由选择协议:使用固定的网络类别(A类、B类、C类)来确定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范围,子网掩码是固定的
- 无类路由选择协议:在发送路由更新包时,会携带自己的子网掩码
-
静态路由指定
2.5 层次化网络模型设计
2.5.1 层次化设计优点
- 网络成本低
- 各层单独使用成熟的模块化设备或部件,稳定、便宜。
- 网络易于演化
2.5.2 三层层次化模型设计思路
1)核心层设计思路
- 本层作用:提供不同区域或者下层的高速连接和最优传送路径
- 设计思路
- 采用冗余机制
- 避免使用开销大的特性 (如:使用数据包过滤、策略路由等)
- 核心层覆盖范围不易过大,连接设备也不易过多(确保核心层具备良好的管理性)
- 核心层提供的功能不宜多样化(避免降低核心网络设备性能)
2)汇聚层设计思路
- 本层作用:
- 将网络业务连接到接入层
- 执行与安全、流量负载、路由相关的策略
- 设计思路
- 强化安全性,确保资源的访问受到严格控制
- 对核心层的流量控制,以提高网络性能
- 汇聚层还应对接入层屏蔽网络其他部分的细节信息
3)接入层设计思路
- 本层作用:
- 广域网中:为局域网接入广域网提供接入能力
- 局域网中:为终端用户访问网络提供接入能力
- 思路:
-
需要负责用户管理功能
如:地址认证、用户认证、计费管理等
-
负责收集用户信息
如用户IP/MAC地址,访问日志等
-
2.5.3 层次化设计应遵循原则
- 控制网络层次数量
避免过多层次导致网络性能下降,增加网络时延。
- 从接入层进行设计,依次完成各层的设计
通过对下层流量负荷、行为的分析,来对上层进行精细化容量规划
- 尽量采用模块化方式实现各层的功能
- 接入层对网络结构进行严格控制
避免接入层用户改用非正常的访问外部网络的渠道,获得更大的带宽。
- 严格控制网络的层次化结构
避免跨层加入额外连接,导致网络非法访问或网络异常等问题
2.6 网络高可用设计方法
- 构建高可用网络,需要从耐久性、容错性、可维护性等方面进行网络规划设计
2.6.1 提高网络可用性的途径
1)可用性和可靠性的关系
- 可用性 (Availability)
- 在较长时间里网络可用的时间长短
- 可用时间越长,可用性越高
- 可靠性 (Reliability)
- 网络连续无故障运行时间的长短
- 无故障运行时间越长,可靠性越高
极端例子说明1:
- 一个可靠性高的网络:平均可以稳定运行10年
- 但是一旦网络出现故障,要用一年的时间来恢复
- 那么它的可用性只有90%
极端例子说明2:
- 一个可靠性很差:每10秒就出现一次故障
- 但是每次维护只需要 1ms
- 则它的可用性是 99.99%
2)提高可用性的方法
- 提高网络可靠性
- 主要影响因素:软件的 Bug
- 其他影响因素:硬件、软件、运维、环境等
- 缩短网络恢复时间
2.6.2 设计的核心思想
- 通过合理设计
组网结构
和应用可靠性
特性 - 使得网络系统
软件、硬件
部件运行可靠 - 具备
冗余备份
、自动检测
、快速恢复
机制 - 同时也应权衡不同类型网络构建
成本
2.6.3 设计原则
- 采用分层架构,不同层次使用不同级别的可靠性、可用性
- 在保证网络各层可靠性要求基础上,尽量降低网络复杂度
- 控制成本
3. 网络安全
3.1 防火墙布设
- 作用:
- 通过允许、拒绝或重定向经过防火墙的数据流,实现对可信网络的保护
- 对进出网络的服务或访问进行审计
- 按技术分类:
- 包过滤型
- 应用层网关
- 代理服务型等
- 按体系形式分类:
- 双重宿主机结构
- 被屏蔽主机结构
- 被屏蔽子网结构
3.2 VPN技术
-
概念
-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 指利用公共网络来建立私有专用网络的一种技术
-
优点:
- 成本低
- 使用方便(远程访问)
- 网络可扩展性强
- 便于管理
- 实现全面控制
-
主要VPN技术: IPSec、GRE、MPLS VPN、VPDN
3.3 访问控制技术
- 三个环节
- 认证、控制策略实现、审计
- 访问控制技术
- 访问控制矩阵
- 访问控制表
- 能力表
- 访问控制模型
- 自主型访问控制、强制型访问控制
- 有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基于任务的访问控制、基于对象的访问控制
3.4 网络安全隔离
- 网络隔离形式:
- 子网隔离
- VLAN隔离
- 逻辑隔离
- 物理隔离
3.5 网络安全协议
3.5.1 SSL协议
- 概念
- 安全套接层协议
- Secure Sockets Layer
- 它基于加密通信技术的一种网络安全协议,旨在保护网络通信的安全
- 包括:记录协议、告警协议、握手协议三部分
- 作用:
- 指定了一种在应用层协议和 TCP/IP协议之间提供数据安全性控制的机制
- 它为TCP/IP连接提供数据加密、服务器认证、消息完整性保护、客户机认证等能力
3.5.2 SET协议
- 概念
- 安全电子交易协议
- 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
- 作用:在信用卡支付中,保证支付信息的机密、支付过程的完整、商户和持卡人身份合法性及可操作性
3.5.3 HTTPS协议
- 概念
- 基于 SSL 或 TLS进行HTTP 交互的协议
- 使用安全套接字层进行信息交互
- 所有交互数据均被加密
- 作用:
- 客户计算机和服务器之通过证书完成相互身份认证
- 双方通过密钥对数据加密来实现信息交换
3.6 网络安全审计
- 功能包括:
- 安全审计自动响应
- 安全审计数据生成
- 安全审计分析
- 安全审计浏览
- 安全审计事件存储
- 安全审计事件选择
4. 绿色网络设计方法
4.1 绿色网络设计思路
- 方法:
- 降低设备的能耗
- 优化网络架构
- 设计维度
- 系统的精简
- 系统、模块的重用
- 易维护
4.2 绿色网络设计原则
4.2.1 标准化
- 异构/非标准化系统的缺点:
- 需要大量专业人员维护
- 整合异常困难
- 整体架构标准化的优势:
- 减少转换设备
- 降低了能耗
- 对原有架构最大化兼容
4.2.2 集成化
- 意义:
- 减少设备总量
- 降低资源使用量
- 以达到节能减排、绿色设计的目的
- 方案设计
- 通过采用大容量、高密度端口,减少设计层级、设备数量
- 采用集成板卡设计,减少单功能设备,以及电缆、电源的接入
- 数据中心网络构建的优化
4.2.3 虚拟化
没有需要记忆的内容
4.2.4 智能化
- 现场没有工作人员,空调用电将大幅下降
- 降低人力投入,减少整体成本
- 智能化处理,降低资源占用
- 如,监控摄像头仅储存动态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