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理工大学理论力学考研上岸前辈备考经验指导

本文是一位400分+考研成功上岸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辈分享的经验,涵盖择校因素、报录情况、考研难度、各科目复习策略及复试准备。建议考虑航空航天交叉方向,如制导与控制,并强调了数学和专业课复习的重要性,以及政治和英语的学习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2021年我400分+考研成功上岸北京理工大学,回顾2020一年的辛苦蹒跚,觉得值得。

一、考研择校及报考因素考量

关于考研择校方面,我主要考虑到未来从事行业、地域、学校实力和名气这几个方面,排列顺序按照重要度先后。首先是最为关键的未来从事行业方面,考研之前其实就应该大体思考一下未来的发展方向,这相当于给自己以后好几年定一个基调。比如我本科是航空航天类,这个专业看似和其它工科脱节了,成了大国工酱,实际上万物可转航空航天方面,我去年拿到过北京航天科工某所的offer,基本上不管是工科什么专业都招的。航空航天系统以后的就业方向大体是航天科工或者各种军工研究所,在一线城市可以拿户口,二线城市可以保证生活质量,也不像计算机那样更新换代强烈,其实带有宝藏属性!其次,选择一个航空航天的交叉方向,比如制导与控制是交叉到自动化,属于进可攻退可守,以后不想干航空航天了,可以往自动化,甚至是计算机方向转。并且我家里是河北的,想离家近点,首选北京的学校,北航4系和5系过于专精于航空方面,方向太窄,北航15系方向很好,有搞图像算法、智能控制的,只是竞争程度惨烈到有380分本校生被刷掉的。所以算是求稳吧,选了北理工宇航学院。

二、考研院校报录情况及难度分析

北理工宇航学院的航天专业型硕士还是比较人性化的,而且一直扩招。比如去年说要29个,最后录了七十来个,几乎1:1上岸。今年一开始说要40个,结果91个人复试,扩招录到了76个。当然被刷掉的也可以去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所以其实最后上岸率挺高。再看前几年的话甚至还有调剂的名额,留给那些自动话啦计算机专业被刷下来的,所以本科机械、力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