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天链二号(05)卫星 增强空间数据中继网络

赫尔辛基——中国于周日通过最新发射,为其地球静止轨道的天链数据跟踪和中继通信卫星系列增添了一颗新卫星。4月27日东部时间上午11:54(世界协调时15:54),长征三号乙火箭从中国西南部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CASC)在发射后约一小时宣布发射成功。此前未公开的载荷被确认为天链二号(05)数据跟踪和中继通信卫星。此次发射将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天链二号(05)随后将自行调整,进入地球静止轨道(GEO),位于赤道上空约35,786公里处。

此次发射距离天链二号(04)的发射仅一个多月,天链二号(04)是中国第二代数据跟踪和中继通信卫星。该卫星将为载人航天器和天宫空间站提供数据中继、遥测、跟踪和指挥服务。据中国媒体报道,它还将为中低地球轨道卫星提供类似服务,并支持发射任务。

天链卫星是中国空间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其运营至关重要,其作用类似于美国的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天链系统通过在地球静止轨道的不同位置部署卫星,为天宫空间站在地球轨道上提供近乎持续的覆盖。中国于2008年发射了第一颗天链卫星——天链一号(01)。根据美国太空军的太空跟踪数据,天链一号(01)及其后续的天链一号(02)和(03)卫星已完成任务,现位于地球静止轨道上方的墓地轨道。天链一号(04)和(05)以及新一代天链二号(01-04)卫星仍在地球静止轨道上运行。

天链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CASC)下属的主要航天器制造机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AST)研制。天链一号卫星基于DFH-3卫星平台,而新一代天链二号卫星则使用DFH-4通信卫星平台,提供更高的带宽和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运行寿命可达15年。

周日的发射是中国2025年的第22次轨道发射。此前,4月24日,长征二号F火箭从酒泉发射中心发射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此次任务中,三名宇航员抵达天宫空间站,开始了为期六个月的驻留。

中国的下一次发射预计是4月28日周一,长征五号B火箭搭载远征二号上面级从沿海的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长征三号乙火箭——一种常用于发射至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自燃推进剂火箭——的下一次任务可能是发射天问二号近地小行星采样返回和彗星交会任务。虽然没有官方宣布确切的发射日期,但迹象表明,发射计划于5月底从西昌进行。

与往年不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CASC)尚未公开其2025年发射计划的概述。去年,该公司设定了约70次发射的目标,预计商业发射方还将进行约30次尝试,最终实现了68次发射。趋势表明,2025年预计将有约100次发射,商业活动预计将增加,多款新型中型火箭和潜在可重复使用火箭计划进行首次飞行,部分得益于发射设施的扩展。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年内提高发射频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