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王道考研辅导书)

1.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1.1.1  基本概念和术语

1 数据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描述客观事物属性的数、字符及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识别和处理的符号的集合。数据是计算机程序加工的原料

2 数据元素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理。一个数据可由若干数据项组成,数据项是构成数据元素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例如,学生记录就是一个数据元素,它由学号,姓名,性别等数据项组成。

3 数据对象

数据对象是具有相同性质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例如,整数数据对象是集合N={0,正负1,正负2}。

4 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是一个值的集合和定义在此集合上的一组操作的总称。

原子类型。其值不可再分的数据类型。

结构类型。其值可以再分解为若干成分(分量)的数据类型。

抽象数据类型。抽象数据组织及与之相关的操作。

5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在任何问题中,数据元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这种数据元素相互之间的关系称为结构。数据结构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数据的运算。

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一个算法的设计取决于所选定的逻辑结构,     而算法的实现依赖于所采用的存储结构。

1.1.2  数据结构三要素

1 数据的逻辑结构

 集合。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除“同属一个集合”外,别无其他关系。

线性结构。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只存在一对一的关系。

树形结构。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关系。

 2 数据的存储结构

存储结构是指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也称物理结构。它包括数据元素的表示和关系的表示。数据的存储结构是用计算机语言实现的逻辑结构,它依赖于计算机语言。数据的存储结构主要有顺序存储,链式存储,索引存储和散列存储。
顺序存储。把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存储在物理位置上也相邻的存储单元中,元素之间的关系由存储单元的邻接关系来体现。其优点是可以实现随机存取,每个元素占用最少的存储空间;缺点是只能使用相邻的一整块存储单元。因此可能产生较多的外部碎片。

链式存储。不要求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在物理位置上也相邻,借助指示元素存储地址的指针来表示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其优点是不会出现碎片现象,能充分利用所有存储单元;缺点是每个元素因存储指针而占用额外的存储空间,且只能实现顺序存取。

索引存储。在存储元素信息的同时,还建立附加的索引表。索引表中的每项称为索引项,索引项的一般形式是(关键字,地址)。其优点是检索速度快;缺点是附加的索引表额外占用存储空间。另外,增加和删除数据时也要修改索引表,因而会花费较多的时间。

散列存储。根据元素的关键字直接计算出该元素的存储地址,又称哈希(Hash)存储。其优点是检索,增加和删除结点的操作都很快;缺点是若散列函数不好,则可能出现元素存储单元的冲突,而解决冲突会增加时间和空间开销。

3 数据的运算

施加在数据上的运算包括运算的定义和实现。运算的定义是针对逻辑结构的,指出运算的功能;运算的实现是针对存储结构的,指出运算的具体操作步骤。        

1.2 算法和算法评价

1.2.2  算法效率的度量

1 时间复杂度

一个语句的频度是指该语句在算法中被重复执行的次数。算法中所有语句的频度之和记为T(n),它是该算法问题规模n的函数,时间复杂度主要分析T(n)的数量级。算法中基本运算(最深层循环内的语句)的频度与T(n)同数量级,因此通常采用算法中基本运算的频度f(n)来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因此,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记为   T(n)=O(f(n))

 

2 线性表

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什么时候要传入参数的引用“&”--对参数的修改结果需要“带回来”

#include<stdio.h>

void test(int & x){
    x=1024;
    printf("test函数内部 x=%d\n",x);
}

int main(){
int x=1;
printf("调用test前 x=%d\n",x);
test(x);
printf("调用test后 x=%d\n",x);
}

运行结果

调用test前 x=1
test函数内部 x=1024
调用test后 x=1

代码

#include<stdio.h>

void test(int & x){
    x=1024;
    printf("test函数内部 x=%d\n",x);
}

int main(){
int x=1;
printf("调用test前 x=%d\n",x);
test(x);
printf("调用test后 x=%d\n",x);
}

运行结果

调用test前 x=1
test函数内部 x=1024
调用test后 x=1024

从这里可以看出那些是需要加&符号,那些是不需要加&符号的

2.2 线性表的顺序表示

2.2.1 顺序表的定义

01 线性表逻辑结构a1-a2-a3-a4-a5

02 基本运算/操作

03 存储/物理结构

顺序表(顺序存储)

定义(如何用代码实现)

基本操作的实现

链表(链式存储)

顺序表的实现--静态分配(就是用一个数组的方式实现顺序表)

#define MaxSize 10     开辟了空间,一共可以最多存储10数据元素
typedef  struct{
    ElemType data[MaxSize];  一旦一个数组确定了之后,他的大小就会确定,因此称为静态
    int length;  数组的长度
}SqList;      Sq:sequence-顺序,序列   

data[MaxSize]如果设置错误的话,已经没办法,因为顺序表的表长刚开始确定后就无法更改。

顺序表的实现--动态分配

2.2.2 顺序表上基本操作的实现

顺序表插入操作

插入位置之后的元素都要后移

顺序表删除操作

删除位置之后的元素都要前移

最好情况:删除表尾元素,不需要移动其它元素。i=n,循环0次;最好时间复杂度=O(1).

最坏情况:删除表头元素,需要将后续的n-1个元素全都向前移动。i=1,循环n-1次;最坏时间复杂度=O(n).

平均情况:假设删除任何一个元素的概率相同,即i=1,2,3,4...length的概率都是p=1/n.

i=1,循环n-1次,i=n,循环0次.


顺序表的查找

按位查找

GetElem(L,i):按位查找操作。获取表L中第i个位置的元素的值。

ElemType *data代表的含义

时间复杂度:O(1)

按值查找

LocateElem(L,e):按值查找操作。在表L中查找具有给定关键字值的元素

  • 8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