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聊开关电源6:大学生电赛(电源类)之LCL并网滤波器设计(PCB设计,STM32F4xx程序与Simulink仿真)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跟朋友们浅聊了一下大学生电赛电源题中常用的电路模块设计。其实在电路设计中,滤波器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虽然不用设计PCB,但是其对系统稳定、输出效果来说也是尤为关键。同时,考虑到马上我将跟大家聊聊逆变器的相关设计,所以在此之前,也有必要跟大家聊一聊滤波器的相关问题。

常见的输出滤波器包括L型和LCL型,如图所示。在达到相同滤波效果的前提下,LCL型滤波器中两个电感的总和小于L型滤波器中单一电感的电感量,因此体积更小、成本更低。

L型和LCL型滤波器拓扑图

L型和LCL型滤波器频率特性

但是,如果不对LCL滤波器的谐振进行有效阻尼,就有可能造成并网逆变输出电流振荡甚至导致系统不稳定。

LCL滤波器作为一种重要的谐波抑制装置,其性能受到广泛关注。LCL滤波器的谐振阻尼方法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无源阻尼法因其实现简单,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文献指出,在滤波电容两端并联电阻时低频和高频段表现最好,但是常用串联电阻的方式作为无源阻尼。

单相并网逆变器无源阻尼法电路图

为避免阻尼电阻引入的功率损耗,可采用虚拟电阻替代实际电阻实现对LCL滤波器谐振的阻尼,这类阻尼通常称为有源阻尼法。根据控制框图等效变换,文献指出,在滤波电容上并联电阻的无源阻尼法和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法是等效的。

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法作为一种高效的阻尼技术,在LCL型并网滤波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种方法通过引入电容电流反馈,实现虚拟阻尼电阻的效果,从而在不影响低频和高频段特性的前提下,有效阻尼LCL滤波器的谐振。

在LCL滤波器的电容支路上,通过采集电容电流并将其反馈至控制电路中,可以实现对电容电流的精确控制。通过调整反馈系数和控制策略,可以模拟出不同阻值的虚拟阻尼电阻,从而实现对谐振的有效抑制。

在实际应用中,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法具有诸多优点。首先,由于采用虚拟阻尼电阻,避免了实际电阻的损耗,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其次,该方法仅对谐振频率附近的频率特性产生影响,对低频和高频段的影响较小,从而保证了滤波器的整体性能。最后,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法的电路实现相对简单,易于集成到现有的LCL型并网滤波器中。

然而,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法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限制。例如,如何精确采集电容电流、如何设计合适的控制策略以实现最佳的阻尼效果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此外,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鲁棒性以及成本等因素。

LCL滤波器主要由电感、电容和电阻等元件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容和电感对特定频率的谐波进行吸收和滤波。此外,该滤波器还具备较高的承受电压和电流能力,能够满足各种工况下的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对滤波器进行精确地调试和优化。通过调整滤波器的元件参数和配置,可以进一步优化滤波效果,降低谐波含量。

单相LCL型并网逆变器等效电路图

逆变器侧电感设计:

双极性SPWM控制下变流器侧电感电流

单极倍频SPWM控制下变流器侧电感电流

经过对(2.14)与(2.16)的深入对比,本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采用单极倍频SPWM控制所需的电感量仅为双极性SPWM控制所需电感量的四分之一。这一显著优势主要源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相较于双极性SPWM控制,单极倍频SPWM控制的等效载波频率显著提升了一倍。这意味着在相同的脉冲频率下,单极倍频SPWM控制的每个脉冲所包含的信息量是双极性SPWM控制的两倍。因此,在保持电感电流最大脉动量不变的情况下,单极倍频SPWM控制所需的电感量减少了一半。

其次,单极倍频SPWM控制的桥臂输出电压比双极性SPWM控制多含有0电平状态。这意味着单极倍频SPWM控制能够在不降低输出电压性能的前提下,实现对电感量的优化。由于桥臂输出电压的切换次数增加,从而使得电感电流的脉动量减小,进一步降低了所需的电感量。

滤波电容设计:

网侧电感设计:

LCL型滤波器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其谐振问题,这也是造成系统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针对LCL型并网变流器的谐振问题,阻尼抑制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措施。一般的阻尼抑制方法主要包括无源阻尼和有源阻尼两种。无源阻尼是在滤波器中加入电阻、电感等元件来消耗谐振能量,但这种方式会增加系统损耗,降低效率。而有源阻尼则通过引入反馈控制策略,主动调节变流器的输出,以抑制谐振。

近年来,随着控制理论的发展,一些先进的阻尼抑制策略被提出并应用于LCL型并网变流器中。例如,基于虚拟阻抗的阻尼抑制方法,通过引入虚拟阻抗来调整系统的阻抗特性,从而实现对谐振的抑制。此外,基于自适应滤波器的阻尼抑制方法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它可以根据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自动调整滤波器的参数,以实现对谐振的有效抑制。

除了传统的阻尼抑制方法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技术也被应用于解决LCL型并网变流器的谐振问题。例如,基于神经网络的控制策略,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模型来学习系统的动态特性,并据此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来抑制谐振。此外,基于滑模控制、模糊控制等现代控制理论的方法也在LCL型并网变流器的谐振抑制中得到了应用。

LCL滤波器的频率特性

在引入阻尼后的LCL滤波器,具备了优秀的滤波性能且不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在明确LCL滤波器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后,就要选择有效的阻尼方法来对谐振进行抑制。在工程实践中,阻尼方法主要分为无源阻尼与有源阻尼两大类。

无源阻尼主要通过物理元件如电阻、电感、电容的串并联组合来实现。根据电阻位置的不同,共有六种基本的无源阻尼法。

六种基本的无源阻尼方法

在上述方法中,滤波电容C并联电阻的无源阻尼方法因其出色的效果而性能优异。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滤波电容C上并联电阻的方法却存在严重的损耗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相比之下,滤波电容C串联电阻的方法因其较低的损耗和较高的稳定性,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滤波电容C并联电阻的无源阻尼方法通过并联电阻来减小电容器的振荡,从而实现对电路的稳定控制。然而,由于并联电阻的存在,会导致电路中的能量损失增加,进而降低系统的效率。这种损耗问题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显得尤为突出,尤其是在需要长时间稳定运行的场合下,这种损耗会对系统的性能和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克服滤波电容C并联电阻方法的损耗问题,需要在牺牲性能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其中,滤波电容C串联电阻的方法是效果较为优异,对系统稳定影响小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在电容器上串联电阻来实现阻尼效果,由于电阻串联在电容器之后,因此不会对整个电路产生太大的影响。同时,由于串联电阻的阻值相对较小,因此其损耗也相对较低。这使得C串联电阻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稳定性。

在实际工程中,滤波电容C串联电阻的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电力系统中,电容器通常用于补偿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等。为了减小电容器的振荡,可以采用滤波电容C串联电阻的方法进行阻尼。

当然,虽然滤波电容C串联电阻的方法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注意一些问题。例如,需要合理选择电阻的阻值,以确保既能实现有效的阻尼效果,又不会对整个电路产生过大的影响。同时,还需考虑电阻的散热问题,以避免因电阻过热而导致的性能下降或损坏。

滤波电容C并联电阻的无源阻尼方法具有显著的效果,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却存在严重的损耗问题。相比之下,滤波电容C串联电阻的方法因其较低的损耗和较高的稳定性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阻尼方法,以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效率。

无源阻尼抑制谐振是一种常见的技术手段。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损耗的引入是无法避免的。无源阻尼是通过在电路中引入电阻或电容元件来消耗能量,从而抑制谐振。然而,这种方法的一个显著缺点就是会引入损耗。因为在无源阻尼过程中,电能会被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这部分能量的损耗是无法避免的。此外,无源阻尼的引入可能会降低LCL滤波器的滤波效果。这是因为,LCL滤波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感和电容元件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而无源阻尼的引入会改变电路的阻抗特性,从而影响滤波效果。如果无源阻尼的参数选择不当,甚至可能会导致滤波器失去滤波功能。总之,在无源阻尼抑制谐振时,需要在损耗和滤波效果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以实现最佳的电路性能。

六种无源阻尼方法下的LCL滤波器频率特性

为了避免无源阻尼等问题,可以设计特定的控制算法,在控制环路中引入或者改变控制环路,进而对LCL滤波器阻尼,这种方法叫做有源阻尼法。

基于状态量反馈的有源阻尼方法:

状态量反馈是一种控制策略,通过测量系统的状态变量,并将这些变量作为反馈信号来调整系统的输入,从而改善系统的性能。在系统中,状态量反馈等效为一个虚拟电阻,可以用于抑制谐振峰值,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对无源阻尼的研究,已经发现电容并联电阻是阻尼效果的最好的方式,因此可以设计与其等效的有源阻尼策略以达到同样优异的阻尼效果。常见的状态量反馈有源阻尼法就是对LCL滤波电容上的电流进行反馈。

通过对控制框图进行变换和处理,可以得到控制框图的三种等效形式,如图所示,分别对应了三种能够获得与电容并联电阻相同阻尼效果的有源阻尼方法:电容电流比例反馈,电容电压一次微分反馈和并网电流二次微分反馈。

电容电压一次微分反馈

并网电流二次微分反馈

电容电流比例反馈

理想化的微分难以实现,因为无法完全消除微分过程中的误差。可以采用近似微分的方法,如差分法、数字微分法等。然而,近似微分方法可能会引入新的误差,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方法在实现过程中无法完全复制理想的微分特性。误差的存在会降低有源阻尼的效果,进一步影响系统的性能。

与微分环节相比,电容电流比例反馈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电容电流比例反馈是一种基于电容电流的闭环控制策略,它通过测量电容电流与输入信号的比值,然后将该比值作为反馈信号,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这种方法不仅实现起来简便,而且具有较好的阻尼效果。由于电容电流比例反馈方法不涉及微分环节,因此可以有效抑制高频噪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基于陷波器的有源阻尼方法:

陷波器的抑制阻尼原理,如图所示,是在LCL滤波器的谐振频率处,提供一个反谐振来抵消LCL滤波器的谐振,且不影响其他频段的效果。

陷波器与加陷波器阻尼LCL滤波器的频率特性

陷波器与加陷波器阻尼LCL滤波器的频率特性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磁件饱和问题、元器件老化问题可能会对LCL滤波器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这些问题会导致陷波器的阻尼效果将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陷波器失效。

为了确保陷波器的高效运行,一种可行的方法是实现其自适应性。这意味着需要实时检测LCL滤波器的谐振频率,并根据检测结果对陷波器的参数进行调整。然而,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设计时需要在系统中加入相应的检测电路,以便实时监测谐振频率的变化。这无疑会提高系统的复杂性,增加工程成本。同时,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电力电子系统的复杂性,检测谐振频率的准确性也可能受到影响。

其次,实现陷波器的自适应性可能会提高变流器的设计复杂度。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谐振频率,陷波器需要能够实时调整其参数。这可能需要在变流器中加入更多的控制算法和硬件设备,从而提高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

此外,实时检测LCL滤波器的谐振频率并对其进行调整,还需要更多的维护工作。设计者需要定期检查和调整系统,以确保陷波器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这会增加系统的维护成本和时间,对工程项目的进度和效益产生影响。

虽然在理论上实现陷波器的自适应性有助于解决谐波问题,但在实际应用中,其所需考虑的问题过于繁琐,设计过于复杂。因此,在设计和应用电力电子系统时,选用基于陷波器的有源阻尼值得商榷。


关于采样,驱动,调理以及电源供电的电路图和PCB我都放在下面的链接文件中了,有需要的大家可以直接自取,同时有改善建议的也希望大家可以在评论区讨论。

电赛资料我先全部给大家发出来,但是变流器,转换器部分的详细介绍我会逐步的更新,希望大家也可以支持一下哈哈,感谢

夸克文件:

链接:夸克网盘分享

要是没有夸克的朋友们,可以私信我发邮箱,我会及时给大家提供帮助。

希望大家真正的热爱电力电子,享受电赛,享受实验,干杯,朋友们!

  • 36
    点赞
  • 1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xjtuymh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