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h开发时目录的建议结构

在用ssh开发web应用时,需要对生成的各个类文件进行组织,下面就对一个可行的目录方案进行介绍:

譬如应用中有一个用户管理模块,则在公共包下建立一个user包,如该公共包可以为com.simon.oa,

在user包下包括如下子包

1、controler包

该包放置各种struts的action。

 

2、dao包

该包放置各类dao(data access object),也就是放置对数据库访问的实现类,在用myeclipse中的“Hibernate Reverse Engineering”进行反向操作时在某一个目录中就会生成对应某个表的DAO,生成后可将该DAO拖到dao包中。在某些应用中将DAO作为接口,在该接口中包括所有对数据库的操作方法,然后在dao包建立一个hibernate包,在hibernate包中放置对DAO接口的实现,譬如:UserDAO接口有一个实现类为UserDaoImpl,将该类放置到hibernate包中,实际的开发倾向于后一种方式,因为对这个DAO接口可以实现spring的IoC操作。(不知道myeclipse对此是怎么考虑的,这个问题让我纠缠了很久,误将DAO理解成一个能够进行实际操作的类,而不是一个接口,以后开发要注意)

 

3、model包

该包中放置hibernate反向工程生成的bean和该bean对应的.hbm.xml文件。

 

4、service包

该包放置业务操作类,譬如用户服务类,一般情况将该用户操作类提取一个接口,然后在service包下生成一个impl包,在impl包中才放置用户操作接口的实现类。该用户接口实现类中调用DAO接口对数据库进行操作,而调用该实现类的方法在struts的action中。

 

5、vo包(value object)

vo包中的中包括struts中使用的POJO及actionform等信息。

VO:  Value Object
DTO: Data Transfer Object
个人理解VO和DTO是类似的东西,原则上VO和DTO只有Public Fields,主要用于进程之间数据传递的问题,VO和DTO不会传递到表示层,在业务层就会被吸收。但看到很多人在建立VO和DTO时,也含有Setter,Getter属性和一些其它的辅助方法,这也无可厚非,我自己也不能确定这对不对。

实际的结构如下: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