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综合症”是一种心理疾病

徐贲写了篇《“好人综合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人人6分对这篇文章做了进一步探讨。既然“好人”一直都在忙着帮助别人,那么,也让我们来关心关心“好人”吧!

“好人综合症”是一种心理疾病

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在他的《沉思录》中写道,“不要浪费时间讨论谁是好人。要做一个好人。”在一般人的头脑里,好人的价值不证自明,毋庸置疑,似乎是好人多多益善。至于谁是好人,好人的心理和行为有些什么特征,则很少有人仔细想过。徐 贲

然而,在美国有一个叫“好人综合症”(good guy )的说法,为人们细心思考好人和好人所做的好事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分析与治疗视角。所谓的“好人”,是那些对别人特别亲切和善、特别好说话、有求必应、想方设法帮助别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并以此为荣的人们。对他们来说,当好人不仅是一种习惯或行为方式,而且更是一种与他人建立的特殊人际关系。

好人做的是对别人有利,令别人高兴的事,所以好人总是能够讨人喜欢。很少有人讨厌好人来替自己无偿地做好事的。可以说,接受好人助人为乐行为的其他人,都有意无意带有自私目的,利用和受益于好人的这一特点。而好人对此不仅不在乎,而且还乐在其中。好事未必有助于社会中善的累积,这是一个问题,但一般人只是把它看成一个无大碍的问题。

然而,2001年布莱柯(Harriet Braiker)的《讨好的毛病:治疗讨好他人的综合症》(The Disease to Please – Curing the People-Pleasing Syndrome)一书问世,宛如在好人众多的美国社会中投下一枚重磅炸弹,不仅一下子成为畅销书,在著名电视主持人奧普拉?温弗里的电视节目里成为讨论的专题,而且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大众心理学经久不衰的话题。布莱柯的书让读者看到,一心当好人原来不是一个无大碍的问题,而是一种有害的心理疾病,它源自“好人”对自己个体价值的信心匮缺,渴望用对他人做好事来换取外来的肯定和赞美,这种渴望一旦成为心理定势,就会严重降低行为者的判断力和自控力,变成一种可以称作为“癖”的习惯和依赖。

布莱柯所说的“讨好他人”综合症就是人们现在一般所说的“好人综合症”。好人综合症是可以自我测试的,心理学家们建议每个人不妨问自己几个简单的问题,例如,“你是否在想说不的时候却说了是?”“你渴望所有的人都赞许你吗?”“如果有人不喜欢你,你觉得难受吗?”自我检测的先决条件是对自己诚实,如果一个人对上述问题回答“是”,那么他很可能已经患上了好人综合症。

好人综合症往往不仅是一种行为偏差,而且是生活或事业的某些方面出现了危机的征兆。例如,好人综合症患者一般都是事业平庸者,他们工作非常努力,但成就却相当有限,做好事于是成为他们博得他人另眼看待或赞扬的补偿方式。又例如,他们的家庭或家庭关系可能有欠缺,如孤儿、单亲,得不到父母或兄弟姐妹的关爱,这会使他们更加在意关系疏远者对自己的好感,不惜为之付出任何努力,有的甚至一面对家人恶言相向,一面对外人特别和蔼可亲(也就是俗称的“白眼狼”)。

“当好人”并不是好人一个人的事,往往会弄得家人很困扰,甚至给他们带来跟着受罪的感觉。好人的亲疏不辨还会对家人造成伤害。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要保持健康的心理,有合乎常理的行为,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健康界线”(healthy boundaries)。每一位个体的人都生活在某种身体、感情和思想的健康界线之内,这个界线帮助他判断和决定谁可以接纳,并接纳到什么程度,为谁可以付出什么,并付出到什么程度。人的负面感觉一般也是由这种界线意识所决定的。例如,你的孩子做功课需要你帮助,或者要求你周末带她到儿童乐园去,你若做不到,就会感到内疚。如果你单位的领导督促你在业余时间多做好人好事,你若做不到,则很可能感觉到的不是内疚,而是害怕领导不高兴,会记你的帐。

不顾一切地做好人好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不计任何代价地要让别人接受你,喜欢你,在有这样的行为之前,或者在这样的行为成为你头脑中的“好事”之前,你的个人健康界线和亲疏意识一定先已发生了某种变异,因为在人类社会中,正常家庭所给予幼儿的自然教育,包括亲疏关系教育,并不是这个样子的。

与好人综合症伴生的往往是扭曲的幸福观。格勒弗医生(Dr. Robert Glover)是一位专门诊治好人综合症的权威,也是《不再当好人》(No More Mr. Nice Guy)一书的作者。他指出,几乎所有的好人在意识或下意识中都有类似于这样的想法:如果我把缺点藏起来,变成别人希望我成为的那个样子,那么别人就会肯定我,觉得我好,也会敬重我,重视我。这样,我的生活就有了意义,有了价值,我也就找到了幸福。其实,这种幸福的感觉或自我意识的满足取决于他人对我的看法,我自己并不能把握它,因此我实际上并不幸福。

对于患有好人综合症的人们来说,做好事不留名,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是在做好事,那不仅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且根本就是一个毁灭他们唯一幸福的灾难。对他们我们不应该去作道德的指责,而是应该给予理解、同情和怜悯。勃朗宁夫人在她著名的长诗《奥萝拉?莉》(Aurora Leigh)中写道,“愿仁慈的上帝宽恕一切好人”,这个“宽恕”真是再确切不过了。

不做好人

人人6分

上面这篇文章,看完后思考甚多,真是篇分析深刻,发人深省的文章。原本想就着文意另写一篇,但实在觉得作者已经把观点写全,写尽,写好,我再写也就显画蛇添足了。但文中基本无详例和对症治疗方法,所以我加以补充——

《东方直播室》之前有播过一期《举债做慈善,你支持吗?》的脱口秀,邀请了黄鹤、曹明秀这对慈善传奇夫妇作客演播室。做慈善必是好事,这无可厚非,而这对夫妇竟是举债百万来做慈善,这行为就变得饱受争议,值得商榷。

丈夫黄鹤为了做慈善,二十多年不回家,将八十多岁的父母扔在家里交给弟弟照顾。妻子曹明秀是位博士,同样为了做慈善,使得她的老父亲拿出20万积蓄,还另借了20万,去市场捡剩菜吃……

无疑,他们的行为伟大而崇高,但在我看来,很是气愤,实在不值得仿效,他们得了“好人综合症”,身陷泥潭而不自知。就如节目中,大学教师志凌对明秀的评价:她中了崇高的毒。就好像斯巴达人的母亲,她把自己的五个儿子送去打战,战争胜利,她高兴地去宗庙欢庆,却完全不因为五个儿子全部战死而有丝毫的难过。这种崇高难道不比战争还血腥吗?

现在,让我们用“好人综合症”的症状去套用这对夫妇,看看是否适合。

1.所谓的“好人”,是那些对别人特别亲切和善、特别好说话、有求必应、想方设法帮助别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并以此为荣的人们。

这点自然符合。黄鹤和曹明秀,即便负债累累,只要看到他人苦难,就是自虐般节衣缩食,也要慷慨相助,他创办了专为农民女工服务的家政公司,还在入不敷出的情况下捐资了多家农民工子弟学校。

2.好人综合症往往不仅是一种行为偏差,而且是生活或事业的某些方面出现了危机的征兆。

这点不仅是症状,也是病因。黄鹤有6个兄妹,从小就立志平民教育,希望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所以当高考失败时,这打击对他无疑是巨大的。黄鹤自幼学习优异,父母对其抱有的期望和他强加给自身的压力,绝对在某种程度加剧了这种行为偏差,当他“失败”后,做好事,于是成为他博得他人另眼看待或赞扬的补偿方式。而对于曹明秀,我找不到太多关于她的人生经历,她的家境恰恰很好,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医生,老实说,曹明秀的这种行为让我费解。

3.“当好人”并不是好人一个人的事,往往会弄得家人很困扰,甚至给他们带来跟着受罪的感觉。好人的亲疏不辨还会对家人造成伤害。

这点就无需多言了。黄鹤的弟弟不禁都要反问:为什么捐助了那么多人,我却不在其列?曹明秀的父亲捡剩菜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她不会不知道;他们的女儿冷着冻着,营养不良,发着高烧却拿不出看病的钱……

他们的“健康界线”早已发生变异,黄鹤的三姐在采访中说:“感觉就是素不相识的人才是他的亲人,而真正的亲人却不是他的亲人了。”

4.与好人综合症伴生的往往是扭曲的幸福观。

5.对于患有好人综合症的人们来说,做好事不留名,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是在做好事,那不仅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且根本就是一个毁灭他们唯一幸福的灾难。

上述两点我不敢妄加议论,是不是这样也只能问当事人了。

通过观点和事例的对照,我想是可以说黄鹤夫妇得了“好人综合症”了,而这种极端的病症生活中并不在少数。之前还看过一档节目《用生命支撑的热线》中,曹文英在身体透支,严重干扰到家庭生活的情况下,不顾家人反对,近乎执拗地坚持“生命热线”。《新闻联播》前些天赞扬了一位村妇高淑珍,14年里为了给残疾孩子盖宿舍和教室,照顾他们一日三餐,已经欠下了十几万元的外债。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幕:她的儿子在大家用餐时馋嘴得在餐桌前转悠,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先吃,因为母亲规定家人只能吃别人的剩菜剩饭。看完这些,我很难过,为什么做好人就非得把自己架到佛祖的高度来割肉喂鹰?

我举这些例子不是想批评指责什么,他们的善举的的确确地帮助了许多人,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毫不利己,无私奉献,单从这点我就不敢多说什么。而我举出来,实在是觉的他们是“好人综合症”的典型,我们需引以为戒。

好东西得运用在自身,反观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之前有位同学评价我为“老好人”,让我甚感不悦,因为这个词委婉的意思是:你想讨好每个人。以至那期间,我努力地想改变,甚至为了拒绝而拒绝,想让人知道我有自己的主见,不总是说“好”,这还导致了一些小矛盾。

现在想来大可不必。治病要治根,“好人综合症”的根源是你的幸福观出现了问题:我得把缺点藏起来,做大家希望我去做的事,人们认同我,肯定我,我才会感到幸福。而你肯定无法讨好每一个人,所以你不自信,不幸福。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自信的人无疑是个幸福人,因为自信的人能够充分认识自己,知道自身的优点,也同时避免不了有缺点,但依旧喜欢自己,不逃避不完美的自己。

那么,如何成为自信的人,摆脱“好人综合症”?——这正是我要为上篇文章所补充的。(境界有限,自己都还是病患,所以说的都是自己的观点,欢迎指出更正)

要治病,首先你得承认自己有病,而后才能配合治疗。问自己那三个问题——

“你是否在想说不的时候却说了是?”

“你渴望所有的人都赞许你吗?”

“如果有人不喜欢你,你觉得难受吗?”

如果“是”,好吧,进行下一步:

认识自己。你得知道,我们或许有时候要为家人,为朋友,为他人而活,但更注重的是为自己而活,静下心好好想想自己真正想做个什么样的人。

接纳自己。我们都是有缺点的,我们并不完美,我们的不完美也并不独孤,世人常犯错,不要过分苛求自己。

接近自己。我不说成为自己,是因为这其实很难。我自觉自身有多种人格,无善恶之分,只是每一个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你需要挑清哪个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自己最想成为的自己,然后努力扶正他,但其它人格你也无法抛弃,只是被挤压得十分缈小罢了。(越说越心虚了,抽象得自己都不好消化,但我相信,只要知道自己是谁,就能通过努力成为自己)

就说到这吧,因为关于自信与幸福的著作很多,我再说就是老生长谈了。归结为苏格拉底的至理名言:认识你自己。

下面是文中提到的一些相关事例的网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Q3Njc1Mzky.html

http://v.qqdaxia.com/v_d3d3LmxldHYuY29t/ptv/vplay/1341245.html

来源:http://www.zreading.cn/archives/2879.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